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请求命令(linux建立tcp连接命令)

      最后更新:2024-03-16 02:50:23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怎么实现tcp通信

      “面向连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起连接。比如你给别人打电话,必须等线路接通了、对方拿起话筒才能相互通话。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基于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正式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我们这里只做简单、形象的介绍,你只要做到能够理解这个过程即可。我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可以,你什么时候发?”,这是第二次对话;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经过三次“对话”之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通信系统往往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面向非连接的UDP协议“面向非连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不必与对方先建立连接,不管对方状态就直接发送。这与现在风行的手机短信非常相似:你在发短信的时候,只需要输入对方手机号就OK了。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UDP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比如,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例如,在默认状态下,一次“ping”操作发送4个数据包(如图2所示)。大家可以看到,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因为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这充分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正因为UDP协议没有连接的过程,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QQ就使用UDP发消息,因此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TCP协议和UDP协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适用于不同要求的通信环境。
      怎么实现tcp通信

      如何查看tcp连接

      在cmd运行窗口中输入DOS命令netstat,即可查看电脑的tcp连接。具体操作请参照以下步骤。1、进入电脑系统后,在键盘上同时按下“win+R”键,调出运行窗口。2、然后在出现的窗口中,输入“cmd”字样,点击确定按钮。3、然后便会进入到cmd的运行界面中,如图所示。4、然后再输入DOS命令【netstat】,再按键盘上的回车键。5、完成以上设置后,即可查看电脑的tcp连接情况。
      如何查看tcp连接的几种方法:方法一:通过命令提示符程序(cmd.exe)。第一步,查看TCP连接使用命令netstat -ano -p tcpnetstat -ano | find "ESTABLISHED"注释:1.如果使用find就不用再使用-p来指定是不是tcp协议了。2.参数-o表示显示发起连接的进程的ID(PID)(Displays the owning process ID associated with each connection.)注意:中英文符号的输入差别。第二步,使用tasklist列出发起连接的进程。使用命令:tasklist | find "4288"注释:tasklist命令本身有很可以使用和有用的参数,如使用筛选器(/FI    filter)和指定输出格式(/FO    format),但这里使用了find,所以依然不需要指定任何参数。方法二:使用PowerShell轻松查看,一行命令出结果。方法三:在图形界面窗口中,通过Windows自带的“资源管理器(Resource Monitor)”来查看TCP连接。较快捷的打开方法是先打开“任务管理器(Task Manager,Ctrl+Shift+Esc)”,然后切换到“性能(Performance)”,在窗口右下角就能找到(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
      建议你可以用抓包软件Wireshark进行抓包,然后进行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次连接(三次握手)和每一次释放(四次握手);包括帧的格式都清楚可见……
      如何查看tcp连接

      TCP连接包括哪三个过程

      TCP连接包括以下三个过程:1、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2、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3、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扩展资料:在TCP/IP中,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从而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包(syn=j),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当服务器收到syn包时,必须确认客户端的syn(ack=j+1)并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SYN+ACK包,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发来的确认包ACK(ACK=k+1),来发送这个包来发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入建立状态,完成三路握手。
      TCP连接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 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2. 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 3. 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
      1. 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 2. 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 3. 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
      TCP连接包括哪三个过程

      如何用at指令连接tcp服务器

      TCP是因特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当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SYN,ACK。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产生错误的连接,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EQ=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x+1),同时自己也送一个SYN包(SEQ=y),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时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我的服务器用的是小鸟云的,访问很流畅,性能稳定。
      如何用at指令连接tcp服务器

      tcp连接状态详解

      unix的哲学是一切皆文件,可以把socket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文件,而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api(读/写IO、打开、关闭)。我们知道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open)返回一个文件描述字,与之类似,socket()用于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socket descriptor),它唯一标识一个socket。当我们调用socket创建一个socket时,返回的socket描述字它存在于协议族(address family,AF_XXX)空间中,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地址。如果想要给它赋值一个地址,就必须调用bind()函数,sockfd即socket描述字,它是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了,唯一标识一个socket。bind()函数就是将给这个描述字绑定一个名字。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需要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而不要假定主机字节序跟网络字节序一样使用的是Big-Endian。由于这个问题曾引发过不少血案,谨记对主机字节序不要做任何假定,务必将其转化为网络字节序再赋给socket。这里的主机字节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端和小端模式:不同的CPU有不同的字节序类型,这些字节序是指整数在内存中保存的顺序,这个叫做主机序。引用标准的Big-Endian和Little-Endian的定义如下: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socket可以接受的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listen函数表示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connec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第二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地址,第三个参数为socket地址的长度。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与TCP服务器的连接。TCP服务器端依次调用socket()、bind()、listen()之后,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connect()之后就向TCP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就会调用accept()函数去接收请求,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在connect之后就建立好了三次连接),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类似于普通文件的网络I/O操作了。如果accpet成功,那么其返回值是由内核自动生成的一个全新的描述字,代表与客户的TCP连接。accept的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是服务器开始调用socket()函数生成的,称为监听socket描述字;而accept函数返回的是已连接的socket描述字。一个服务器通常通常仅仅只创建一个监听socket描述字,它在该服务器的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内核为每个由服务器进程接受的客户连接创建了一个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当服务器完成了对某个客户的服务,相应的已连接socket描述字就被关闭。read函数是负责从fd中读取内容.当读成功时,read返回实际所读的字节数,如果返回的值是0表示已经读到文件的结束了,小于0表示出现了错误。如果错误为EINTR说明读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果是ECONNREST表示网络连接出了问题。write函数将buf中的nbytes字节内容写入文件描述符fd.成功时返回写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并设置errno变量。 在网络程序中,当我们向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写时有俩种可能。1)write的返回值大于0,表示写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数据。2)返回的值小于0,此时出现了错误在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会进行一些读写操作,完成了读写操作就要关闭相应的socket描述字,类似于操作完打开的文件要调用f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close一个TCP socket的缺省行为时把该socket标记为已关闭,然后立即返回到调用进程。该描述字不能再由调用进程使用,也就是说不能再作为read或write的第一个参数close操作只是使相应socket描述字的引用计数-1,只有当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才会触发TCP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终止连接请求。我们知道tcp建立连接要进行“三次握手”,即交换三个分组。大致流程如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 J服务器向客户端响应一个SYN K,并对SYN J进行确认ACK J+1客户端再想服务器发一个确认ACK K+1socket中TCP的四次握手释放连接详解某个应用进程首先调用close主动关闭连接,这时TCP发送一个FIN M;另一端接收到FIN M之后,执行被动关闭,对这个FIN进行确认。一段时间之后,服务端调用close关闭它的socket。这导致它的TCP也发送一个FIN N;接收到这个FIN的源发送端TCP对它进行确认,这样每个方向上都有一个FIN和ACK。为什么要三次握手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存在着双向的读写通道,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可以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FIN只意味着这个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但并不表示在另一个方向上没有读写,所以要双向的读写关闭需要四次握手,3. time_wait状态如何避免?首先服务器可以设置SO_REUSEADDR套接字选项来通知内核,如果端口忙,但TCP连接位于TIME_WAIT状态时可以重用端口。在一个非常有用的场景就是,如果你的服务器程序停止后想立即重启,而新的套接字依旧希望使用同一端口,此时SO_REUSEADDR选项就可以避免TIME_WAIT状态。1.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80服务,这时客户端会启用一个本地的端口访问服务器的80,访问完成后关闭此连接,立刻再次访问服务器的80,这时客户端会启用另一个本地的端口,而不是刚才使用的那个本地端口。原因就是刚才的那个连接还处于TIME_WAIT状态。2.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80服务,这时服务器关闭80端口,立即再次重启80端口的服务,这时可能不会成功启动,原因也是服务器的连接还处于TIME_WAIT状态。实战分析:状态描述:CLOSED:无连接是活动的或正在进行LISTEN:服务器在等待进入呼叫SYN_RECV:一个连接请求已经到达,等待确认SYN_SENT:应用已经开始,打开一个连接ESTABLISHED:正常数据传输状态FIN_WAIT1:应用说它已经完成FIN_WAIT2:另一边已同意释放ITMED_WAIT:等待所有分组死掉CLOSING:两边同时尝试关闭TIME_WAIT:另一边已初始化一个释放LAST_ACK:等待所有分组死掉命令解释:如何尽量处理TIMEWAIT过多?编辑内核文件/etc/sysctl.conf,加入以下内容: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net.ipv4.tcp_fin_timeout 修改系默认的 TIMEOUT 时间然后执行 /sbin/sysctl -p 让参数生效./etc/sysctl.conf是一个允许改变正在运行中的Linux系统的接口,它包含一些TCP/IP堆栈和虚拟内存系统的高级选项,修改内核参数永久生效。简单来说,就是打开系统的TIMEWAIT重用和快速回收。本文主要讲述了socket的主要api,以及tcp的连接过程和其中各个阶段的连接状态,理解这些是更深入了解tcp的基础!
      tcp连接状态详解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2954.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