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4-03 12:02:5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华为年报背后的三个关键信息
3月31日,华为发布了2019年全年经营业绩。华为整体运营稳定,全球销售收入达到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华为企业业务2019年将实现销售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8.6%,仍是华为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表示:“2019年对华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极其严峻的外部挑战下,华为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整体运营稳定。”
关于2020年的业务展望,徐志军强调,“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只有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注重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开拓创新,才能抓住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这里的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任务应该落在企业业务上。
我们已经看到,全球700多个城市和228家财富500强公司选择华为作为他们的数字转型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华为拥有超过28,000个全球业务合作伙伴,全球86%的收入来自合作伙伴的贡献。华为建立了一个繁荣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增长的生态系统,为客户和行业共同创造价值。

事实上,对华为来说,2019年是多事之年。进入美国实体名单、全球经济衰退和“反全球化”趋势都影响了华为业务的发展。然而,这也刺激了华为的士气,华为给出了更积极的答案。
首先,实体名单并没有成为悬在华为头上的莫斯克之剑。2019年,华为首次发布了其计算行业战略,并推出了全球增长最快的910人工智能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培训集群阿特拉斯900。这些关键技术的沉积不仅为华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成长道路,也为华为未来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其次,华为是世界的华为,数字经济必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华为坚持通过技术创新支持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华为是一个生态华为。华为业务全球收入的86%来自合作伙伴的贡献,这是“你有我,我有你”生态理念的最佳体现。目前,华为已经为全球企业市场建立了13个OpenLab,为其合作伙伴在联合解决方案创新、市场营销、人员培训、财务、供应链、信息技术系统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帮助其转型。
深度数字化是华为的长期增长动力
笔者认为,由于深度数字化道路的开辟,华为的企业业务将成为华为未来长期稳定的增长点。
经过30多年的信息化,全球企业刚刚进入数字世界,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这意味着,当这些企业从数字化的初始阶段逐步进入数字深水区,成为数字企业时,它们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必将推动一个或几个世界级数字服务提供商的出现。在过去两个硬件升级为软件的信息时代,两者都创造了世界顶级巨头的出现,而华为有资格成为其中的领导者。
虽然数字化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市场前景肯定会超出我们目前的认知。
首先,5G、人工智能和云代表了数字世界的三个元素。这三种元素的结合和应用,在数字转型的过程中,在千千形成了百万个场景。因此,这三种能力的创新、实践和整合意味着它们能否渗透到用户的场景中。
华为是该行业中少数几个在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公司之一。过去一年,华为充分发挥云、人工智能和5G的技术协同作用,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持续的公共云服务和混合云解决方案。2019年,华为发布了“沃土数字平台”,这是华为基于云构建的未来数字世界的基础,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统一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新的信通技术能力。
正是通过各种新兴技术的整合,华为现在可以根据客户业务需求提供可复制的场景,这是华为的独特优势。

其次,3月4日,中央决策层宣布将“新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建设的长期目标。在新基础设施涉及的七个主要领域中,有四个关键科技领域,即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不难发现,新基础设施推动的方向与华为在数字世界中的定位有很多共同点。一方面,以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云被视为一种基础设施,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高度统一的。另一方面,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代表了行业维度,与华为通过技术授权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业务整体风格相一致。
第三,经过两个月的全国抗疫努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之所以在全球抗疫努力中速度最快,是因为除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战略方针之外,以新兴技术为主导的科技在抗疫斗争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尽快恢复工作和生产,企业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数字服务,如远程医疗、视频会议、远程办公和人工智能应用。这种新的情景应用进一步唤醒了企业加快向数字化转型的愿望和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智能城市等智能产业的进程。“智慧”应该成为一种长期机制。当智慧工程在城市中发挥作用时,智慧城市可以对任何自然灾害进行预警,任何疫情都不会对民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华为基于“沃土数字平台@城市”,叠加全堆栈、全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空地理信息、视频云、统一通信等城市数字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作和快速发展。在中国,华为参与了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和东莞等8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帮助客户建立一个善治、工业发展、造福人民的新型政府。华为的这些宝贵经验可以帮助全社会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吸引着华为
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是华为作为“数字平台”的技术沉淀。科技的抗疫改变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新的基础设施为科技与工业的结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是深度数字化的黎明。

数字化的“深度”不是技术的深度,而是代表行业需求挖掘的深度。企业所需的数字化必须是场景中易于使用的“浅层”表达形式。如何深入、轻松地输出可再现的数字解决方案?华为的秘密在于不断研发创新,深入行业,
首先,华为每年都会更新其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这决定了华为能够充分利用晦涩难懂的技术,产出最易懂的技术。
据年报显示,2019年是技术创新和研究持续投资的一年,研发支出达到1317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5.3%,过去10年研发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资是华为持续增长的最大武器,也是其满足所有客户需求的信心所在。
第二,世界上没有两家公司有相同的数字转型。这意味着许多技术和解决方案无法在数字转型场景中复制。即使在同一个行业,也很难将其他人的成功经验标准化,以满足类似的需求。打破这一限制的唯一方法是深入到大量的行业用户场景中,不断地抽离共同的需求,重建和再生。

例如,在智慧城市领域,华为帮助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华为通过在数字社会中提供公共安全治理服务,赢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在金融领域,华为为全球1000多家金融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全球100强银行中的47家。在轨道领域,华为为全球70多个城市的17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提供服务。在道路领域,华为参与了30多个车路合作项目。在教育领域,华为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服务。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在这些特定的行业领域面临过如此复杂的用户场景,只有华为有机会通过5G、人工智能和云的集成来创建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
第三,剑锋已经被磨砺了。5G、人工智能和云的集成绝非一蹴而就。除了通过大量行业用户丰富场景需求之外,雕刻和抛光每一个技术细节和产品也必须是华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工作。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华为在大多数技术分支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就无处不在的连通性而言,华为已经是无线6市场、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机和广域网互连路由器市场的领导者。就全面智能而言,华为的云业务已经进入快车道,2019年,Q1至第三季度在IaaS+PaaS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增长超过300%。自阿特拉斯人工智能计算产品推出以来,智能计算一直得到其合作伙伴的认可。智能数据、存储和网络能源受到国际研究机构的称赞。校园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继续领先。
最后,沃土数字平台将众多底层技术与上层行业的需求联系起来,实现数据融合、业务协作和敏捷创新,成为各行业数字转型的必要工具。
不久前,华为BG新任总裁彭中阳在与长虹嘉华的一份合同中表示,“华为BG未来将继续稳步高速增长,规模至少达到700亿美元。”这可以被视为华为业务的阶段性增长目标。
客观地说,有了R&D的创新,华为的竞争力从源头上得到了保证,而华为对场景的独特理解是从行业客户的巨大需求中延伸出来的。围绕5G、人工智能和云的各种核心技术的打磨和深化。华为使数字转型变得更深入、更容易,达到700亿美元的规模,甚至还有一万亿个市场。对华为来说,或许一切都会效仿。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