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profibus-DP与TCP/IP协议转换
profibus是西门子的现场总线,底层物理层是以485为基础开发的协议,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它与物理层无关。 Ethernet是我们一般说的以太网,它的物理层一般是RJ45接口的网线或者光纤。这两个协议区别很大,PROFIBUS是主从模式,而以太网是CSMA/CD访问方法,无法说直接转化。 但是可以将TCP/IP内的报文和PROFIBUS的报文进行转换,从而实现数据通讯

tcpip 一对多通信如何实现
同学您好!!!单个服务器与多个用户的通信连接,用户方面的流程是:1.新建套接字Sockets;2.确定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 addr = 192.168.1.12 port =8080;3.对本机地址进行显式或隐式绑定(一般采用隐式绑定故这步可以忽略)4.开启与服务器的连接connect(s,addr);5.进行数据交互传输 send recv;6.通信结束 关闭套接字closesocket(s);服务器方面的流程是:1.新建套接字Sockets;2.确定本地IP和端口号(不能隐式绑定)addr = 192.168.1.12 port =8080;3.对本地IP和端口进行绑定bind(s,addr);4.对端口进行监听listen(s);5.接收一个连接 newsock =accept(s);6.服务器在接收了一个连接之后,便新建一个套接字newsock,此时要开启一个子线程来负责处理与该用户机的数据传输,而主线程继续监听端口创建新的子线程来与多个用户进行连接。C下可以采用createThread函数,CreateThread( NULL,0, chat, //子线程函数入口 &newsock, //传给子线程的参数 0, &Tid);然后在chat函数中进行recv和send即可
多播业务
组播

.TCP/IP是由哪几层组成的?它们分别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哪几层? 6.简述总线型网络结构及其优缺点
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由于ARPNET的设计者注重的是网络互联,允许通信子网(网络接口层)采用已有的或是将来有的各种协议,所以这个层次中没有提供专门的协议。优点:1、结构简单:网络各接点通过简单的搭线器(T头)即可接入网络,施工类似接电视天线。2、走线量小:星型网络需要从中心集线器向每个网络接点单独甩线,如果不用线巢走线的话,地面上经常爬满一捆一捆的网线。对于装修考究的网吧,必须要用线巢、接线盒走线,这会大量增加布线成本和工作量,在需要移动接点位置时,更是麻烦。而总线型网络所有接点共用一条电缆,走线量要比星型小许多倍,并且看起来很规整,除个别处外,可以不用线巢。所以这种布线方式最适合对网速要求不高,单个房间内有大量接点相临摆放的网吧使用。3、成本较底;总线型网络因用线量小,无需集线器等昂贵的网络设备,不用线巢、接线盒等结构化布线材料,成本要大大低于星型网络。如果再采用无盘工作站,是网吧最廉价的解决方案。4、扩充灵活:星型网络在增加接点数目时有时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如果在网络最初规划时留的空间较小,可能会遇到下列情况 可能会因为只增加一个接点而必须购买一个集线器; 要将线巢打开重新下线; 如果线巢已满或用胶沾死,就要重新布线。 而总线型网络只需增加一段电缆和一个T头就可增加一个接点。缺点: 1、最高速度为10M。2、无法应用交换技术。3、网络无法采用分层结构。 以上是网上找的,我觉得说的很好。现在的网络技术发展很快,可能部分优缺点已经有变化,我不是砖家,所以不敢乱说,有大神请帮忙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tcpip协议传输距离,TCP/IP协议是怎样和RS/和以太网之间传输
OSI 是7层 TCP/IP 协议是 4层 OIS 包括的层 从底到上依次为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TCP/IP 协议 协议包括的层 从底到上 依次为 1.网络接口层,2.互联网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楼下说的 HTTP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 怎么能跟 TCP/IP 协议无关呢还有 楼下还说了 TCP/IP协议是 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协议,和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无关,这句话上表意楼下的意思是 说TCP/IP是 3层协议。呵呵,书上都写着呢,TCP/IP协议是 4层。(他指的 物理层 和 数据链路层 是 TCP/IP 里的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包含 物里层 和数据链路层)TCP/IP 是 网络上 数据通信的一种协议,如果没有这个协议,你就在TCP/IP 网络上 什么也做不了HTTP 协议是 TCP/IP 协议里面包含的 应用层的协议而已,没有这个协议 只是 不能浏览网页而已,其他的 服务是正常的 比如 SMTP,POP3 协议,FTP等协议,这些协议都是 应用层协议PS:还有TCP/IP 协议里 有 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HTTP协议就包含在应用层里的 一个协议)各层都有 各自的 协议,在这里 就不在一一介绍,如果感兴趣,可以参考 TCP/IP 详解 卷一:协议

【网络】TCP/IP-数据链路层
本文主要从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展开,涉及到以下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看看TCP/IP网络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定义: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封装成帧数据链路层进程的任务是在两个网络层进程之间提供无错误的,透明的通信1 提供差错检测机制(处理传输错误)2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 (调节数据流,确保慢速的接收方不会被发送方淹没)3 向网络层提供一个定义良好的网络接口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命令,这些命令称为 服务原语 。相邻层之间的接口称为 服务访问点SAP ,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 协议数据单元PDU以下图说明网络链路,数据传输构成,和数据链路层分层可分为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程) 和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程) 两类“TCP 是一个面向字节流的协议”指的是“字节就是字节”在令牌环网中,令牌环的帧格式有两种,分别是 (令牌帧) 和 (数据帧)在点-点链路中,发送信息和命令的站称为主站,接收信息和命令而发出确认信息或响应的站称为从站,兼有主、从功能可发送命令与响应的站称为复合站透明传输模式0201 工作原理以太网有两类01 经典以太网,解决多路访问问题02 交互式以太网,使用交换机连接不同的计算机。交换机中每个端口有自己独立的冲突域。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以太网是使用1-持续CSMA/CD 技术的总线型网络。以太网的逻辑结构是总线型结构,物理结构是星型或者拓扑星型结构。以太网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应用,规定的最短帧长 最短帧长度为64字节。为了确保最小帧长为64字节,同时维持网络直径为200m,千兆以太网采用了载波扩展和数据包分组两种技术。为什么要限制最短帧长以太网的争用期是指总线两端的两个站之间的往返传播时延,又称为碰撞窗口。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τ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争用期长度为 2τ,即端到端 传播时延 的两倍。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作用是连接不用的物理局域网形成逻辑局域网,它们通过检查数据链路层地址来转发帧。用于连接类型相似的局域网。在网桥中,帧从物理层往上传给以太网的MAC层。路由器作用于网络层,提供网络层协议转换。通过检查数据包地址,并基于数据包地址路由数据包。在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网关提供传输层及以上各层协议之间的转换网桥与路由器的区别1 二层设备与三层设备2 网桥连接相似的局域网,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3 网桥不隔离广播,而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网桥的主要任务是地址学习和帧转发以太网交换机实际上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节点交换机与以太网交换机都是数据链路层设备,前者使用点对点信道,后者使用广播信道。例:以太网交换机在收到一帧后先进行存储,在转发帧是,对于未知目的的帧,可以采用广播的方式转发。交换机是按照存储转发方式工作的,在收到一帧后,一定是先将它存储再进行处理,不管目的地址。在转发时,查找转发表和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匹配的项目,有则更新,无则向除接收该帧的接口以外转发帧,即广播。以太网交换机按照自学习算法建立转发表,它通过 ARP协议 进行地址学习。ARP协议 不属于链路层 。A RP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 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帮 助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在数据链路层不存在IP 地址的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象HDLC 和PPP 这样的协议,它们把比特串从线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例题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或简称HDLC),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协议。目前我们普遍使用HDLC作为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帧格式如下当我们传输数据时,要传输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大小,还会给这些数据加上头和尾,以及一些其他的标志。比如标志位有八位,就是一个字节。所以除数据外其他的字段加在一起要占据6字节的空间。HDLC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站:分别是主站,从站,复合站HDLC包括三种类型的帧,信息帧,监控帧,和无编号帧。第1位为“0”表示是信息帧,第1、2位为“10”是监控帧,“11”是无编号帧。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通常简称I帧。监控帧用于监视和控制数据链路,完成信息帧的接收确认、重发请求、暂停发送请求等功能。监控帧不具有信息字段。无编号帧用于数据链路的控制,它本身不带编号,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刻发出HDLC的帧类型中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帧是 A.命令帧 B.信息帧 C.无编号帧 D.监控帧答案 DATM是一种 面向分组 的技术,其分组称为信元。 ATM 信元由信元头和净荷(Payload)两部分构成。信元头中包含信元控制信息,净荷用于承载用户的数据。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传输基于固定长度的信息信元,每个信元在他的头部带有虚电路标识符,交换设备根据此标识符演着连接建立的路径转发信元。ATM是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是两种交换技术的结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信元和信元头长度分别是53字节和5字节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有:(1)线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需建立一条物理通路, 在线路被释放之前,该通路将一直被一对用户完全占有。(2)报文交换。报文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采用存储转发 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只占用一段通路;在交换节点中需要 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因此,这种方式不满足实时通信的 要求。(3)分组交换。此方式与报文交换类似,但报文被分成组传送,并规定了分组的最长度,到达目的地后需重新将分组组装成报文。这是网络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交换技术。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在数据中加入差错控制编码,在所要发送的信息位之前按照某种规则加上一定的冗余位,构成一个码字再传送。交换机可以用来分割LAN,连接不同的LAN,或者扩展LAN的覆盖范围。4B/5B编码是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数据链路层和大多数高层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一个快速发送方用数据【淹没】一个慢速接受方。所以需要一个流量调节机制,以便让发送方知道接收方何时可以接收更多的数据。两种方式:1 基于反馈的流量控制接收方给发送方发信息2 基于速率的流量控制限制发送方传输速率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TCP协议都会涉及到滑动窗口机制。侧重点不一样。数据链路层主要有两种: 停-等流量控制和滑动窗流量控制 。发送方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确认的帧,或者是那些可以被发送的帧。首先整理下滑动窗口涉及到的3个协议1 停等协议:发送方每发送一帧,都要等待接收方的应答信号,之后才能发送下一帧;接收方每接收一帧,都要反馈一个应答信号,表示可接收下一帧,如果接收方不反馈应答信号,则发送方必须一直等待。2 后退N帧协议:在后退n协议中,接收方若发现错误帧就不再接收后续的帧,即使是正确到达的帧,这显然是一种浪费。接受方发现接收到的信息帧时序有问题时,要求发送方发送最后一次正确发送后确认接收的帧之后的所有的未被确认的帧。3 选择重传协议:当接收方发现某帧出错后,其后继续送来的正确的帧虽然不能立即递交给接收方的高层。但接收方仍可收下来,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同时要求发送方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一旦收到重新传来的帧后,就可以原已存于缓冲区中的其余帧一并按正确的顺序递交高层。总之海明码:如果要检测 d位错误,需要海明距为 d+1的编码方案;如果要纠正 d位错误,需要海明 距 为 2d+1的 编 码 方 案 。1.集线器本身是一个 冲突域 ,因为它不能分隔冲突域。2.交换机本身是一个 广播域 ,它分隔冲突域,即它的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3. 路由器 分隔 广播域 ,它的每一个接口都是一个 广播域 。4.交换机和 路由器 相连的链路即是冲突域又是广播域。某用户程序采用 UDP协议进行传输,则差错控制应由 协议完成。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物理层 D.应用层PPP协议是透明传输,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透传。PPP协议使用的是一种面向字节的协议,所有的帧长度都是整数个字节,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完成数据的填充。例题为实现透明传输,PPP协议使用的填充方法是()。BA.位填充B.字符填充C.对字符数据使用字符填充,对非字符数据使用位填充D.对字符数据使用位填充,对非字符数据使用字符填充例题:PPP 帧的起始和结束标志都是 0x7e,若在信息字段中出现与此相同的字符,必须进行填充。在同步数据链路中,采用___比特填充法____方法进行填充;在异步数据链路中,采用___字符填充法____方法进行填充1 纠错,PPP协议只进行检错2流量控制 3 序号 PPP协议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给帧编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