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份数字经济发展纲领出台!这四个区被点名,争创国家级平台

      最后更新:2020-03-31 11:45:2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为加快广州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3月30日,广州市第十五届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先导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是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首份纲领性文件。

      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完成8项以上数据元流通管理重大创新、15项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项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100项高质量技术领先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智能政务、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社区等领域将形成一批数字治理成果。

      新高地:率先探索数据安全和高效治理的新模式

      围绕国家对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和粤港澳台创新要素高效流通的重点探索任务,《若干办法》提出加快探索数据安全和高效治理新模式,重点关注数据所有权、数据流、新格式监管、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等领域,抢占数据治理体系和机制的新制高点。全面开展数据权利确认、个人数据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期研究,开展数据权利确认和流通的沙箱实验,形成一批实验成果。

      同时,发挥粤港澳及海湾地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争取国家支持,在广州特定区域实施穗港澳数据跨境开放共享和安全管理,推进穗港澳跨境资本和贸易物流。探索利用知识产权、数字版权等数字资产证券化手段,促进创新要素的价值循环,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根据商业环境改革3.0,将建立一个适应“四个新”经济发展的包容和审慎的监管模式。《若干办法》还关注数字经济,强调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的监管模式,实施包容、灵活的监管,建立容错和纠错机制。探索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发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和政府信息共享目录,实现信用、交通、医疗等领域政府数据集的脱敏和开放。为了加快公共数据集成应用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发布,广州还将在第一阶段启动数字经济领域100多个技术领先的高质量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面向世界征集解决方案,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创业高地。

      新技术: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延伸

      随着广州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办法》还注重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交叉融合,支持5G射频滤波器非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如有限元快速分析技术、多层压电薄膜制备和加工技术,加快5G射频前端芯片产业的价值链创新和发展。

      《若干措施》提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医疗大数据的收集、存储、流通和挖掘,建立医疗大数据中心,支持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在医疗大数据分析和诊断治疗中的创新应用。大力推广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的共享和医疗产品的可追溯性。

      同时,建设通用软硬件适配认证中心,打造辐射全国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资源池,大力开展适配研究,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品,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集聚区。

      《若干办法》还提出,在新的显示产业中,应以面板制造为核心,突破曲面、折叠和柔性等关键技术,加强4K/8K超高清视频关键设备的OLED面板制造、创新、研发和批量生产。加快量子点、超高清显示、印刷显示、柔性显示等新技术研究,提前部署激光显示、3D显示、微型发光二极管等新显示技术。探索新显示器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积极拓展车载、医疗、工业控制、佩戴、拼接、透明、镜子等新应用和新市场。

      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争取成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示范区,加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游戏互动引擎、数字特效、全息成像、裸眼3D等关键核心应用技术的集中研究。加强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的合作与国际合作,引进一批国际顶尖数字创意团队和企业,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领先示范,推动数字创意技术文化精品出口。

      新载体: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区争创国家平台

      《办法》提出,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区(面积81平方公里)为核心的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空载体,充分发挥海珠、番禺、黄埔、天河的优势,形成珠江东部空协调发展格局,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平台,大量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其中,海珠区(琶洲核心区)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原创技术成果和应用创新示范。大力推进数字产业龙头企业总部建设,继续引进全球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数字经济总部优势集群;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继续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打造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基地。

      番禺区(大学城区)加快培养高端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以应用为导向,全面推进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黄埔区(玉柱区)加快建设以街区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城市示范区;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顶级节点等新型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的布局,积极引进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院所,加强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航运、贸易和数字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创意和各种新的消费形式和模式。

      此外,支持越秀区加快南沙区郭华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镇建设,加快粤港澳综合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天河区加快广州软件谷和中央商务区建设,支持白云区加快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荔湾区、番禺区、花都区建设, 增城区和从化区加快建设白天鹅塘滨江总部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中电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显示价值创新产业园、珍珠产业园等重点载体。 ,将在展示数字经济驱动下的城市新活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设施:在粤港澳台大湾区建设数字铁路枢纽城市

      《若干办法》提出要推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共享,大力推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建设全国领先的5G网络。推进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等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建设基于图形处理器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及5G应用场景。积极规划和规划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如高密度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以提高数据感知、数据分析和实时处理能力。支持跨行业、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工业大数据的融合和挖掘,建设高端工业软件服务系统。加快城际高速铁路和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数字轨道枢纽城市,加快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升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纵向延伸、横向产业链合作的轨道交通数字产业集群。

      在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中,广州将重点关注海洋、生物、空天、信息等领域,积极引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研究。南沙科学城将建设在高水平上,以提高设施的数字化。探索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方共建共享机制,引导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共建方用户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同时,还提出了率先建立跨区域数据资源共享机制的若干措施。依托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企业设备、系统和平台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共享。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支持安全运维、安全咨询、安全认证等安全服务提供商,共同推进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新兴产业:500万元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最高奖

      围绕广州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两大核心任务,提出加快建设全国顶级(广州)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节点和船舶、高端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家居等行业二级节点,建设高效稳定的标识注册和分析服务能力。对国家和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国家和省级补贴最高额度的1: 1比例提供配套资金。

      同时,围绕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家居、生物医药等产业转型,大力发展芯片设计、封装、制造和高端工业软件,推进智能制造升级,重点支持智能汽车整车及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推动“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的创新与发展。每年将择优选择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对于依托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升级的应用企业,将按照省级“云平台”服务券的相关政策给予奖励。对于生物医学数字化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可给予高达1亿元的支持。“高技术、高技术、短缺”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也将获得奖励。

      此外,未来三年,广州区域智能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突破瓶颈:数字经济重点载体平台建设项目优先用地

      根据《若干办法》,广州将重点发挥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平台作用,加大土地储备和流转力度,重点支持和解决重大项目、企业总部、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土地利用问题。,通过加强土地空之间的配置支持,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先保证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空。加快实施项目审批、空缺受理、承诺通知、委托审批,建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新引进的数字经济总部企业可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奖励。对于生物医学数字化领域特别重要的项目,转让起始价应在地价市场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项目特点,综合制定。

      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冯云卿记者隋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271.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