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越高越好吗)

      最后更新:2024-03-18 15:24:59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信道利用率到底怎么定义的?

      频谱效率单位为bit/s/Hz,含义看单位就明白了;信道容量单位为bit/s,指系统能无误码的最大传输速率;系统吞吐量是在给定时间段内系统完成的交易数量。即系统的吞吐量越大,说明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用户或系统请求越多, 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信道利用率到底怎么定义的?

      什么是信道利用率

      因为不考虑排队等待的时间,所以电路交换的时延为s+kd+x/c . 分组交换的时延为kd+x/c+(k-1)p/c .分组交换的时延要比电路交换的时延小,因此有(k-1)p/c显然分组长度应该远远小于总的报文长度,所以p 信道最大利用率s=1/(1+4.44a). a=? 自己算出来 然后用1秒除以200us在乘以s再除以100就是了,也就是用理论发送的最大祯数乘以利用率再除以100就是了。
      因为不考虑排队等待复的时间,所以电路交换的时延为s+kd+x/c .分组交换的制时延为kd+x/c+(k-1)p/c.分组交换的时延要比电路交换的时延小,因此有(k-1)p/c因为不考虑排队等待的时间,所以电路交换的时延为s+kd+x/c . 分组交换的时延为kd+x/c+(k-1)p/c .分组交换的时延要比电路交换的时延小,因此有(k-1)p/c因为不考虑排队等待的时间,所以电路交换的时延为s+kd+x/c 分组交换的时延为kd+x/c+(k-1)p/c分组交换的时延要比电路交换的时延小,因此有(k-1)p/c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96416.html
      什么是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每个数据帧的发送时间:2000bit/(1Mb/s)=2ms.所以t=2ms,第一帧发送完毕. 由于忽略误码率,确认帧和处理时间,tT =250ms+2ms+250ms=502ms,当502ms时,带有确认的帧完全到达发送方.因此,两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即周期)为502ms.如果在502ms内可以发送k个帧(每个帧的发送用2ms时间),则信道利用率是2k/502.停止等待协议时,数据帧逐个发送,因此U=2ms/502ms=1/251;连续ARQ协议,发送窗口为7,因此U=2*7ms/502ms=7/251;连续ARQ协议,发送窗口为127,因此U=2*127ms/502ms=127/251; 连续ARQ协议,发送窗口为255,U=2*255ms/502ms=255/251>1,由于信道利用率必须要小于等于1,因此,U=1.
      偶觉得应该从发送端考虑,发送端一直不停地发送数据时,信道利用率为100%,这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采用停止等待协议所以发送端肯定会在发送完一帧时等待,那么他等待时信道就空闲了(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所以信道利用率=50%时工作时间等于空闲时间=2tp,工作时间就是发完一帧的时间,所以帧长为4kb/s *2tp=160b,当大于50%时肯定是工作时间大于空闲时间,所帧长要大于4kb/s *2tp=160b!
      1)停——等协议 (2)连续ARQ协议,WT=7。(3)连续ARQ协议,WT=127。 (4)连续ARQ协议,WT=255
      信道利用率

      信道的利用率是否越高越好?

      信道利用率就是信道平均被占用的程度。如果信道利用率是10%,就表示这个信道平均在10%的时间是被占用的(处于忙的状态),而平均在90%的时间是不被占用的(处于空闲状态)。 通信信道往往是为广大用户所共享使用的。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户当然希望通信信道的利用率很低,越低越好。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什么时候想使用就可以使用,不会遇到信道太忙无法使用的情况。用户使用公用的通信信道是随机使用的,如果在某个时间,使用信道的人数太多,信道就可能处于繁忙状态,这时,有的用户就无法使用这样的信道。 从通信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时,他们要考虑到通信线路的建设成本和利润。如果电信公司使通信信道的容量能够应付用户通信量最高峰,那么这种信道的造价一定很高,而在平时,这种信道的利用率肯定是很低的。这样,在经济上就很不上算,或许还要赔钱。因此,电信公司总是希望他们所建造的通信信道的利用率要高一些,越高越好。 于是,矛盾就出现了。由于信道的利用率总是很高(请注意,这是指信道的利用率的平均值很高,而不是瞬时峰值。瞬时峰值很可能常常使信道利用率达到饱和,即100%),用户经常无法得到满意的服务。于是用户不满意的投诉增多,甚至不愿意再使用这个公司提供的服务,这就迫使电信公司加大投资对通信线路进行扩容,以降低通信信道的平均利用率。我们可能都曾遇到国这样的情况。某个ISP声称通过他们上网的价格比别的ISP便宜。但是你会发现,这个ISP的电话很难拨通。或者电话是拨通了,但后来注册不上去。白白花费了市话费,还上不了网,浪费了时间。这就是该ISP为了省钱,向电信公司租用的连接到因特网的线路的容量不够大,使得这条线路的平均利用率总是很高。结果,影响了对用户提供的服务。 现在的许多通信信道实际上就是一种排队系统。根据附录A中最基本的排队系统的分析,很多排队系统的迟延时间大都和因子(1 – 信道利用率)成反比,这点可参考公式(A40)和(A-45)。例如,当信道利用率达到50%时,因排队时延将使平均迟延时间加倍。若信道利用率达到100%,那么这个信道已经完全不能使用了,因为平均迟延达到无穷大。 实际上,以上所讲的,对所有共享资源的利用率都是有这样的共性问题。例如,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当然希望,在任何时候,当我们到银行取钱或存钱时都不用排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银行就必须在其营业厅里设有非常多的窗口。但这样一来,也一定会在某些时间,银行的营业厅中会有大批营业员闲置没有事情做。从银行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每一个窗口永远有顾客在排长队取钱或存钱,这对银行的营业员的效率是最高的,可以充分利用每一个营业员的每一分钟时间。但这样又会引起广大顾客的不满意。因此,银行应当对其营业厅的窗口平均利用率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信道的利用率是否越高越好?

      信道利用率最高的是哪种交换

      报文交换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 / (有 + 无)数据通过时间,反映了信道利用程度。信道利用率趋近于1的时候,时延会呈指数级往上增长,原因是信道利用率越高,意味着信道越忙。因特网核心的三种数据交换方式: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传输大量数据,且传输时间远大于建立连接的时间,电路交换传输速率快。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传输突发数据时信道利用率高。分组交换长度一般比整个报文长度短,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时延小,更灵活。 如果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上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尤其适合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
      信道利用率最高的是哪种交换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4874.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