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速度测量仪在线(汽车实时速度测量仪)

      最后更新:2022-10-04 02:19:0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测量网速的测试仪叫什么名字?

      测试仪?不太清楚但你可以下一个测量网速的软件,例如“世纪前线”,这个是专门测网速的,这个下载的网址是 http://benchmark.avl.com.cn/speed.html。还有一个就是局域网络测试工具——QCheck,它的主要功能是向 TCP、UDP、IPX、SPX 网络发送数据流从而来测试网络的吞吐率、回应时间等,这个的网址是http://www.linkwan.com/gb/wireless/measure/soft/qcheck.htm
      不如试试speedtest。直接登 http://www.speedtest.net 可以在线测试的哦。也提供下载版的呢。
      局域网,大哥
      不用那么麻烦,你在网上找个测试网速的软件就行,例如凤凰
      测量网速的测试仪叫什么名字?

      在线直线度测量仪怎么样?

      直线度测量仪是一种在线快速高精度测量钢材直线度的精密仪器,适用于各种轧材的直线度尺寸检测,圆钢、钢管、方钢、方管等均可检测。因为设备使用简单,检测速度快,在各种生产制造厂中被使用。在线直线度测量仪能实时检测直线度尺寸,为被测钢材是否需要矫直提供依据,也可对矫直后的被测钢材进行尺寸检测,看是否符合出厂要求。它的应用范围广,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使其对钢材、陶瓷、金属等各种材质均可检测,并且除了直线度尺寸外,还可测量外径与椭圆度尺寸。目前国内的在线直线度测量仪还很少,市场缺口巨大,国产在线直线度测量仪相较于进口测量仪价格更低,没有各种差价,售后服务更便捷快速,具有宽广市场前景。
      在线直线度测量仪怎么样?

      高手来看 要求基于单片机的rlc测量仪

      基于PIC单片机控制的RLC智能测量仪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使用电子元器件时,首先需要了解其参数,这就要求能够对元器件的参数进行精确测量。采用传统的仪表进行测量时,首先要从电路板上焊开器件,再根据元件的类型,手动选择量程档位进行测量,这样不仅麻烦而且破坏了电路板的美观。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采用正交采样算法,并由单片机控制实现在线测量、智能识别、量程自动转换等多种功能,可大大提高测量仪的测量速度和精度,扩大测量范围。因此这种RLC测量仪既可改善系统测量的性能,又保持了印刷电路的美观,较传统的测量仪还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功能的集成化,在未来的应用中将具有广阔的前景。1 硬件电路设计此测量仪硬件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由于PIC单片机只能正确采集0~5 V之间的电压,而输入的信号是正弦波信号,因此在将此正弦信号送入单片机之前需对其进行电位提升,使整个正弦信号任意时刻的电位均大于或等于0。另外本测量仪具有量程自动转换和增益自动可控的特点,实现电路如图2所示。图2中U1(CD4051)是一个单刀八掷的模拟开关,用以完成量程电阻挡位的转换;U2(CD4052)是一个双刀四掷的模拟开关,用来选择待测元件或基准电阻信号;U3,U4,U5,U6共同组成一个增益可以控制的仪用差分式放大电路,其中U5(CD4052)是用来切换增益倍数的;U8(74LS273)是一个锁存器,用于将由单片机发出的控制信号锁存并传输给U1,U2,U5实现程控;由于U1,U2,U5开关切换的驱动电压要求达到5 V以上,而单片机的高电平仅为3~5 V,达不到驱动电压,所以要采用一个集电极开路的驱动器(74LS07)才能实现由单片机控制的开关切换(R13,R14,R15,R16,R17为74LS07输出端的上拉电阻)。这样通过程序控制单片机与74LS273相接端口的高低电位,就可以控制模拟开关选择不同的通道,从而实现自动的量程档位转换和增益控制。2 软件程序设计本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以正交采样为基础。首先选用频率恒定的正弦信号作为标准测量信号,然后用待测元件和基准电阻串联对测量信号进行分压,最后由单片机分别对待测元件和基准电阻分压后所得的信号进行正交采样处理。由于流过电容或电感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存在90°的相位差,因此只需在任一时刻采样得到交流信号瞬时值V1,然后相移90°,再采样得到瞬时值V2,就可用V1和V2表示完整的交流信号:V2=V1+jV2。软件程序的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3 实验结果表1给出了该测量仪在测量频率为100 Hz,1 kHz,10 kHz±0.02%三种情况下的测量范围与测量精度。其中L,C,R,Q,D分别表示电感量、电容量、电阻值、品质因数、损耗角正切值。4 结 语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RLC智能测量仪,其主要功能如下:(1) 能够智能地识别出待测元件是电容、电感、还是电阻。(2) 能精确测量出电容、电感、电阻的参数值。(3) 可以实现量程电阻的自动转换,无须人工选择档位。(4) 当测量正弦信号的幅度过小时,可以自动实现增益放大,从而不影响精度。(5) 对测量仪进行扩充后还实现了二极管、三极管的测量。 由此可见,此测量仪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可精确地对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这正符合当今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好熟悉的题目啊 ,当年毕业设计就是这个,当时是用凌阳61系列的单片机,估计它的网站上应该还会有吧,呵呵
      RLC测量电路设计 RLC测量电路设计摘要: 仪器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智能化,智能仪器是近年仪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RLC测量仪是一种以单片机为基础的自动测量电阻R、电感L、电容C等参数的智能元件参数测量仪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单片机RLC测量仪。测量原理采用的是伏安法,伏安法又可分为固定轴法和自由轴法。由于固定轴法对硬件的要求很高而且存在同向误差,故本课题采用自由轴法测量。课题的研究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制两个部分。在硬件方面,我们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软件方面,我们采用汇编语言控制。关键字:RLC测量, 电阻R, 电感L, 电容C.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instrument science, instruments are getting more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instrumen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strument science and a keen edge of researching. RLC elemental meter is a kind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used to measure elemental parameter such as resistance R, inductance L, capacity Cand so on. In this paper, we made a virtual RLC elemental meter based on MCS. The paper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 the designing of hardware circuit ,the other is the programming .We used of MCS to control in the designing of hardware; And we used of advanced language to control in the software.Key words: RLC elemental meter, Resistance R, Inductance L, Capacity C.目录第一章. 绪论1.1RLC测量定义1.2基于单片机智能测量系统的特点及应用1.3RLC测量仪器的发展和现状第二章.单片机概述2.1什么叫单片机2.2单片机的特点2.3单片机的发展第三章.单片机的硬件基础3.18051单片机内部逻辑结构3.28051单片机的封装与信号引脚3.3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第四章. RLC测量电路设计4.1RLC测量系统的总体系统4.2局部电路分析4.3相关的子程序第一章. 绪论1.1RLC测量定义RLC测量是控制电路将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值转换成不同频率的电信号,所得的电信号再通过控制电路处理,经过显示器件将其表示出来,成为模拟信号,所得的模拟信号即为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实际值的大小。1.2 基于单片机智能测量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基于单片机测量系统的RLC测量仪与传统的RLC测量仪相比,具有智能性高,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体积更小、功能强大、便于携带等特点。该测量系统应用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测量,其测量范围:R:1Ω~1MΩ,L:1mH~1000mH,C:1000pF~1000uF,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参数的测量。1.3 RLC测量仪器的发展和现状RLC元件参数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集中参数电阻R、电感L、电容C和品质因数Q等的测量仪器。随着集成电路和微机的普及和发展,元件参数测量仪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微机化仪器和具有智能化的仪器已有产品出售,但大多属于低档产品,其功能单一、体积较大、精度不高。国外公司如惠普已生产出先进的RLC测试仪器产品,其功能、精度和可靠性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其价格十分昂贵。目前,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仪器的发展已趋向小型化和智能化。而且采用单片机技术构成的电子系统可以获得传统通用集成电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1. 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功耗;2. 提高可靠性。用单片机进行系统集成后,外部连线减少,因而可靠性明显提高;3. 有利于获得高性能系统。不同的测量任务对测试系统有不同的要求,一种单片机控制测试系统不可能覆盖整个社会对测量的需求。当今单片机已完全进入科研、企业生产,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RLC元件参数测量仪器在过内尚不多见。市场上多为台式机,体积大、价格高。这就为一种体积小、性价比合理的仪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RLC元件参数测量仪器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潜力。第二章 单片机概述2.1什么叫单片机所谓单片机就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EPROM)、定时器/计数器和一些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又可称之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2.2单片机的特点单片机的共有特点:①控制功能强;②体积小;③功耗小;④成本低。由于上述优越性能,单片机已在工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在软件和扩展接口支持下,单片机可以代替以往由模拟和数字电路实现的系统,可使原来许多电路设计问题转化为程序设计问题。2.3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单片机的发展非常迅速。70年代中期,Intel公司推出8位单片机MCS-48系列,80年代初又推出高档8位单片机MCS-51系列。这之后 ,Intel公司于1983年推出MCS-51系列单片机,使单片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MCS-51单片机采用MOS的工艺技术,将12万只以上的晶体管制作在一块约4cm2的集成电路芯片上,构成一种高性能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它包括如下一些部件:一个中央处理器CPU、片内随机数据存储器(RAM)、定时器/计数器、数字型I/O接口、全双工串行通行接口、监视跟踪定时器(WATCH DOG)、高速输入/输出(I/O)、中断控制逻辑电路、脉宽调制器(PWM)以及时钟信号发生器与反偏压发生器等。第三章 单片机的硬件基础3.18051单片机的内部逻辑结构Intel公司推出的8051单片机,典型产品包括8051、8031、8052、8032、8751、8752、8951和8952,其中最为实用的是8051。单片机的内部逻辑结构如下图(3.1)所示:图(3.1)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是单片机的核心,用于完成运算和控制操作。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电路。(1)运算电路运算电路是单片机的运算部件,用于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图(3.1)中的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累加器(ACC)、B寄存器、程序状态字和两个暂寄存器等都属于运算电路。运算电路以ALU为核心,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均在其中进行,包括加、减、乘、除、增量、减量、十进制调整、比较等逻辑运算,“与”、“或”、“异或”等逻辑运算,左、右移位和半字节交换等操作。操作结果的状态由程序状态字(PSW)保存。(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单片机的指挥控制部件,保证单片机各部分能自动而协调地工作。图(3.1)的程序计数器(PC)、PC加1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定时控制电路以及振荡电路等均属于控制电路。单片机执行程序就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进行的。首先从程序寄存器中读出指令,送指令寄存器保存;然后送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译码结果送定时控制电路,由定时控制逻辑产生各种定时信号和控制信号;再送到系统的各个部件去控制相应的操作。这就是执行一条指令的全过程,而执行程序就是不断重复这一过程。2. 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包括RAM(128×8)和RAM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实际上8051芯片中共有256个RAM单元,但其中后128个单元为专用寄存器,能作为普通RAM存储器供用户使用的只是前128个单元。因此,通常所说的内部数据存储器是指前128个单元,简称“内部RAM”。3. 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程序存储器包括ROM(4K×8)和程序地址寄存器等。8051共有4KB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和原始数据,因此,称之为程序存储器,简称“内部ROM”。4. 定时/计数器由于控制应用的需要,8051共有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用定时器/计数器0和定时器/计数器1表示,用于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单片机进行控制。5. 并行I/O口8051共有4个8位并行I/O(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6. 串行口80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串行口,以实现单片机和其他数据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功能较强,既可作为全双工异步通信收发器使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器使用。7. 中断控制电路8051单片机的中断功能较强,以满足控制应用的需要。它共有5个中断源,即外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2个,串行中断1个。全部中断分为高级和低级共两个优先级别。8. 时钟电路8051芯片内部有时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外接。时钟电路为单片机产生时钟脉冲序列。9.位处理器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需要有较强的位处理能力,因此,位处理器是它的必要组成部分,有些书中也把位处理器称为布尔处理器。10. 内部总线上述这些部件通过总线连接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芯片内的地址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都是通过总线传送的。总线结构减少了单片机的连线和引脚,提高了集成度和可靠性。3.28051单片机的封装与信号引脚1. 芯片封装形式8051有40引脚双列直插式DIP(Dual In Line Package)和44引脚方形扁平式QFP(Quad Flat Package)共两种封装形式。其中双列直插式封装芯片的引脚排列及芯片逻辑符号参见图(3.2)图(3.2)2. 芯片引脚介绍● 输入/输出口线P0.0~P0.7P0口8位双向口线P1.0~P1.7P1口8位双向口线P2.0~P2.7P2口8位双向口线P3.0~P3.7P3口8位双向口线●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ALE在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把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送入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在和数据的时分传送。此外由于ALE是以1/6晶振频率的固定频率输出的正脉冲,因此,可以为外部时钟或外部定时脉冲使用。●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在外部ROM时 低电平有效,以实现外部ROM单元的读操作。●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当 (External Access)信号为低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是针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而当 信号为高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并可延续至外部程序存储器。● 复位信号REST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2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位有效,用于完成单片机的复位操作。● 外接晶体引线XTAL1和XTAL2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XTAL1和XTAL2用于外接石英晶体谐振器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地线VSS●+5V电源VCC3. 芯片引脚第二功能随着单片机功能的增强,对芯片引脚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简化、工艺或标准化等原因,芯片引脚的数目总是有限的。因此,“引脚复用”现象在单片机中十分常见,即给一个引脚赋予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功能。(1)8051的引脚 复用8051的引脚复用主要集中在P3口线上。如果把口线固有的I/O功能作为引脚第一功能,那么再定义的信号就是它的第二功能。P3的8条口线都定义有第二功能,其详细介绍如表3.1。对于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为写入程序必须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它们也由引脚第二功能的形式提供:编程脉冲 30脚(第一功能为ALE/)编程电压(25V)31脚(第一功能为 /VPP)表3.1 P3口线的第二功能口线 第二功能信号 第二功能信号名称P3.0 RXD 串行数据接收P3.1 TXD 串行数据发送P3.2 INT0 外部中断0申请P3.3 INT1 外部中断1申请P3.4 T0 定时间/计数器0计数输入P3.5 T1 定时间/计数器1计数输入P3.6 WR RAM写选通P3.7 RD RAM读选通(2)引脚复用不会引起混乱一个引脚有多种功能,会不会在使用时引起混乱和造成错误呢?不会的,因为第一功能信号与第二功能信号是不同工作方式,因此不会发生使用上的矛盾。例如30和31引脚。另外,P3口线的第二功能信号都是重要的控制信号,在实际使用时总是先按需要优先选用第二功能,剩下不用的才作为口线使用。引脚表现出单片机的外部特性或硬件特性。硬件设计时用户只能使用引脚,即通过引脚连接组建系统。3.3 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一般来说,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80C51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共有256个单元,按照功能又把256个单元的数据存储器划分为两部分:低128单元区和高128单元区,如图(3.3)所示3.3.1 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区80C51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区,称为内部RAM,地址为00H~7FH。它们是单片机供用户使用的数据存储单元,按用途可划分为如下3个区域。1. 寄存器区内部RAM的前32个单元是作为寄存器使用的,共分为4组,组号依次为0、1、2、3。每组有8个寄存器,在组建中按R7~R0编号。这些寄存器用于存放操作数及中间结果等,因此,称为通用寄存器,有时也叫工作寄存器。4组通用寄存器内部RAM的00H~1FH单元地址。在任一时刻,CPU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组寄存器,并且把正在使用的那组寄存器称为当前寄存器组。至于是哪一组,则由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中RS1、RS0位的状态组合来决定。在单片机中,凡是能称为寄存器的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可用8位地址直接寻址,使寄存器的读/写操作十分快捷,有利于提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二是在指令中使用寄存器时,既可用其名称表示,也可用其单元地址表示,为使用带来方便。此外,通用寄存器还能提高程序编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单片机的应用编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寄存器,以简化程序设计,提高程序运行速度。图(3.3)80C51内部数据存储器配置图2. 位寻址区内部RAM的20H~2FH单元,既可作为一般RAM单元使用,进行字节操作,也可对单元中的每一个位进行操作,因此,把该区称为位寻址区。位寻址区共有16个RAM单元,总计128个可直接寻址位,位地址为00H~7FH。位寻址区是为位操作而准备的,是80C51位处理器的位数据存储区。在通常的使用中,“位”有两中表示方式。一种是以位地址的形式,例如,位寻址区的最后一位是7FH。另一种是以存储单元地址加位的形式表示。例如,同样的最后位表示为27H.7,即27H单元的第7位。3. 用户RAM区在内部RAM低128单元中,通用寄存器占去32个单元,位寻址区占去16个单元,剩余的80个单元就是供用户使用一般RAM区,其单元地址为30H~7FH。对于用户RAM区,只能以存储单元的形式来使用,此处再没有任何其他规定或限制。第四章.RLC测量电路设计4.1RLC测量系统的总体系统该测量系统的总统框图如图(4.1)所示:图(4.1)该系统主要包括测量电路、通道选择和测控三大模块。1. 测量电路测量电路是将通过被测量的电量转换成电流信号。电阻测量是根据RC振荡电路原理,将单片机P0.0~P0.3端口的脉冲电流和电源经LM555定时器,产生脉冲信号ƒ0,如图(4.2)所示。图(4.2)图(4.3)定时器输出的电信号频率电阻表达式电感测量是通过电感与电容形成的三点式振荡电路,将电源直接转换成振荡的脉冲信号ƒ0,因此,电感的测量不需单片机提供脉冲电流,如图(4.3)所示。振荡电路输出的电信号频率电感表达式电容测量和电阻测量一样,都是根据RC振荡电路,将单片机P0.4~P0.6端口的脉冲电流和电源经LM555定时器,产生脉冲信号ƒ0,如图(4.4)所示。图(4.4)定时器输出的电信号频率电容表达式2. 通道选择通道选择是通过多路选择开关CD4025来选择测量的量。CD4025检测输入电信号,其输出端接单片机的RD,INTR1和INTR0口,单片机根据这三个端口输入电信号的频率特性,判断测量的量是电阻、电容还是电感。如图(4.5)所示。图(4.5)3. 测控部分测控部分电路由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数字显示电路组成。单片机对整个系统起着控制的作用,它是通过12MHz晶振对电路起着振荡作用,优如人体的心脏一样在不停的跳动,完成各个机器周期。数字显示电路是通过数码管显示的,它显示该测量量的实际大小值。4.2局部电路分析1. 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是将220V交流电通过降压器,将电压降低到9V的交流电,降低后的交流电通过桥式整流二极管,将交流电下半电流调整到上半部分,所得的交流电经过滤波电容,得到较为平整的直流电,由于所得的直流电为近似9V电压,比单片机工作电压和其他IC工作电压要高许多,因此,需要稳压集成电路78L05对该电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电压约为5V的直流电压,满足单片机和其他IC的工作要求电压,所得电压再次经过滤波电容滤波,得到很平整的5V直流电。2.显示电路显示电路是由4个七段数码显示,该电路是将A/D转换芯片转换的数字信号显示出来,数字信号的高低电平控制数码管每一段的亮灭。75452集成芯片作为反向器,为数管提供低电平,驱动数码管点亮。4.3相关的子程序由于水平有限,整电路的程序难度较大,选择显示电路作该设计代表程序:DIS:MOVR0,#30H; R0指向显缓MOVR2,#20H; R2存位选码DIS1: MOVA,@R0; 取数进行译码MOVDPTR, #SEGMOVC A, @A+DPTR ;取段码MOVDPTR, #0FD01HMOVX @DPTR, A;段码送A口MOVA, R2INC DPTRMOVX @DPTR, A;位选码送B口ACALL DIMS ;延时3~5msMOV A, R2JBACC.0,DIS2;是否显示完毕INC R0;未完,取下位MOVA,R2RRA;下位位选码MOVR2,AAJMPDIS1DIS2: RETDIMS:MOVR3,#70H;延时子程序DL1:NOPNOPDJNZRETSEG: DB 3FH, 06H, 5BH, 4FH ;DB 66H, 6DH, 7DH, 07H ;DB 7FH, 6FH, 77H, 7CH ;DB 39H, 5EH, 79H, 71H ;在静态显示方式下,LED显示器各显示段的工作电流是恒定的,在动态显示方式下,LED显示器各显示段的工作电流是脉动的。因此,脉动工作电流的幅值应远大于恒定工作电流的幅值。对于位驱动电路来说,它必须能负载一个数字显示器各个显示段工作电流的总和。所以它的最大位驱动脉动负载电流应约为300mA。但由于位驱动是分时多路工作,所以它的最大平均负载电流为50mA。在动态显示系统中,一位数字的显示持久时间不允许超过其额定值,更不允许系统长久地停止扫描刷新,否则,某一个数字显示器和位驱动电路将因长时间流过较大的恒定电流而被损坏。同时,动态显示方式所能允许的显示数字的个数是有限的,这是由于显示系统所能允许最大脉动工作电流是有限的。结论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工业中使用的仪表日趋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小型化。本文介绍了用80C51单片机设计智能仪表主控电路,其硬件电路设计采用80C51单片机为核心,再配以外围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I/O接口、A/D转换器可实现多路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都达到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仪表装置的功能更强、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好。大大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利用了80C51单片机进行了最小系统设计,包括随机存储器62128,只读存储器27128。地址分配用74LS139译码器来进行选择,地址/数据线是通过74LS373锁存器进行锁存;外围键盘接口和显示接口采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为中心器件来设计接口扩展电路;8通道模拟量输入采用了A/D转换器ADC0809芯片,由ADC0809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使系统成为一个简单的智能仪表的主控电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在综合使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的锻炼。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我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实践能力和设计经验不足,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错误,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得到升华。参考文献[1] 张幽彤,陈宝江.MCS 8098系统实用大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9[2] 张毅刚,乔景渌.8098单片机应用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5[3] 卢胜利.智能仪器设计与实现.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6[4] 王辛之.8051/8098单片机原理及接口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1[5] 王小华.MCS-96系列单片机硬件软件技术. 陕西电子杂志社.1993-3[6] 李新民,李勋.8098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9[7] 王培东,李兰英等.809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8] 闵华清.809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9] 戴文进,章卫国.自动化专业英语.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10] 王宏文等.自动化专业英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1] 王忠民等.新编计算机英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2] Intel. Microcontroller Handbook. 1998[13] Intel. MCS-96 Architechtural Overview[14] Douglas E.Comer.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5] 林月芳,吉海彦.智能仪器及其发展趋势.仪器仪表分析监测.2003年(1):37~39[16] 宋晓风.热电厂微机管理系统 .自动化仪器仪表.2003年(5):29~30[17] 陈祯.基于8031单片机的土壤含水量自动测试仪.仪表技术2001年(2): 39~40[18] Winn L, Rosch. Hardware Bible, Third Edition. Brady Publishing, 1992:12~18 [19] Microprocessors. Volume I. Intel Crop. 1992
      要的话给个邮箱,我现在做的是51单片机测这个的,我的email:306117416@QQ.COM
      高手来看 要求基于单片机的rlc测量仪

      最简单的gps测量仪器使用教程

      GPS面积测量仪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经度、纬度、高程等导航和定位信息,利用GPS的定位功能,得出各个点的坐标,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距离、面积等数据。 适用范围GPS面积测量仪是农业、林业、水利、土管等部门及收割机手作业收费的便捷测量工具。功能特点1、体积小巧美观,携带方便灵活 充电电池供电,充电维护方便。2、边走边出图形,测量同步直接在大屏幕上显示;3、除了可以测定 投影面积外,还可以测量坡面积;4、可随时查看记录的测量图形,并能计算测量图形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便于工程测绘和计算;5、可以修正边界,以使测量更符实际、精度更高;6、单价设置好后可直接出结算价格;使用方法开机之后,进入面积测量仪,按开始之后,机子拿在手上或放在口袋里都可以,绕你要测的那块地走一圈按停止,就可以直接显示面积、折合多少亩、长度、平均海拔、总价。技术参数1. 测量数据:面积(亩和平方米同时显示),距离,周长,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时间,单价,总价;2.面积测量范围:不限,精度:0.1亩或1%(面积越大越精确)3.距离测量范围:不限,精度:2-5米4.时间精度:0.2秒5.单价设置:0-9999元/亩注意事项1)一亩以下的小面积一般不建议你使用,测出来会与实际有些误差2)首次使用前,必须使用电源适配器或车载电源适配器将电池充满3)调整屏幕及亮度(屏幕亮度直接关系到电池使用时间) 4)在首次测量前请等待1~2分钟,使得星历下载基本稳定,这样能提高首次测量的精度。 5)太靠近建筑物,或者树木地下,不影响定位,但是都会影响测量精度,说明书的技术指标,都是在无干扰下测得。能满足农田作业需求。如用在林地,相应精度会有所降低。
      步骤1/5 首先,正确连接仪器,打开接收机开始收星。其次,打开手簿,在“配置”选项里选择进行蓝牙和接收机的连接。步骤2/5然后,新建任务,选择需要的坐标系统,打开此任务。GPS测量仪(接收机)可向全球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步骤3/5再次,设置好电台频率,配置基准站,启动基准站,电台开始正常发射。步骤4/5最后,配置流动站,频率和电台上的频率保持一致,启动流动站,开始测量。可以计算出海拔高度。步骤5/5 注意,要想做静态,就在configation toolexr软件里面设置采样间隔,开机后自动进行静态记录
      最简单的gps测量仪器使用教程

      为什么要用智能测径仪进行在线测量和数据分析?

      双向卡尺是用于外径尺寸检测和椭圆度尺寸检测的设备,可以对被测对象进行高精度测量,适用于圆形电缆和电缆等外径尺寸的在线检测。双向井径仪的关键技术:光源采用长寿命绿色LED光源作为点光源,波长为520nm,不受环境光、灯光等影响。此外,光源与透镜组结合,获得远心平行光源,使得测量更加精确。2.CCD芯片CCD芯片采用高频线阵CCD芯片,像素分辨率4.7μm,最大扫描频率15MHz。通过合理的光学系统,所有产品的最高精度为0.003毫米,最低精度优于0.02毫米。3.PID控制PID调节是指用在线测量仪器测量产品的外径,计算出线材直径与设定标称值的偏差,通过调节器控制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或牵引机的转速,使实际线材直径尽可能接近标称值。因为(1)从改变挤出机或牵引机的转速到改变产品的外径并使其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约几分之一秒到几秒)。(2)从挤出机头引出线的外径变化到其延伸到卡钳需要一定的时间(取决于线速度和卡钳的安装位置,从十分之几秒到几十秒)。因此,外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时滞特性,其典型值为1 ~ 10秒。控制理论告诉我们,反馈控制不能消除或减少变化周期短于系统滞后时间的快速波动。所以外径反馈控制的作用就是消除慢漂移。但快速波动要通过合理设计生产设备、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优化生产工艺等方法来解决。4.数据输出格式双向卡尺自带RS422接口输出测量数据,可连接外部数码管屏或上位机。连接上位机后,通过配套软件可实现测量数据的图形显示、存储和历史记录查询。5.机械设计和加工由于光学元件较多,需要保持严格的位置关系和易于调整,因此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加工非常重要。此外,保护系统也是保证井径仪能在现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分。6.校准校准不需要用户来做,而是在产品出厂前对卡尺进行全面校准,并由计算机保存参数,以便在测量时进行修正和补偿。双向卡尺采用两组光电探头,其测量原理与单向卡尺相同,但卡尺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尺寸检测,并可以获得椭圆度值,给测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使其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教学管理体系中(以下简称科教),尤其促使了高校科教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技术管理,使其高校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但目前,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中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前言信息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有效推动力。信息技术,是主要应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近年来,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界甚至各行各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了科教领域。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中实施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有效调控、监管和规划科教管理工作过程,还可极大提升科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但在实际情况中,信息技术在科教信息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其应用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故此还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对此开展相关探讨。1.高校科教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技术手段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各高校已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科教管理环节中,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科教管理,但由于信息技术在高校科教领域的应用时间较短,使其技术尚未足够成熟,加之各高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资金较少,配置的信息化基础设备质量较差等,从而使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存在诸多问题[2]。 www.11665.cOM 具体问题详细分析如下:1.1技术安全性较低在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中,常存在技术安全性普遍低下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更新与维护软件工作人员的压力,在公开、自由的网络环境中,还会使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bs及gs架构模式在运行期间,容易受到病毒、嘿客的入侵和攻击,从而导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瘫痪,对高校科教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另外,部分高校还存在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版本过低的情况,这不仅影响高校科教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还给其维护工作引发各种问题。1.2系统兼容性较差目前在部分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体系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均较差,这便使得管理体系中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兼容,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由于格式和内容的限制,无法获得有效的传递和共享,继而对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甚至降低了科教管理的效果。1.3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虽然可满足高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目前的信息化科教管理技术尚未足够成熟,使得其仍存在各种技术性限制的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法满足高校科教管理的各种具体化要求。另外,不同的院校之间,其科教管理体系、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而由于操作系统及管理条件的限制,使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无法为各高校管理提供不同的具体化服务。2.高校科教信息化管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2.1加强技术资源管理技术资源管理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故此需对其进行加强管理,可从以下几点对其进行加强:(1)对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并对其开展二次开发;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对自身技术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期间需要避免重复引进已有的软件,以减少或规避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外,还应将企业开发条件与教师技术资源相互结合,使两者能够在本身系统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以研制出可达到不同高校具体化需求的管理系统。(2)在建设高校信息化科教管理系统时,需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各部门将各自系统规划及流程再造进行整合统一,从而才可开发出能够满足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的管理软件系统。其中在规划系统时,需对各部门信息进行全面集成,同时对各部门职能发挥加以高度重视,并建立达到各部门工作要求的基础数据库,将其数据类型进行整合统一,从而实现最终的资源共享。(3)在进行科教管理人员选拨时,需对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以严格考核,并以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人员选用的最终标准,从而选拨出符合现代化高校科教管理工作要求的信息化技术型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的形势下,对于科教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水平及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其充分掌握当下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才可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数据信息,继而才能够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更快发展[3]。2.2强化技术组织管理在技术组织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即技术部门管理与组织管理。由于高校的科教管理工作较繁复、工作量较大等,使其在技术管理及组织管理方面操作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严格加强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在技术管理方面,可设立技术管理部门。目前,由于大部分高校原有的科教管理系统无法获得扩展或升级而需要进行更换,或是拓展和升级后的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而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用和优势,这不仅导致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对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若各大高校能够组建自己的信息化技术团队,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根据自身管理要求来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或
      为什么要用智能测径仪进行在线测量和数据分析?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5068.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