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云计算推动“效率革命”,但须承担安全重担

      最后更新:2020-04-08 13:09:46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行业观察|云计算推动“效率革命”,但必须承担安全负担

      南方优质客户

      今年1月,主要云计算制造商在过去的一年里陆续发布了他们的报告卡。每一轮的两位数增长都非常光明。在某种程度上,云计算使得数字解决方案更便宜、更容易获得,悄悄地引发了行业的“效率革命”。

      根据麦肯锡和其他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美国企业的云吸收率高达85%,欧盟企业约为70%,中国企业略高于40%。就公共云和私有云的具体份额而言,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2017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但公共云市场的规模相差近四倍。

      这两组数据预示着中国下一个“云计算”市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道路:一方面,传统产业的隐性问题正在显现: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成本上升;上下游信息也不对称,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缺乏R&D创新。通过云计算的应用,传统产业更有可能找到新的利润点,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发展,充分发挥集群效应的优势。

      另一方面,云计算行业也需要新的增长空。中国云计算的比重总体上仍然落后很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云计算涉及的传统行业较少。与国外相比,由于人口红利的缺乏和计算机技术的早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已经被互联网所渗透。相比之下,在中国,互联网巨头是最熟练、技术最强的互联网用户。

      在互联网行业主导的传统消费市场中,数字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如果企业想达到更高的水平,就必须找到新的市场。传统产业的几大市场优势减弱后,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双方的痛点和目标就这样悄悄地结合在了一起。

      不可忽视的是,就数字化程度而言,双方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消费方领先供应方太多。麦肯锡以前做过另一项研究,可以反映上述问题:他们选择了数百家考虑云计算的传统企业,并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实现云计算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只有两个答案得到了超过60%的企业选择,第一个是“企业向云迁移过程中的迁移成本”,第二个是“安全问题”。

      在许多传统行业公司看来,走向云计算就是从他们这边“移交”数字资产,因此他们宁愿在软件和硬件上花更多的钱,也不愿在他们这边构建云。

      现实情况是,一些在本地构成巨大挑战的安全威胁不需要在云中过于担心。例如,数据备份,云服务供应商的数据备份服务要比本地服务好得多,因为云在整体存储大小和备份功能上都有更高的灵活性。

      然而,有些是云中的“挑战”威胁,是本地社区的灾难。例如,目前规模越来越大的DDoS攻击正在发生,100 Gbps和Tbps级别的流量攻击越来越频繁。这种级别的攻击能力足以直接瘫痪小型服务器集群甚至外部链接的网络节点,从而瘫痪相应的企业业务和产品。

      当攻击目标变成云服务制造商时,响应变得简单。

      还有一些不容易获得的安全功能。典型的例子是云中的数据保护。在数字时代,企业数据一旦产生,就会进入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访问和服务应用等所有环节。这些链接中设计的对象也特别复杂:R&D运营和维护人员、最终用户、生态合作伙伴、服务器、办公终端、内部和外部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平台等。任何链接中的任何错误都可能直接导致数据泄漏,从而导致业务损失甚至罚款。

      一方面,企业认为云是不安全的,另一方面,云的实际场景中的安全性非常强大。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对立的场景?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在于视角。云计算是数字化的一种手段,数字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更高的效率,也带来更大的威胁。云计算自然继承了这两个特性。

      在去年举行的CSS 2019大会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能产业集团总裁唐曾表示:“在数字升级过程中,每一项技术创新都必须考虑安全因素,每一项新要求都必须默认包含安全要求。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没有任何企业可以置身于安全之外。”

      除了强调安全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声明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主要驱动力,云计算企业必须重视安全并承担相应的负担。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安全的重要性。第二,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安全领域一直重视人才自身的素质。

      近日,腾讯宣布将从7个内部安全实验室和安全平台部门汇集300多人的顶尖研究力量,成立云全栈安全研究工作组,直接对合规管理、基础设施、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网络接入固件本身的安全进行全面前瞻性研究。这个尖端的安全研究课题,只有互联网巨头们开了一个好游戏。

      另一个重要的挑战是生态。面对越来越复杂和严峻的云安全挑战,“单打独斗”显然不是最佳策略。云计算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复杂。即使是头脑中的云计算制造商也不能满足所有的安全要求。与整个云安全行业共同前进已成为必然选择。

      可以说,云计算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软实力”竞争的时代,谁获得了安全,谁就赢得了“世界”。一场新的消除战争已经开始。

      [记者]高小平

      [作家]高小平

      [来源]南方工业观察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3903.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