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的特点(矢量路由协议特点)

      最后更新:2024-03-21 14:11:0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路由协议都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都怎么配置?

      路由协议分静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 静态路由协议简单,并没有什么可描述的。动态路由有:1、RIP协议-路由信息协议,属于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优点:节约成本,对资源消耗较低,配置简单,对硬件要求低,占用CPU、内存低,所以在小型网络中还有使用到。缺点:计算路由慢,链路变化了收敛慢,能够保存的路由表相对较小,最多只能支持15台设备的网络,只适用于小型网络2、OSPF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企业网主要使用的协议优点:技术成熟,碰到的问题基本上在资料上都能够查到,收敛快,由于cisco的力推,会使用的人多缺点:收敛速度,安全性较ISIS差3、ISIS协议-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传输网/运营商网络主要使用的协议优点:算法与OSPF类似,收敛快,安全性高缺点:异常处理资料不如OSPF丰富 4、BGP协议-边界网关协议,用于核心网的路由的传递无所谓优缺点,因为它和其他的不重叠,一个简单的应用,比如BGP可以用于网通和电信之间路由的相互传递,如果使用其它IGP(OSPF或者ISIS)的话,会由于路由数量太多,无法计算出来路由,或者路由计算非常慢,可以支持百万级别的路由的计算和传递,对设备要求较高,对资源占用较大
      根据路由算法对网络变化的适应能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即非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动态路由选择策略——即自适应路由选择,其特点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开销也比较大。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有关路由选择算法的几个基本概念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外部网关协议EGP,BGP路由选择算法的几个基本概念理想的路由算法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有自适应性。算法应具有稳定性。算法应是公平的。算法应是最佳的。费用或代价在研究路由选择时,需要给每一条链路指明一定的费用或代价。这里“代价”并不一定是仅指“钱”,而是由一个或几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种度量(metric),如链路长度、数据率、链路容量、是否要保密、传播时延等,甚至还可以是一天中某一个小时内的通信量、结点的缓存被占用的程度、链路差错率等。不同的要求下,各种因素的权值可能不同。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因特网的规模非常大。如果让所有的路由器知道所有的网络应怎样到达,则这种路由表将非常大,处理起来也太花时间。而所有这些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所需的带宽就会使因特网的通信链路饱和。 许多单位不愿意外界了解自己单位网络的布局细节和本部门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这属于本部门内部的事情),但同时还希望连接到因特网上。
      路由协议都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都怎么配置?

      RIP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使用的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但rip的缺点也较多。首先,其限制了网络的规模,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其次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路由器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最后,"坏消息传播得慢",使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就应当使用ospf协议。然而目前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使用rip协议的仍占多数。
      RIP 协议的特点是: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注】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另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就是相邻的。RIP协议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不交换信息。(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注】交换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制系统中所有网路的(最短)距离,以及到每个网络应该经过的下一跳路由器。”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注】每个30秒,然后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当网路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RIP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RIP路由协议的特点?

      特点 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使用跳数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当到达目的网络的跳数超过15跳,数据包将被丢掉。缺省地,RIP路由更新广播周期为30秒缺点超过15跳便无法到达协议以跳数,即报文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为衡量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路由,这一措施欠合理性该路由协议应用到实际中时,很容易出现“计数到无穷大”的现象,这使得路由收敛很慢RIP采用的是D-V算法(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下面是D-V算法的优缺点优点:算法简单缺点:交换的路径信息量大路径信息传播慢,使得路径信息可能不一致。收敛速度慢,存在无穷计算问题。 不适合大型网络
      RIP路由协议的特点?

      wsn路由协议具有哪些特点和性能

      路由协议是WSN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节点通过网络转发到目的节点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寻找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优化路径将数据分组沿着优化路径正确转发与有线网络和蜂窝式无线网络不同,WSN中没有基础设施和全网统一的控制中心在这种无中心的环境下,路由可以看成分布式地获取网络拓扑信息,以一定准则计算路径并对路径进行维护的过程。三、WSN的特点及对路由设计的影响网络特点是路由设计的主要依据,对网络特点的分析是进行协议设计的前提 无线传感网络中,网络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为了实现信息采集的目的,WSN的网络业务大都发生在数据汇聚节点(sink)和普通的传感器节点之间,包括sink节点到传感器节点的下行业务(如查询指令下达)和传感器节点到sink的上行业务(如采集信息的回传)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横向业务所占比例较小,主要是网络的控制信息和网内信息处理所需要的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大量低成本节点组网,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获得比单一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成本的传感器更好的信息采集效果。单个传感器低能量和不可靠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固有的,将对协议设计产生较大影响。从对路由协议设计影响的角度,归纳WSN的特点1、形式多样的信息报告模式WSN中信息报告模式分三类:a.事件触发:节点采集信息后判断,若超过一定的阈值,则认为发生了某种事件,需要立即上报,如用于预警的WSNb.周期的:节点定期把采集到的信息报告给sink。如野生动植物和环境监测WSN c.基于查询:node不主动向sink上报采集到的信息,而是等待用户查询,根据用户需要反馈信息。d.混合模式:前三种的综合。如智能交通的WSN 不同的信息报告模式影响路由的触发机制
      wsn路由协议具有哪些特点和性能

      RIP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RIP 协议的特点是: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注】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另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就是相邻的。RIP协议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不交换信息。(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注】交换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制系统中所有网路的(最短)距离,以及到每个网络应该经过的下一跳路由器。”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注】每个30秒,然后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当网路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RIP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7094.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