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作流程简述(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图)

      最后更新:2024-02-05 20:41:0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来自:百度百科)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首先要将控制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取,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扩展资料: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1、“存储程序”原理,是将根据特定问题编写的程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然后按存储器中的存储程序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以后就按照该程序的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结束执行。存储程序是计算机能自动控制处理的基础。2、程序控制是通过事先编制的固定程序实现的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控制各种生产和工艺加工过程。程序控制一般使用在计算机领域,是CPU对I/O设备的一种控制方法。程序控制又称为PLC控制,它是通过设置参数的方式给变频器编制电动机转向、运行频率和时间的程序段,然后用相应输入端子控制某程序段的运行,让变频器按程序输出相应频率的电源,驱动电动机按设置方式运行。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计算机依次执行程序指令的过程。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控制器再取下一条指令执行,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程序执行完毕。 第一阶段取指令,控制器根据程序计数器的内容(存放指令的内存单元地址)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送到指令寄存器,同时修改程序计数器的值,使其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第二阶段分析指令,对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进行分析和译码;第三阶段执行指令,根据分析和译码实现本指令的操作功能。 参考资料:《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首先要将控制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取,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首先要将控制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取,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扩展资料: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存入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入在内存中的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内存存储容量即内容储存器能够存储信息的字节数。外储器是可将程序和数据永久保存的存储介质,可以说其容量是无限的。如硬盘、U盘已是微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设备。
      Chap 1 1. 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2. 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用户不用随时干预分时:交互性、响应时间;策略:时间片轮转实时:实时性和可靠性(火车售票)多道程序设计: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CPU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3.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和共享Chap 21.系统调用2.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JCB3.作业管理的任务:方便用户建立作业,组织调用系统内部资源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4.人机接口方式1)操作命令2)系统调用*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Chap 31. 进程 死锁 原语2. 进程的组成:PCB 程序段 数据3. 进程的基本特征(并发性)4. 进程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5.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本质区别:动态和静态特征)6. 进程同步和进程互斥(进程间的关系)(直接制约) (间接制约)私有信号量公有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意义:大于零:表示可用资源数目小于零:绝对值表示请求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7. 进程控制的原语8. 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9. 产生系统死缩的原因: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循环等待。10.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死锁避免P、V操作实现读者和写者的同步与互斥Chap 41. 进程调度的概念2. 作业经历的状态:提交→后备→执行→完成3. 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例: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计算机分成: 控制器 运算器 储存器 输入输出设备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神经 控制着所有操做 数据从输入端进来 然后放运算器里计算 算好了放储存器里 然后再从输出端出来。完了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Chap 1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2.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用户不用随时干预分时:交互性、响应时间;策略:时间片轮转实时:实时性和可靠性(火车售票)多道程序设计: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CPU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3.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和共享Chap21.系统调用2.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JCB3.作业管理的任务:方便用户建立作业,组织调用系统内部资源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4.人机接口方式1)操作命令2)系统调用*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Chap31.进程死锁原语2.进程的组成:PCB程序段数据3.进程的基本特征(并发性)4.进程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5.进程与程序的区别(本质区别:动态和静态特征)6.进程同步和进程互斥(进程间的关系)(直接制约)(间接制约)私有信号量公有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意义:大于零:表示可用资源数目小于零:绝对值表示请求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7.进程控制的原语8.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9.产生系统死缩的原因: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循环等待。10.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死锁避免P、V操作实现读者和写者的同步与互斥Chap41.进程调度的概念2.作业经历的状态:提交→后备→执行→完成3.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例: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Chap 1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2.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用户不用随时干预分时:交互性、响应时间;策略:时间片轮转实时:实时性和可靠性(火车售票)多道程序设计: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CPU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3.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和共享Chap21.系统调用2.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JCB3.作业管理的任务:方便用户建立作业,组织调用系统内部资源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4.人机接口方式1)操作命令2)系统调用*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Chap31.进程死锁原语2.进程的组成:PCB程序段数据3.进程的基本特征(并发性)4.进程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5.进程与程序的区别(本质区别:动态和静态特征)6.进程同步和进程互斥(进程间的关系)(直接制约)(间接制约)私有信号量公有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意义:大于零:表示可用资源数目小于零:绝对值表示请求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7.进程控制的原语8.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9.产生系统死缩的原因: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循环等待。10.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死锁避免P、V操作实现读者和写者的同步与互斥Chap41.进程调度的概念2.作业经历的状态:提交→后备→执行→完成3.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例: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上电开机,然后就运行起来啰 ! 上电开机,计算机复位,程序指针指向某设计地址,该地址存放指令(一般是一条跳转指令,指向BIOS地址),BOIS被执行。BIOS,可以完成硬件检测等任务,然后寻找引导盘,读取里面的引导代码。引导代码被执行,继续加载操作系统。最后,操作系统被初始化后被运行。现在,就可以干任何事情了。呵呵。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首先要将控制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取,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275133.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