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 网络连接指南
介绍RS-485网络的正确连接方法,包括双绞线布线及正确安装匹配电阻的建议。列出了正确端接和错误端接下的接收器波形。给出了从简单的单发送器/多接收器网络到多个收发器及多个分支电路的配置。本应用笔记提供连接RS-485网络的基本指南。RS-485规范(官方称为TIA/EIA-485-A)没有特别规定应该如何连接RS-485网络。尽管如此,规范还是给出了一些指南。这些指南和良好的工程实践是本应用笔记的基础。然而,本文提出的建议并不能涵盖设计网络的所有不同方式。RS-485在多个位置之间发送数字信息。数据率可高达10Mbps,有时候甚至更高。RS-485设计主要用于在较长距离内传输信息,其能力完全可满足1000米的距离。RS-485能够成功实现的传输距离和数据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的接线方法。RS-485的设计为平衡系统。简单地说,使用两根线传输信号,没有地。系统之所以称为是平衡的,是因为理想情况下其中一根线上的信号与另一根线上的信号严格相反。也就是说,如果一根线发送的为高电平,另一根线将发送低电平,反之亦然,见图2。什么是双绞线?为什么使用双绞线?顾名思义,双绞线是一对等长、缠绕在一起的电线。RS-485兼容的发送器与双绞线配合使用可降低设计高速长距离网络的两个主要故障源:辐射EMI和接收EMI。如图3所示,当利用快速变化的边沿发送信息时,就会产生高频成分。由于RS-485能够以较高数据率进行传输,快速变化的边沿就必不可少。快速变化的边沿中不可避免的高频成分与长连接线相耦合,会产生辐射EMI。采用双绞线的平衡系统使系统成为没有效率的辐射体,可降低这种影响。其工作原理很简单:由于传输线上的信号相等、极性相反,每根线上辐射的信号也相当、极性相反。这就存在彼此抵消的效果,意味着不存在净辐射EMI。然而,这种结果基于一个前提:连接线长度严格相等、位置严格相同。由于两根线不可能同时处于相同的位置,所以两根线应尽量彼此靠近。将两根线缠绕在一起,之间的距离就非常有限,有助于抵消剩余的EMI。接收EMI基本上与辐射EMI的问题相同,但方向相反。RS-485系统中使用的线缆也作为天线接收有害信号。这些有害信号会造成有用信号失真,如果足够严重,会引起数据错误。与双绞线有助于防止辐射EMI的原因相同,双绞线也有助于降低接收EMI的影响。由于两根线彼此靠近并缠绕在一起,一根线上接收的噪声将倾向于与另一个线上接收的噪声相同。这种类型的噪声被称为“共模噪声”。由于RS-485接收器设计用于检测彼此极性相反的信号,所以很容易抑制共模噪声。双绞线的特征阻抗根据电缆的几何结构以及所用绝缘材料的不同,双绞线的“特征阻抗”一般由制造商给出。RS-485规范推荐但没有特别规定特征阻抗应为120Ω。推荐这一阻抗是RS-485规范中计算最差工作条件负载以及共模电压范围所必需的。规范没有特别规定该阻抗可能是出于灵活性考虑。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使用120Ω电缆,建议重新计算最差工作条件负载(可使用的发送器和接收器数量)和最差工作条件共模电压范围,以确保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行业标准TSB89《ATIA-EIA-485-A应用指南》1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这些计算。每个发送器的双绞线对数量在理解了要求的传输线类型后,读者可能会问:一个发送器能够驱动几对双绞线?简单回答就是:只能一对。尽管发送器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有可能驱动多个双绞线对,但这不符合规范。匹配电阻由于涉及到高频率和距离,必须严密关注传输线效应。然而,关于传输线效应和正确端接技术的详细讨论超出了本应用笔记的内容范围。因此,本文简要讨论与RS-485相关的最简单形式的匹配电阻。匹配电阻就是安装在电缆最末端的电阻(图4)。匹配电阻值在理想情况下与电缆的特征阻抗值相同。由于涉及到高频率和距离,必须严密关注传输线效应。然而,关于传输线效应和正确端接技术的详细讨论超出了本应用笔记的内容范围。因此,本文简要讨论与RS-485相关的最简单形式的匹配电阻。匹配电阻就是安装在电缆最末端的电阻(图4)。匹配电阻值在理想情况下与电缆的特征阻抗值相同。如果匹配电阻值与连接线的特征电阻值不同,信号在电缆中传输时将发生反射。这一过程由公式(Rt - Zo)/(Zo + Rt)给出,其中Zo为电缆阻抗,Rt为匹配电阻值。尽管电缆和电阻容限会造成一定不可避免的反射,但足够大的失配会引起足以造成数据错误的较大反射,见图5。了解了反射之后,尽可能将匹配电阻与特征阻抗相匹配就非常重要。匹配电阻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匹配电阻应安装在电缆的远端。此外,作为一般规则,应在电缆的两个末端均安装匹配电阻。尽管对于大多数系统设计在两端正确安装匹配电阻是非常关键的,但可以说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只需一个匹配电阻。当系统中只有单个发送器,并且发送器位于电缆远端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信号总是从发送器所在的电缆末端发送信号,所以不需要在该端安装匹配电阻。网络上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最大数量最简单的RS-485网络由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尽管这种配置在很多应用中很有用,但RS-485允许在一对双绞线上挂接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具有更大灵活性2。允许的发送器和接收器最大数量取决于每片器件对系统形成的负载。理想情况下,所有接收器和停止发送的发送器的阻抗无限大,不会造成系统过载。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这种情况。连接至网络的每个接收器和所有停止发送的发送器都将增加负载。为帮助RS-485网络的设计者确定系统中可增加多少器件,创造一个称为“单位负载”的假想单位。连接至RS-485网络的所有器件都应特征化为单位负载的倍数或分数。其中两个例子是 MAX3485 (规定为1个单位负载)和 MAX487 (规定为1/4个单位负载)。假设电缆的特征阻抗为120Ω,正确端接,那么一对双绞线上允许的最大单位负载数量为32。在上例中,意味着单个网络上可挂接最多32片MAX3485或最多128片MAX487。失效保护偏置电阻输入介于-200mV和+200mV之间时,接收器输出“无定义”。有四种常见故障条件会造成接收器输出无定义,从而导致数据错误:利用失效保护偏置,当发生以上条件之一时,确保接收器的输出为确定状态。失效保护偏置包括同相线上的上拉电阻和反相线上的下拉电阻。偏置正确时,如果发生任意故障条件,接收器将输出有效高电平。这些失效保护偏置电阻应安装在传输线的接收器端。Maxim的 MAX13080 和 MAX3535 家族收发器不需要失效保护偏置电阻,因为器件已经集成真正的失效保护功能。真正的失效保护功能中,接收器门限范围为-50mV至-200mV,因此无需失效保护偏置电阻,同时完全符合RS-485标准。这些器件确保接收器输入为0V时产生逻辑“高”电平输出。此外,这种设计保证在线路开路或短路条件下,接收器输出状态是确定的。了解以上信息后,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RS-485网络。以下为几个例子。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最简单的网络为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图6)。本例中,匹配电阻位于电缆的发送器端。尽管本例中没必要,但设计两个匹配电阻是一种好习惯。这允许发送器移动到远端之外的其它位置,并且允许在必要时将更多发送器增加至网络。两个收发器图8所示为两个收发器的网络。多个收发器图9所示为多个收发器的网络。与图7所示的一个发送器、多个接收器网络一样,使双绞线到接收器的距离尽量短非常必要。以下是系统配置不正确的例子。每个示例中给出了从设计不正确的网络中获得的波形,并与正确系统的波形进行比较。波形是从A点和B点以差分形式(A-B)测得的。本例中,双绞线的末端未安装匹配电阻。信号沿连接线传输时,在电缆末端遇到开路。这就形成阻抗不匹配,产生发射。在开路情况下(下图所示),所有能量被反射回源端,造成波形严重失真。错误的端接位置图11中安装了匹配电阻,但并没有安置在电缆的最远端。信号沿连接线传输时,遇到两处阻抗不匹配。首先发生在匹配电阻处。即使电阻与电缆的特征阻抗相匹配,但电阻之后仍然有电缆。之后的电缆造成电阻不匹配,进而引起反射。第二次不匹配发生在未端接电缆的末端,造成进一步反射。多根电缆图12所示的布局中存在多种问题。RS-485驱动器的设计目的是驱动单对、正确端接的双绞线。本例中,发送器驱动4对并联的双绞线。这意味着不能保证要求的最低逻辑电平。除负载大之外,多根电缆的连接点存在阻抗不匹配。阻抗不匹配就意味着反射,进而造成信号失真。分支过长图13中,电缆端接正确,发送器仅驱动一对双绞线。然而,接收器的连接点(分支)过长。长分支造成明显的阻抗不匹配,进而引起反射。所有分支应保证尽量短。参考1.TSB89, TIA/EIA-485-A应用指南。2.更多信息请参考TIA/EIA-485-A 平2衡数字多点系统中发生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

逻辑分析仪怎样分析485通讯口
1、测量脉冲宽度、PWM占空比、信号频率 有的时候,我们想看看我们的单片机输出的脉冲宽度是多少,抓到波形后,逻辑分析仪的软件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对脉宽的测量。方式一:把鼠标放在波形处,直接通过信息栏读出。如下图所示,鼠标放在波形的高脉冲部分,在右侧的信息栏就显示高脉冲宽度:1.005005ms,高低脉冲一个周期宽度:2.0089ms,占空比:50.0276%,频率:497.78方式二:使用时间标签进行一段波形的时间宽度,通过时间宽度计算得出脉冲宽度、占空比、频率等信息。使用时间标签的优势是可以一次性测量很多脉冲的总时间宽度,如下图所示。通过鼠标点击右侧的T1、T2、T3时间标签,可以直接放到波形上,右侧会直接显示T1、T2、T3时间标签当前所在位置的时刻,以及他们之间的时间差值。T1-T2的时间差值是:2.0089ms,T2-T3的时间差值是:4.01672ms,T1-T3的时间差值是:6.02562ms。通过逻辑分析仪是不是可以显而易见的把MCU的引脚波形信息观察出来,当然,这些如果使用示波器也都可以测量,不过逻辑分析仪可以测量更长时间,下面来一个绝大多数示波器做不到的功能讲解。2、标准协议解码器逻辑分析仪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协议数据解析。我们刚才测脉宽、占空比那些,都是停留在原始信号位级别上,我们经常调试标准通信的帧数据和包数据,在通信过程中发现通信有故障或者问题,要查找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逻辑分析仪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我们调试串口通信,如果用示波器一般只能显示出波形来,要自己根据波形一个一个计算,而且如果一次收发很多个字节,要一个一个写下来可累死了,这个时候逻辑分析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下图波形解析数据所示。这是一个9600波特率的串口通信数据帧,直接将十六进制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数据判断,自己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哪里出的问题。简单解释一下,串口通信左边是低位,右边高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大家可以在波形上看出,带白点的位置都是数据位,不带白点的要么是起始位,要么是停止位,或者是字节中间的时间间隙,你还需要趴在示波器面前一位一位的数吗?再来看看IIC的数据解析波形,绿点表示起始位,红点表示结束位,0x90是器件地址,后续为数据,有了逻辑分析仪,读写EEPROM还用愁吗? 最后看看SPI协议数据波形,通道0和通道1分别是MISO和MOSI,通道2是CLK,通道3是EABLE,数据直接可以得出,SPI通信读写了什么数据,一目了然,对于调试程序,解密数据是不是很有用呢?

g120用485通讯怎么调试
需要两方面理解通讯:1、通讯硬件接口。目前计算机上的串口是RS232的,你需要买一个RS232转RS485的接口。然后与变频器的RS485接线。2、软件。需要清楚变频器的报文结构,然后网上下载串口调试类的软件,比如串口调试精灵,串口调试助手等,然后根据报文结构写报文,然后点击发送。百度搜索相关串口调试类的软件也是大把大把。3、如果是自己编写串口调试类软件,需要用到串口控件,MSCOMM32.OCX,关于使用你也可以百度搜索。学好物理的方法:1、对物理有兴趣。物理本就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很多人都不喜欢物理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很难,而且很抽象,特别是那些文科生,或者是偏科的学生,更是讨厌物理这门课程。没有兴趣,肯定也就学不好具体的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要培养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2、善于多观察。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遇到同样的知识点,遇到同样的题型,只要你做会了一次,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题时。你就不会害怕了,因为你观察到了这其中的规律和奥妙,你知道这是同类型的题,所以你完全有能力把这道题拿下,所以心里不着急。因为这是见过的题型,也就是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帮助了你。3、学会多思考。学物理,还必须要掌握必备的思考能力才行,遇到具体的试题时,你知道从题干中去找出有利的知识,你知道用哪些公式去答题,你也知道这道题的考点在哪里。

数显电流表的RS485通讯规约是什么东西
数显仪表的通讯一般有RS232,RS485来通讯,简单来讲就是将仪表测量的数据通过通讯的方式上传到上位机显示出来。 B600-AC1-1A1的RS485通讯规约是标准的moudbus通讯规约。传输方式:异步串行通信方式。采用规约:MODBUS从站规约。传输速率:2400 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38400bps。传输电缆: 采用带屏蔽的多芯铜导线,接口标准应采用一对双绞线。组成RS-485网络时,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约120Ω,导线电阻应小于0.10Ω/m,导线间电容应小于60pF/m,导线与屏蔽层间电容小于100pF/m 。通信接口:RS-485接口为后面板2个端子。传输距离:1300米。主站数目:1个。从站数目:最多31个。应答时间:大于4个字符时间以下是 MODBUS协议基本规则1. 1 MODBUS协议基本规则以下规则确定在RS485回路控制器和其他RS485串行通信回路中设备的通信规则:1) 所有RS485回路通信应遵照主/从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和数据在单个主站和最多99个从站(监控设备)之间传递;2) 主站将初始化和控制所有在RS485通信回路上传递的信息;3) 无论如何都不能从一个从站开始通信;4) 所有RS485环路上的通信都以“打包”方式发生。一个报文就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每个字符串8位),一个报文中最多可含255个字节。组成这个报文的字节构成标准异步串行数据,并按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的方式传递。5) 主站发送报文称为请求,从站发送报文称为响应;6) 任何情况从站只能响应主站一个请求。1. 2传送模式MODBUS协议可以采用ASCII或者RTU模式传送数据。B600-AC系列智能表仅仅支持RTU模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 MODBUS报文结构:每个MODBUS报文都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地址域、功能码域、数据域和校验域。1.3.1 地址域MODBUS的从站地址域长度为一个字节。有效的从站地址范围从1~99。从站如果接收到一帧从站地址域信息与自身地址相符合的报文时,从站执行报文中所包含的命令。从站所响应的报文中地址域为自身地址。1.3.2 功能码域MODBUS报文中功能域长度为一个字节,用以通知从站应当执行何操作。从站响应报文中包含主站所请求操作的相同功能域字节。有关智能表的功能码参照下表。功能码含义功能03读取寄存器读取仪表内部一个或多个当前寄存器值06写一个或多个寄存器将指定数值写入仪表内部一个或多个寄存器内05写一个继电器输出状态将指定继电器输出节点断开或闭合1.3.3 数据域MODBUS数据域采用“BIG INDIAN”模式,即是高位字节在前,低位字节在后。举例如下:1个16位寄存器包含数值为0x1234,寄存器数值发送顺序为:高位字节 = 0x12,低位字节 = 0x341.3.4 校验域MODBUS-RTU模式采用16位CRC校验。发送设备应当对报文中的每一个数据都进行CRC-16计算,最后结果存放入检验域中。接收设备也应当对报文中的每一个数据(除校验域以外)进行CRC-16计算,将结果域校验域进行比较。只有相同的报文才可以被接受。具体的CRC校验算法参照第三章。1. 4网络时间考虑在RS485网络上传送报文需要遵循以下有关时间的规定:1)主站请求报文结束到从站响应报文开始之间的时间最小为10毫秒。2)从站响应报文结束到主站下一请求报文开始之间的时间应大于1000毫秒。3) 通信超时的处理。1. 5异常响应异常报文的处理方式:不予理睬,以适应多机组网通信方式。 还有通讯报文,写寄存器等。这个你可以查看实物来学习下。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每种不同的仪表,厂家会规定不同的通讯规约,按照规约,可以解释仪表输出的数据以及控制仪表工作。通讯规约,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数据排列的格式。 智能仪表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电路连接。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成反比,在100Kb/S的传输速率下,才可以达到最大的通信距离,如果需传输更长的距离,需要加485中继器。RS-485总线一般最大支持32个节点,如果使用特制的485芯片,可以达到128个或者256个节点,最大的可以支持到400个节点。

台达plc485通讯怎么写
首先用MIV指令,将RS485相关的特殊数据寄存器赋值,例如D1120(RS485参数,波特率,停止位等的设置),D1121(RS485的站号设置)等。并且用SET指令或者RST指令将相关的特殊继电器置位或者复位,例如M1120(通信设置保持),M1143(ASCII/RTU模式选择)等。然后就是使用RS485通信用的指令RS(自由报文),MODRD(modbus读取数据),MODRW(modbus读写数据),MODWR(modbus数据写入)。 如果实在是不会写,可以用通讯向导生成,向导都是中文的,根据提示填参数就行了。 望采纳。。。。。。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