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包含哪几层?
tcp/ip协议包含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1、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文件传输协议、网络远程访问协议等。2、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3、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4、网络接口层:接收IP数据报并进行传输,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IP数据报转交给下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网络接口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由于网络接口层兼并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接口层既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也可以为网络层提供一条准确无误的线路。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TCP/IP协议

ip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
IP地址分为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ID用来标识主机本身。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首先出现的IP地址是IPV4,它只有4段数字,每一段最大不超过255。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可能在2005至2010年间全部发完(实际情况是在2011年2月3日IPv4位地址分配完毕)。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扩展资料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以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一些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IPv6在全球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际上,并不急于推广IPv6,只需在现有的IPv4基础上将32位扩展8位到40位,即可解决IPv4地址不够的问题。这样一来可用地址数就扩大了256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地址
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或 IP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1. 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从1.0.0.0 到126.0.0.0。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2.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3. 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4. 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5. E类IP地址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解题过程: 172.16.1.3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224换算2进制后得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即就是:前27 位作为网络号后5位作为主机号划分后的子网号有:172.16.1.0 172.16.1.32172.16.1.64172.16.1.96 172.16.1.128172.16.1.160 172.16.1.192172.16.1.224 由结果可知:你的子网号为172.16.1.0,;主机号是:30
子网号172.16.1.30/27主机号是30
IP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际协议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 IP地址编址方案:IP地址编址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是基本类,D、E类作为多播和保留使用。IPV4就是有4段数字,每一段最大不超过255。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可能在2005至2010年间全部发完(实际情况是在2011年2月3日IPv4位地址分配完毕)。 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

TCP/IP协议是怎么组成的?
TCP/IP层次模型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UDP(用户数据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陆)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呵呵``挑有用的说嘛`说一大堆理论谁都看不懂啊`!

TCP/IP协议是一组工业标准协议,它由什么组成
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又称链路层)对应OSI中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是定义物理介质的各种特性,机械特性;电子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2.数据链路层是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网络层(IP)(又称互联层)对应OSI中的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2.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3.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传输层(TCP)(又称主机到主机层)对应OSI中的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1.格式化信息流;2.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即耳熟能详的“三次握手”过程,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应用层对应OSI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用于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FTP、TELNET、DNS、SMTP、NFS、HTTP。

IP地址由几部分组成?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Host)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共有2^32个IP地址),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0~255,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开。例如159.226.1.1。IP地址可以视为网络标识号码与主机标识号码两部分,因此IP地址可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IP地址分为A、B、C、D、E5类,它们适用的类型分别为:大型网络;中型网络;小型网络;多目地址;备用。常用的是B和C两类。扩展资料:IP地址的分配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互联网上的IP地址统一由一个叫“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赋名和编号公司)的组织来管理。IP地址现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分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地址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1、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2、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3、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例如在192.168.0.0这样的网段中,网络号是192.168.0.0,广播地址是192.168.0.255。因此,在一个局域网中,能配置在计算机中的地址比网段内的地址要少两个(网络号、广播地址),这些地址称之为主机地址。在上面的例子中,主机地址就只有192.168.0.1至192.168.0.254可以配置在计算机上了。扩展资料IP地址掩码:为了标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要和地址掩码(Address Mask)结合,掩码跟IP地址一样也是32 bits,用点分十进制表示。IP地址网络部分对应的掩码部分全为“1”,主机部分对应的掩码全为“0”。缺省状态下,如果没有进行子网划分,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利用子网,网络地址的使用会更加有效。有了子网掩码后,IP地址的标识方法如下:例:192.168.1.1 255.255.255.0或者标识成192.168.1.1/24(掩码中“1”的个数)固定IP与动态IP基本上,这两个东西是由于网络公司大量的成长下的产物,例如,如果向中国电信申请一个商业型态的 ADSL 专线,那他会给一个固定的实体 IP ,这个实体 IP 就被称为『固定 IP 』了。而若是申请计时制的 ADSL ,那由于 IP 可能是由数十人共同使用,因此每次重新开机上网时,这部计算机的 IP 都不会是固定的,于是就被称为『动态 IP』或者是『浮动式IP』。基本上,这两个都是『实体IP』,只是网络公司用来分配给用户的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名称而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地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ip地址由网络ID和主机ID这两部分组成,左边网络编号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也就是网络ID,而右边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本身,也就是主机ID,需要了解的是,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可以通过IP地址的引导位来区分..
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或网络的一种数字型标识。目前所使用的IP协议版本规定: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以8位为单位分为四个字节。由于二进制不容易记忆,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点分十进制方式就是将32位的I地址中的每8位(一个字节)用其等效的十进制数字表示,每个十进制数字之间用小数点分开。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A、B、C三类I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A类地址(1)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第一位固定为0。(2)A类地址网络号范围:1.0.0.0---126.0.0.0。(3)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B类地址(1) 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两位固定为10。(2) B类地址网络号范围:128.0.0.0---191.255.0.0。(3)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191.255.255.255是广播地址,不能分配。C类地址(1)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2)C类地址网络号范围:192.0.0.0---223.255.255.0。(3)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192.168.X.X是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D类地址(1)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2) D类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E类地址(1) 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2) E类地址范围:240.0.0.0---255.255.255.254。IP地址如果只使用ABCDE类来划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一个有500台主机的网络,无法使用C类地址。但如果使用一个B类地址,6万多个主机地址只有500个被使用,造成IP地址的大量浪费。因此,IP地址还支持VLSM技术,可以在ABC类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子网。
IP地址由4部分数字组成,每部分数字对应于8位二进制数字,各部分之间用小数点分开。如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11.X.X.X,Internet IP地址由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统一负责全球地址的规划、管理;同时由Inter NIC、APNIC、RIPE三大网络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美国及其它地区的IP地址分配。 固定IP:固定IP地址是长期固定分配给一台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一般是特殊的服务器才拥有固定IP地址。动态IP:因为IP地址资源非常短缺,通过电话拨号上网或普通宽带上网用户一般不具备固定IP地址,而是由ISP动态分配暂时的一个IP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IP地址的网络部分:定义了该IP在逻辑上属于哪个网络主机部分:定义了该IP在逻辑上处于该网络的哪个地方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A类 10.0.0.0--10.255.255.255B类 172.16.0.0--172.31.255.255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A类地址前1位是网络号,后3位是主机号B类地址前2位是网络号,后2位是主机号 C类地址前3位是网络号,后1位是主机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