浅谈网络原理 —— 网络中的基础概念

      最后更新:2022-06-01 13:51:45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网络的划分
        • 1.1 局域网
        • 1.2 广域网
      • 2. IP 地址
        • 2.1 概念
        • 2.2 格式
        • 2.3 组成
      • 3. 端口号
        • 3.1 概念
        • 3.2 格式
      • 4. 协议
        • 4.1 概念
        • 4.2 作用
      • 5. 协议分层
      • 六. OSSI第七层模式
      • 七. TCP/IP 5层(或4层)模式
      • 八. 数据封装和传播
        • 8.1 数据的封装
        • 8.2 数据的分用

      前言

      该网络的发展始于一个独立模式。要共同运作,计算机必须相互独立。就有了网络互连。网络互联互通依大小而异,分为局域网或广域网。联网的目标是在网上与其他人互动。这是网络上的数据传输在线传输数据的方式,这就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的地址是什么。什么是端口,什么是协定等基本概念的集合?

      1. 网络的划分

      根据网络连接的规模,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1.1 局域网

      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局域网)简称 LAN),又称内网,这是一个半有组织的私人网络。校园网络是一个局域网。如果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没有联系,局域网之间就没有联系。是无法通信的。局域网组织:基于直接网络连接,基于集线器组建,基于交换机组建,使用开关和路由器。

      1.2 广域网

      WAP(《西部地区议定书》),简称 WAN),路由器连接了几个局域网。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个人网络, 并且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就形成了广域网。局域网是广域网的次级网络之一。因特网是全球广域网的名称。也称公网,外网。

      P:广域网(广域网)和局域网(局域网)这两个术语可互换使用。

      2. IP 地址

      2.1 概念

      在网络通信中,确定需要哪个主机才能将数据传送到主机,而主机需要地址,即IP地址。
      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地址,通常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例如网络主机,即计算机,以便找到主机地址。
      每个主机只有一个IP地址。

      2.2 格式

      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字,通常分为4位8位二进制数字(即4位元)。
      举例来说,010 0100100100100100100.0010010010010
      这通常称为“点对点”制度,如下文所示:

      2.3 组成

      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网络号码和主机号码。
      (a) 网号:保证这两个链接的标记部分标记方式不同。
      主机号码: 识别主机, 确保其网络号码与同一区域中另一个主机的网络号码相同, 但它必须有一个单独的主机号码 。
      以前,基于网络和主机,IP地址分为五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当注意的是一个独特的IP地址:
      主机地址为零, 并转换成代表局域网的网络编号 。
      主机地址为 1, 并转换为广播地址 。
      该系统用于家对家测试,主要用于家对家网络通信,这些通信往往是作为家对家网络通信而创建的。

      3. 端口号

      3.1 概念

      IP 地址被用于网络通信中, 以发现主机的网络地址, 但因为主机上有几个程序, 端口需要定位主机的处理程序。 似乎有人不仅想知道他的地址( IP 地址), 也想知道他的姓名( 端口号码 ) 。

      3.2 格式

      应当指出,两个单独的程序无法约束同一个港口号,但一个程序可以约束多个港口号。

      知名端口号:
      22号港口:SSH协议的默认端口号。
      FTP 协议的默认端口号为 21 。
      Telnet 协议的默认端口号为 23 。
      端口 80 是 HTTP 协议的默认端口号 。
      端口 443 是 HTTPS 协议的默认端口号 。
      8080号端口是Tomcat服务器默认端口号 。
      3360 是 MySql 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 。
      定制服务器经常使用1024-65535范围内的端口号码。

      4. 协议

      4.1 概念

      协议是网络协议的缩影,它汇集了所有与网络连接的网络设备必须遵守的协议和条例,最终在网络上提供的数据集结构中反映了协议和条例。

      4.2 作用

      由于计算机之间的传输介质是光信号和电信信号,0和1等信息是通过“频率”和“弱点”传递的。 不同计算机之间不同类型信息的传输需要就两种数据格式达成一致。

      5. 协议分层

      在网络通信中,存在着协议等级制度。协议分为几个层次。例如,我们可以就整个运送过程中的运输方式达成协议。就信使而言,可以就信使向选定区域交付哪个信使达成协议。分层的最大好处是,它与接口方案相似。为建立两个级别之间的接口标准,双方必须遵守这一标准。仅需要一面的界面 。另一方只需启动接口即可。这使种植和维持变得容易。

      六. OSSI第七层模式

      OSI是开放系统互联的缩略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表从上到下显示七层模型:应用层、表达式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接层和物理层。
      然而,由于七层的OSI模型困难且不切实际,通常使用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组成网络。

      七. TCP/IP 5层(或4层)模式

      TCP/IP是一系列协议的总括性术语,TCP/IP协议有五或四级等级结构,各级都要求下一级满足其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层负责各种应用之间的沟通,例如SMTP议定书、FTP议定书、Tenlnet议定书等。
      传输层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负责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路由器在网络楼层工作,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并计划在一系列广泛的线路上提供合适的线路传输数据。
      数据链接层: 负责数据框架传输和装置间识别。 也就是说, 将整条线分隔为无数小线, 即“ 单跳, 一跳” 数据传输。 切换在数据链层上操作 。
      物理层:负责光/电信传输机制,枢纽在物理层运作。

      八. 数据封装和传播

      不同的协议级别涉及不同的数据包,如传输层中的各段、网络层中的数据报告和链层中的框架。数据封装和分布是一个数据加密和解密的过程。

      8.1 数据的封装

      将数据从应用层传输到物理层的行为称为封装,并添加自己的头部或尾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2 数据的分用

      数据分解方法消除数据从物理层向应用层传输的头部或尾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26605.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