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最后更新:2022-07-30 00:14:5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章目录

      • 1. 网络层次结构
        • 1-1 三种结构
        • 1-2OSI结构与TCP/IP结构之间的差异
        • 1-3层间数据传输
      • 2. 网络设备
      • 3. 网络地址
        • 3-1 MAC地址
        • 3-2 IP地址
        • 3-3码头
      • 4. 网络协议
        • 4-1 概念
        • 4-2级协议
      • 5. 五元组
      注:本文的原文内容如下:Java系列将不断更新

      1. 网络层次结构

      1-1 三种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OSI结构与TCP/IP结构之间的差异

      两种模型的区别 OSI国际理论标准 TCP/IP产业事实标准
      层数 有七层 有四层
      通信模式 OSI模型的网络层支持非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 TCP/IP模型的网络层只提供非连接服务,但同时支持传输层的两个通信模式
      数据封装 OSI模型数据封装必须具有完整的封装 TCP/IP支持跨层包装
      模型来源 OSI首先有一个模型,然后一个协议,然后一个标准,然后一个实践; 一般在理论上使用,而TCP/IP则相反,首先使用协议和应用,然后使用模型。
      支持的协议 OSI支持多个网络层协议 TCP/IP只支持IP协议堆栈(IPV4、IPV6)

      1-3层间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到目录…

      2. 网络设备

      应用层:
      单位:报文、消息
      物理设备:网关

      传输层:
      单位:报文,段

      网络层:
      单位:数据包
      物理设备: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单位:数据帧
      物理设备:开关,网络桥

      物理层:
      单位:比特
      物理设备:集压器、继电器、放大器

      回到目录…

      3. 网络地址

      3-1 MAC地址

      MAC地址:在数据链层中使用,也称为物理地址:与网络卡绑定的地址(硬件地址),而MAC地址是“绝对唯一的”。

      3-2 IP地址

      IP地址:在网络层中,不应重复网络内部的IP地址。 用于识别网络主机和其他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网络地址。

      3-3码头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网络地址,端口号可以标识主机中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进程。简单说:端口号用于定位主机中的进程。

      格式:
      端口编号是0–65535的数字,在网络通信中,一个进程可以通过绑定端口编号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

      两个不同的进程不能绑定相同的端口数,但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数。

      回到目录…

      4. 网络协议

      4-1 概念

      协议,网络协议的简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即网络数据传输)经过的所有网络设备都必须共同遵从的一组约定、规则。如怎么样建立连接、怎么样互相识别等。只有遵守这个约定,计算机之间才能相互通信交流。

      通常由三要素组成:

      1. 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 语义:即需要哪些控制信息,哪些行动完成,哪些反应作出;
      3. 时间序列是实现事件的序列的详细描述。

      协议(protocol)最终体现为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

      4-2级协议

      自上向下的层次 网络协议
      应用层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
      POP3:邮件检索协议
      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DNS:域名分析协议
      传输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告协议
      网络层 IP:网际互连协议
      ARP:地址分析协议
      ICMP:控制消息协议
      IGMP:互联网集团管理协议
      数据链路层 PPP:点对点协议
      Ethernet:Ethernet协议

      回到目录…

      5. 五元组

      在TCP/IP协议中,网络通信由五维组识别:

      1. 源IP:标识源主机
      2. 源端口号码:识别下一个通信在源主机中发送数据的过程
      3. 目标IP:目标主机的识别
      4. 目标端口号码:在目标主机接收数据的过程的识别
      5. 协议编号:识别发送和接收过程所商定的数据格式

      请添加图片描述
      网络通信中的五元组的功能类似于发送表达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到目录…

      总结:
      提示:本文的摘要如下:
      以上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本文是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先了解了一些网络原理:三种网络体系结构、常见的网络协议,以及网络通信的五元组。之后的学习内容将持续更新!!!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0854.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