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2-07-17 05:36:1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摘要: 通过开放端口和协议共同设计和共享硬件和软件的通信敏感性集成.通信和感应功能在相同的频谱资源中实现,为了在数据通信中建立无线网络,它还可以分析无线通信信号的直接 、 反射和散射信号.了解目标对象或环境信息,提高频谱利用率和设备重用率.基于通信敏感性集成的典型应用场景要求,系统地阐述了通信敏感性集成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关键技术及网络架构。基于交通和低空场景中车辆敏感度和UAV敏感度的测试结果,分析了通信敏感度集成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无线通信;雷达;通信敏感性集成
0 引言
通信敏感性集成设计的概念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早期出现,它集成了雷达和通讯系统,它可以用来检测飞机之间的雷达,它也用于航空器和空间站之间的通信[1].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和雷达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日益拥挤,如何高度集成通信和感官功能,共享频谱资源, 共享硬件模块, 重用电磁信号等.以提升频谱效率、降低设备成本和功耗、提升感知和通信系统性能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7]。国内外研究机构对通信敏感性集成的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通信敏感性集成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自动pilot辅助网络场景[8-10]和UAV场景辅助UAV路径规划和UAV调节[11],通信敏感性集成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于集成架构[12-13]、波形设计[14-16]、干扰消除[17-18]和网络集成技术[19]。然而,许多研究没有系统地分析传感器功能和通信功能深度融合对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的影响。也尚无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系统开发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样机测试。基于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从通信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