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移动支付,这些习惯要改改

      最后更新:2020-04-13 10:46:2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据《人民日报》4月13日报道,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2019年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有51%的消费者经历过网络欺诈,比2018年下降16%,遭受损失的比例为23%,比2018年下降26%。

      调查显示,受访消费者中有不良使用习惯的比例与2018年持平。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不良习惯仍然是:更换手机后,银行卡不会被解开或删除剩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删除具有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不会解除银行卡绑定(23%);具有优先信息的二维码将尝试扫描(20%)。同时,非法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的银行卡号码、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的泄露也是导致消费者损失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的频率持续上升,平均每天超过3次。从人群来看,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所有者,如独立企业家、私人业主、个体经营者和网上商店业主比其他人更频繁地使用它们,并且在过去30天内使用它们超过5次。同时,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农民、工人和其他群体在公共支付和蔬菜市场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超过一半。从现场来看,交通将成为2019年移动支付最活跃的场景。32个城市的地铁和160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将接受银联手机支付。全国200多个城市的1万多个停车场将开通银联非敏感支付。移动支付离不开我们的“旅行”。

      信息技术屋了解到,总体而言,2019年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将普遍提高,解决损失的渠道将更加多样化。主动向银行报告损失并拨打110是弥补损失的主要方法。同时,保险赔偿也成为弥补欺诈损失的重要来源。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210.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