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DP的问题
不可以,路由器的NAT默认只允许由内向外的UDP透传。如果路由器没有做转发规则映射,则发送到202.16.1.5:888 的UDP数据包会被路由器的NAT自动丢弃掉。 如果你想收到数据包,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方案一:配置转发表登陆路由器,配置转发规则,将发送给888端口的UDP数据转发给192.168.1.5:888。该配置生效后,发向202.16.1.5:888的UDP数据会被路由器自动转发到192.168.1.5:888端口上。方案二:STUN打洞 另外,可以通过周期性STUN打洞来迫使路由器的NAT将包转进来。

联通手机上UDP是什么?
您好,UDP这是手机或电脑通讯时使用的一种协议,当您使用的软件和服务器通讯时使用UDP协议就会显示UDP业务,您手机流量费用只和您使用的多少有关和用什么方式传输无关,都是一样按照正常的流量使用进行收费的。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当使用的软件和服务器通讯时使用UDP协议时就会显示UDP业务,您手机流量费用只和您使用的多少有关和用什么方式传输无关,都是一样按照正常的流量使用进行收费的。在选择使用协议的时候,选择UDP必须要谨慎。在网络质量令人十分不满意的环境下,UDP协议数据包丢失会比较严重。但是由于UDP的特性:它不属于连接型协议,因而具有资源消耗小,处理速度快的优点,所以通常音频、视频和普通数据在传送时使用UDP较多,因为它们即使偶尔丢失一两个数据包,也不会对接收结果产生太大影响。比如我们聊天用的ICQ和QQ就是使用的UDP协议。
输层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运输层的协议部分 运输层概述计算机网络的运输层非常类似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负责把人或者物品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而计算机网络的运输层则负责把报文从一端运输到另一端,这个端指的就是 端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中,任意一个可以交换信息的介质都可以称为端系统,比如手机、网络媒体、电脑、运营商等。在运输层运输报文的过程中,会遵守一定的协议规范,比如一次传输的数据限制、选择什么样的运输协议等。运输层实现了让两个互不相关的主机进行逻辑通信的功能,看起来像是让两个主机相连一样。运输层协议是在端系统中实现的,而不是在路由器中实现的。路由只是做识别地址并转发的功能。这就比如快递员送快递一样,当然是要由地址的接受人也就是 xxx 号楼 xxx 单元 xxx 室的这个人来判断了!TCP 如何判断是哪个端口的呢?还记得数据包的结构吗,这里来回顾一下 数据包经过每层后,该层协议都会在数据包附上包首部,一个完整的包首部图如上所示。
您好!! 联通运营商可以通过相关ip+端口号,查询到你使用流量的情况,但是有些企业并没有公开端口号,所以查询不到你使用的是哪些软件,或者登陆的是那些网址??也就显示TCP、UDP等流量使用方式,这个并不收费(只是网络连接的协议,连接网络都会用的这两个协议),只是表示你在上网而已(至于你用的那个软件,那个网址,联通不知道所以就用这个代替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UDP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协议,它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的正式规范是IETF RFC768。UD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17。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OSI模型中,UDP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与所熟知的 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 协议直接位于 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 和 TCP 都属于传输层协议。 UDP 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形式。一个典型的数据包就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单位。每一个数据包的前 8 个字节用来包含报头信息,剩余字节则用来包含具体的传输数据。UDP报头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UDP报头包括4个字段,每个字段占用2个字节(即16个二进制位)。在IP4v中,“来源连接端口”和“校验和”是可选字段(粉色背景标出)。在IPv6中,只有来源连接端口是可选字段。UDP数据报格式有首部和数据两个部分。首部很简单,共8字节。包括:源端口(Source Port):2字节,源端口号。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2字节,目的端口号。长度(Length):2字节,用于校验UD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和包含UDP数据报首部的“伪首部”。其校验方法用IP分组首部中的首部校验和。伪首部,又称为伪包头(Pseudo Header):是指在TCP的分段或UDP的数据报格式中,在数据报首部前面增加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IP分组和协议字段、TCP或UDP数据报的总长度等共12字节,所构成的扩展首部结构。此伪首部是一个临时的结构,它既不向上也不向下传递,仅仅只是为了保证可以校验套接字的正确性。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TCP和UDP区别 特征点 TCP UDP 传输可靠性 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 应用场景 传输数据量大 传输量小 速度 慢 快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端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UDP(用户数据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咋传输数据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由于UDP缺乏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需要基于网络的机制来减少因失控和高速UDP流量负荷而导致的拥塞崩溃效应。换句话说,因为UDP发送者不能够检测拥塞,所以像使用包队列和丢弃技术的路由器这样的网络基本设备往往就成为降低UDP过大通信量的有效工具。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DCCP)设计成通过在诸如流媒体类型的高速率UDP流中,增加主机拥塞控制,来减小这个潜在的问题。UDP方式传输数据发送时:先把数据放到报文,写到缓冲区字节数组再传送。接收时:从缓冲器数组读取,打包到报文。UDP的应用场景 在选择使用协议的时候,选择UDP必须要谨慎。由于缺乏可靠性且属于非连接导向协议,UDP一般必须允许一定量的数据包丢失、出错和复制粘贴。但有些应用,比如TFTP,需要可靠性保证,则必须在应用层增加根本的可靠机制。但是绝大多数UDP应用都不需要可靠机制,甚至可能因为引入可靠机制而降低性能。流媒体、即时多媒体游戏和IP电话(VoIP)就是典型的UDP应用。如果某个应用需要很高的可靠性,那么可以用传输控制协议(及TCP协议)来代替UD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RFC 76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UDP 端口的详细介绍可以参照相关文章。与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 TCP 负载消耗少。UDP 适用于不需要 TCP 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 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协议结构Source Port — 16位。源端口是可选字段。当使用时,它表示发送程序的端口,同时它还被认为是没有其它信息的情况下需要被寻址的答复端口。如果不使用,设置值为0。Destination Port — 16位。目标端口在特殊因特网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具有意义。Length — 16位。该用户数据报的八位长度,包括协议头和数据。长度最小值为8。Checksum — 16位。IP 协议头、UDP 协议头和数据位,最后用0填补的信息假协议头总和。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由两个八位复合而成。Data — 包含上层数据信息。UDP的特点: UDP协议使用IP层提供的服务把从应用层得到的数据从一台主机的某个应用程序传给网络上另一台主机上的某一个应用程序。 UDP协议有如下的特点: 1、UDP传送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即UDP是无连接的,在传输数据前,发送方和接收方相互交换信息使双方同步。 2、UDP不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排序,在UDP报文的首部中并没有关于数据顺序的信息(如TCP所采用的序号),而且报文不一定按顺序到达的,所以接收端无从排起。 3、UDP对接收到的数据报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也不会重发数据。 4、UDP传送数据较TCP快速,系统开销也少。 从以上特点可知,UD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数据交付服务。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协议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在OSI模型中,两者都位于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即使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许多应用只支持UDP,如:多媒体数据流,不产生任何额外的数据,即使知道有破坏的包也不进行重发。当强调传输性能而不是传输的完整性时,如:音频和多媒体应用,UDP是最好的选择。在数据传输时间很短,以至于此前的连接过程成为整个流量主体的情况下,UDP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功能为了在给定的主机上能识别多个目的地址,同时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台主机上工作并能独立地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设计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使用底层的互联网协议来传送报文,同IP一样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包传输服务。它不提供报文到达确认、排序、及流量控制等功能。UDP Helper可以实现对指定UDP端口广播报文的中继转发,即将指定UDP端口的广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发送给指定的服务器,起到中继的作用。主要特点UD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在接收端,UDP把每个消息段放在队列中,应用程序每次从队列中读一个消息段。由于传输数据不建立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收发状态等,因此一台服务机可同时向多个客户机传输相同的消息。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只有8个字节,相对于TCP的20个字节信息包而言UDP的额外开销很小。吞吐量不受拥挤控制算法的调节,只受应用软件生成数据的速率、传输带宽、源端和终端主机性能的限制。 UDP是面向报文的。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给IP层。既不拆分,也不合并,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需要选择合适的报文大小。
UDP就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它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 比如,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例如,在默认状态下,一次“ping”操作发送4个数据包。可以看到,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因为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 这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正因为UDP协议没有连接的过程,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QQ就使用UDP发消息,因此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ssr开启UDP是什么意思
UDP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有TCP/IP也就有UDP了,它会随着用得着它的程序的启动而启动的 很多路由器有屏蔽UDP的功能(譬如有些学校之类的限制你用QQ),如果你的网络的UDP是被路由器或者交换机屏蔽了的话,那就比较难办了,必须知道路由器密码或者破解它,有难度。

关于udp协议局域网
ip是第三层协议,udp是第四层,就是在ip之上。如果不能收到ip(路由器没有转发),则无法收到udp。标准路由器不具备监听功能,它只负责分析ip,并将其转发到应该去的端口。具备安全策略的路由器会分析第四层,但也仅限于对udp端口的解析(阻止或允许通过),离qq(应用层)还很遥远。所谓窃听,通常需要专用旁路设备,就是将所有到达路由器的信息镜像到这个特殊设备所在端口才行,如入侵检测设备;也可以在路由器中增加监听功能,如入侵防御设备。当然,厂家也很容易在路由设备中预留监听后门,所以一般要害部门不会使用他国的路由设备,或者干脆物理隔绝。
因为承载的数据被加密了, 抓到包也没用啊! 这就好像二战的时候发射无线广播, 敌军的机器当然也可以接收到广播的信息, 但是信息是被加密的, 没有密码这些信息就是一堆无用的乱码而已. QQ传输的信息都是加密过的, 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获得QQ的数据包, 但是没有解密的密钥有什么用???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