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两条宽带,能推荐一款适合的路由?
随着交话费送宽带已成惯例,多WAN口的路由器也开始走进家用。首先说两条宽带汇聚的问题,其实真正实现单任务带宽叠加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一般来讲,路由双WAN汇聚实现负载均衡就够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同/相同终端的多个通信任务达到双WAN路由器后,路由选择性分配宽带端口上传Internet,总体效果是带宽被拓宽(也算叠加),但是单任务网速却不能突破单条宽带,除非是BT下载任务多种子上传。多WAN汇聚也有真有假,真正的WAN汇聚是任务级负载分配,很多假WAN汇聚路由器采用IP级处理方式,就是自欺欺人了。至于WAN聚合的路由,这里推荐华硕的RT-AX86U或RT-AX82U,两款都支持真双WAN聚合,整合两条宽带,而且稳定性较好。全手打,望采纳!
现在的宽带基本上都是100M起步的,路由器的话,那你肯定就是要选择千兆路由器。然后功率至少要1800M以上的,这些有很多种类的,只要符合这些要求的都可以购买。
路由器双WAN口叠加,分为主动叠加和被动叠加。主动叠加支持单线程叠加多WAN口。 被动叠加仅支持多线程多WAN口叠加。现在世面上大多数都是支持多线程,多WAN口的 被动叠加方式。

双wan口路由器怎么叠加宽带
不少网吧都采用了双WAN路由器的双WAN口接入设计,但是对于如何使用好这样的设备,用户有不少疑问,我们针对这种路由器中的WAN口设置、WAN口在线检测、流量均衡控制等的设置,我们以TL-R480+网吧路由器为例作出详细介绍。 一、 WAN口设置例如:在一个有两条线路的环境中,一条10M的光纤线路,一条2M的ADSL线路。光纤线路使用静态IP设置,在选择WAN口1设置IP地址、DNS服务器后,请注意页面下方的下载带宽设置和上载带宽设置,请填入相关的参数,如下图1所示。ADSL线路选择WAN口2,连接类型选PPPOE,然后填入ISP提供的认证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模式可根据需要选取。然后进入页面下方的高级设置,填入用户本地的DNS服务器地址,同时将下载带宽和上载带宽值填入。如图2所示。 提示一:填入上、下载带宽对于实现线路的带宽自动均衡非常重要。如果不填入对应带宽,将对线路流量进行1:1的分配,如例中提到的线路情况,当用户下载流量超过4M时,线路2将过载导致某些用户连接不上或是掉线。

哪款路由器能真正实现两条宽带真正叠加(即1+1=2)的效果推荐一下!谢了!
路由器双WAN口叠加,分为主动叠加和被动叠加。主动叠加支持单线程叠加多WAN口。 被动叠加仅支持多线程多WAN口叠加。现在世面上大多数都是支持多线程,多WAN口的 被动叠加方式。我单位现在用的TL-R478+。支持多WAN口单线程叠加。 不用打什么路由器的客服。客服人员对自己的产品P都不懂,三下俩下就给你绕晕了。
TP-Link,TR-R478+双WAN口宽带路由器 价格大约750左右; Tenda 腾达TEI480T 双WAN口宽带路由器,价格大约400左右; 维盟WQR-925双WAN口智能路由器,价格大约是590左右。
所谓的叠加,只是利用下载工具或者播放器等等,下载的速率分流在多条WAN接入线路,只起到均衡负载的作用,单线程永远不能叠加的,只走其中的一条WAN口。5人上网,2条4M线路,足够了。一般的双WAN路由器都可以,即便是单WAN路由器,4M线路,5人上网应该可以满足要求,如果开太多的后台工具,P2P等一类的程序,即便单台电脑,给你100M的线路,也会感觉到很卡的,关键是正确合理的运用电脑上网,即便4M也可以满足上网要求。
路由器都一样,你可以买TPLKE的试一试。

家里有多条入户宽带用什么路由可以网速叠加?
1,多WAN口路由需要两根以上入户的宽带线,一部分可以实现宽带速度叠加。2,如果你的入户的宽带线只有一根,那么多WAN口的路由器的其余wan口用不上。对于你的电脑来说,路由器的lan一侧是100M的,无线连接至少是54M的,都远快于宽带速度,所以就算电脑多个网卡,上网速度不会提高。3,很多多WAN口的路由器可以支持两个adsl,分别输入两个帐号密码。4,外网IP一般是wan1口的。5,当多个网络连接同时存在可连接至 Internet 的数据连接时,Windows 自动选择连接速率更快的那一个连接。
13个10M的账号,很简单你买3台4WAN口的路由器(这就分配了12个账号),再此基础上加交换机往下分就是了。每个路由器再串交换机,其中一个串一个48口交换机,两外两个路由器串24口交换机。富裕出来的接口再分配上个无线路由器用作大堂或者是商务会议室的无线上网用。路由器做限速设置,平均每个IP下行速度300kb/s,上行100kb/s足够用了。 剩余的一个账号买个便宜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根据实际用来办公用。往上帮你找了一下比较便宜的4wan口路由器TL-R4419交换机品牌随意,48口的比较贵为了节约成本再配2台24口交换机。13个10M的账号,很简单你买3台4WAN口的路由器(这就分配了12个账号),再此基础上加交换机往下分就是了。每个路由器再串交换机,其中一个串一个48口交换机,两外两个路由器串24口交换机。富裕出来的接口再分配上个无线路由器用作大堂或者是商务会议室的无线上网用。路由器做限速设置,平均每个IP下行速度300kb/s,上行100kb/s足够用了。剩余的一个账号买个便宜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根据实际用来办公用。往上帮你找了一下比较便宜的4wan口路由器TL-R4419 交换机品牌随意,48口的比较贵为了节约成本再配2台24口交换机。
1,多WAN口路由需要两根以上入户的宽带线,一部分可以实现宽带速度叠加。2,如果你的入户的宽带线只有一根,那么多WAN口的路由器的其余wan口用不上。对于你的电脑来说,路由器的lan一侧是100M的,无线连接至少是54M的,都远快于宽带速度,所以就算电脑多个网卡,上网速度不会提高。3,很多多WAN口的路由器可以支持两个adsl,分别输入两个帐号密码。4,外网IP一般是wan1口的。5,当多个网络连接同时存在可连接至 Internet 的数据连接时,Windows 自动选择连接速率更快的那一个连接。
1,多WAN口路由需要两根以上入户的宽带线,一部分可以实现宽带速度叠加。2,如果你的入户的宽带线只有一根,那么多WAN口的路由器的其余wan口用不上。对于你的电脑来说,路由器的lan一侧是100M的,无线连接至少是54M的,都远快于宽带速度,所以就算电脑多个网卡,上网速度不会提高。3,很多多WAN口的路由器可以支持两个adsl,分别输入两个帐号密码。4,外网IP一般是wan1口的。5,当多个网络连接同时存在可连接至 Internet 的数据连接时,Windows 自动选择连接速率更快的那一个连接。
家里有多条入户宽带路由器的话,你可以选择大一点的,功能多一点的这种路由器。最好是选择宽带,选择电信的宽带。

多wan口路由器可以同时上网吗
为什么要有多WAN口?路由器连接多条宽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增加带宽:上网主机可以通过任意宽带上网,从应用角度讲,相当于一条更高速的带宽。冗余备份:如果其中一条宽带出现故障,可以使用其他宽带上网,保证网络畅通无中断。ISP选路:即所谓的“访问联通走联通,访问电信走电信”,使得访问目的走正确路径。二、多条宽带的带宽是否可以叠加?答:从两个方面考虑:[1] 对整个局域网来说,出口带宽数量多了,相当于总带宽上升,这样是可以起到叠加效果。[2] 针对特定主机来说,多条宽带能否叠加,与主机的应用有关系。我们以一个列子来解答:主机A所在网络的接口路由器拉了两条宽带,如下:接口宽带类型下行带宽上行带宽WAN1ADSL4M512KWAN2光纤20M20M注意:此处的M为Mbps,1Byte=8bit,如512Kbps=64KBps。不考虑其他主机占用带宽时,内网主机A的上网带宽是多少呢?上传:主机向外网某服务器上传最大速度为64KBps(512Kbps)或者2.5MBps(20Mbps)。原因是给同一个服务器上传时只能走某一个WAN口。比如QQ上传邮件附件、百度网盘上传等。如果是多链接上传,上传速度可以叠加。下载下载包括两种,多链接下载和单链接下载:多链接下载:如在迅雷上开启下载,资源数大于1则表示多链接,此时带宽可以达到24M,也就是WAN口带宽可以叠加。常见应用如P2P下载、P2P视频等。单链接下载:如 右击 >> 目标另存为,将某个文件保存在本地。这种下载是点到点下载,只能走固定的WAN口,所以下载速率为500KBps(4Mbps)或2.5MBps(20Mbps),无法叠加。常见应用如在某公司网站下载资料。网页一般都是单链接,最大只能体验某WAN口的最大带宽。三、疑问解答[1] 如果开启多个单链接下载能叠加吗?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实现叠加的,多个单链接即相当于多链接。但要求目标服务器不同,否则依旧是点到点的传输。[2]迅雷下载一定是多链接吗?不一定,判断是否为多链接,需要看迅雷上可用资源数量,如果为1,则表示单链接。[3] 多链接下载一定可以叠加吗?一般情况下,多链接下载是可以叠加的。但如果所有链接均通过一个WAN口上网,则无法叠加。
不能,如果是lan口的话,是只能让其中一台上网,要拨号的话,只能让一台拨号上网,因为你用lan的话,你的路由器其实就是当作交换机来用的,路由器是能设置静态ip或拨号的设备,交换机不行,……,你说要设置特别认证的软件,我想就不行了,但是如果你的电脑是双网卡的话,你可以做一个ics共享,让他们都上网,但是前提是你的电脑要开着,且不能断网,但是人多了,你的电脑会卡,呵呵!!!
可以,这样的话就是双线上网了,联通,电信 有些路由器 能自动帮你选择最优线路。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