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28 12:15:1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李北辰
如果你对新的全球显示器的发展有一点了解,你就会知道它的研发投资很高,专业协调性也很强。整个产业就像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不同的技术分支保持同步并相互竞争。然而,它在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方向上达到了相同的目标:一个方向越来越清晰,另一个方向越来越柔和。
前者不用说,自从第一个数字屏幕诞生以来,视觉技术不断进步的最大驱动力就是使用更清晰的技术路线来真正恢复人类眼睛能够感知的真正光源,这种精确的器官震惊了自然选择理论的创造者达尔文。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柔性显示器。
嗯,事实上,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也就是说,不管画面有多“清晰”,屏幕限于“平面”缩小了人类视觉的范围空。在过去的两年里,令人惊叹的折叠屏幕手机让更多的人期待从现在到未来,屏幕应该像水一样柔软舒适,甚至隐形。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9-2022年软屏投资的复合增长率为21%,2022年全球软屏市场将达到511亿美元空。另一个更乐观的观点是,2027年全球印刷和柔性电子产品市场将达到3300亿美元,其中柔性显示器将成为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
重点是中国市场。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新兴产业经历了一次全新的转型,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整个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在柔性显示器领域,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在讨论一条新闻:在刚刚结束的技术大会上,软木公司发布了第三代全柔性显示屏,并宣布与中兴通讯进行战略合作,为后者提供柔性显示技术解决方案。双方还将共同努力,推动5G时代全柔性屏幕在移动终端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各种解释纷至沓来,例如:中兴通讯能在与软材携手后恢复终端的衰落吗?Jou-woo进入折叠屏幕手机供应链是否意味着BOE将遇到强大的敌人?“华为与BOE”、“中兴与软木”和“折叠屏产业”是两个正在形成的派别
然而,我更喜欢谈论“灵活世界”的广阔未来,而不是折叠屏幕手机结构的未来变化。毕竟,柔性屏幕的场景和终端远不像手机那么简单。

一切都显示出来了
根据社会学家的断代,回顾媒体的变化,人类和信息载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分为“说话的人”(文化更多地来自于口耳相传)、“书的人”(从古腾堡活字印刷术算起)和最活跃的“屏幕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网络原住民”)。
然而,由于柔性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屏幕人”能够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多,因为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即以5G和IOT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无疑将会有一个“一切都显示出来”作为其“表现”的时代。
这不难理解。更灵活的技术原理使灵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摆脱了传统显示形式的束缚。它可以自由地嫁接不同的传统场景,如家庭、交通、体育、时尚、办公室等等,甚至允许未来人类社会的屏幕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三年前,Jou-woo提出了“灵活性+”的概念。根据最新的官方“灵活+”战略平台,软木已经与全球500多家企业合作。它还开发和生产了基于全柔性屏幕的柔性+解决方案,如时装套装、柔性树、柔性智能台灯和柔性弧形电子汽车中央控制器。
事实上,过去几年软木公司自身的技术变化几乎是中国柔性显示技术的缩影:2014年,他们率先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柔性显示屏,厚度仅为0.01毫米;2018年,世界上第一条全柔性显示屏批量生产线投入生产。同年10月,世界上第一款可折叠软屏手机FlexPai发布(顺便说一句,FlexPai 2最近也正式发布),亲自打破了智能手机硬件创新的尘封,让不同形式的可折叠手机在短时间内争得荣耀。
事实上,公共信息显示,Flex现在涵盖了柔性显示器制造的所有方面,包括材料、工艺、设备、电路、电子系统、显示模块以及最终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然而,我对软木技术和“展示一切”最直观的理解不是折叠屏幕手机,而是他们去年与LV合作的柔性屏幕手袋。它将奢华和现代的象征变成了人机交互的智能设备。您可以在LV上播放图片和视频,也可以在灵活的屏幕上进行触摸交互。站在技术和时尚的“十字路口”,它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未来的一角。

这个包总是让我想起《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朋友的女儿年轻时习惯用手机和iPad指指点点。一天,朋友把一张打印好的照片放在桌子上。女儿走上前去,试图放大它几次,但失败了。她对父亲说:“爸爸,它坏了。”
嗯,我相信任何知道“灵活性+”的真正含义的人都会相信,在未来,当灵活的屏幕可以附加到更多的产品形式上时,将会有越来越少的“坏”东西。
柔性技术的演变
更重要的是,在最近结束的灵活空间技术会议上,外部世界高兴地看到灵活显示技术正在发展。
众所周知,自成立以来,骏宇一直遵循独立和可控的技术路线。据官方介绍,新发布的第三代蝉全柔性屏幕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仍然延续了业界最薄的0.01毫米厚度,并针对当前全柔性屏幕应用中的折痕、滑移、弯曲后显示失效等行业痛点,在可靠性和显示性能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迭代。
例如,在可靠性方面,通过自主开发的智能机械仿真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和测量不同柔性材料、堆叠结构和粘接工艺对全柔性屏幕性能的影响,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逆向测量满足要求的柔性材料和堆叠结构的组合,从而实现高度定制化生产。
在此基础上,软木从器件材料、柔性面板和终端单元三个维度对第三代蝉全柔性屏幕进行了大量的三维和多维测试。独立对10多种模具层材料进行了20多万次弯曲试验,对完整的显示模块、铰链和单元分别进行了20多万次弯曲试验。找到了全面提高软屏可靠性的最佳解决方案,极大地改善了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软屏产品的用户体验。


此外,在显示性能方面,根据全新的全柔性屏幕显示形式,软木自主定义了新一代智能显示驱动芯片和电路设计。与第二代蝉全柔性屏幕相比,第三代蝉全柔性屏幕的亮度提高了50%。相比之下,色域、响应速度等光学参数也达到了行业领先的彩色显示效果。与市场上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相比,第三代蝉全柔性显示屏在30°视角下的色偏JNCD降低到0.6,亮度衰减1.5倍以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它可以以任何角度和形状呈现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从形态变化来看,第三代蝉柔性屏也具有较宽的空范围,能承受20万次以上的弯曲,弯曲半径最少可达1毫米,平面度提高到行业最佳水平。
更重要的是,柔性屏幕本身的技术飞跃为不同的终端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例如,第三代全柔性屏幕赢得了中兴通讯的认可。如前所述,在刚刚结束的技术会议上,Jou-woo宣布与中兴通讯开展战略合作,为后者提供完全灵活的显示器、灵活的传感器以及与灵活电子产品相关的技术、工程、设计和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将为软材提供世界领先的5G通信技术和解决方案,并支持智能终端的设计、生产和制造。
这种合作实际上很有象征意义。
不用说,纵观整个信息产业,全球竞争最重要的两个焦点无疑是“芯片”和“新剧”。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创造了一群英雄,他们正努力改变“核心和屏幕的缺乏”。中兴和Jou-woo只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现在“一个核心,一个屏幕”在诸如灵活终端等领域得到了充分的结合和充分的探索。他们最终能带给市场的可能不像折叠屏幕手机那么简单。
因为你必须记住,柔性屏幕始于手机,止于一切。
结论: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过去八年的产业布局,还是这次与中兴的战略合作,软木实际上一直在做一件事:帮助灵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帮助终端用户提高议价能力,打破韩国企业话语权的垄断,改善中国高端显示屏技术缺乏的困境。
众所周知,Jou-woo并没有采用国外主流的固定表面显示技术路线。自成立以来,柔宇一直致力于克服柔性显示器的“终极形式”,并直接深化了全柔性面板技术的研发,最终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从而使中国在各个角落超越韩国制造商。
重要的是要知道,就客观条件而言,中国的新型显示产业在整体规模、应用市场和综合成本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从主观上来说,也许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被他人控制”这个词敏感——一段时间前的技术束缚使今天的新兴产业形成了一种无可争议的共识,即它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必须培养自己对产业链的核心控制力,并且决不能被他人抓住“命运的咽喉”。
我坚信我们正在这样做。
作者:李北辰,国内数十家媒体的独立作家和专栏作家,曾在《杜南周报》、《华夏时报》、《财经》等媒体工作。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