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试求源端口
源端口占2个字节,即06 32 ,化为十进制是1586。过程:(06 32)16=(00000110 00110010)₂=2+16+32+512+1024=(1586)10或者直接用16进制转为十进制:(06 32)16=0x16³+6x16²+3x16¹+2x16º=1536+48+2=1586扩展资料:UDP报头由4个域组成,其中每个域各占用2个字节,具体如下:1、源端口号。2、目标端口号。3、数据报长度。4、校验值。UDP协议使用端口号为不同的应用保留其各自的数据传输通道。UDP和TCP协议正是采用这一机制实现对同一时刻内多项应用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支持。数据发送一方(可以是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将UDP数据包通过源端口发送出去,而数据接收一方则通过目标端口接收数据。有的网络应用只能使用预先为其预留或注册的静态端口;而另外一些网络应用则可以使用未被注册的动态端口。因为UDP报头使用两个字节存放端口号,所以端口号的有效范围是从0到65535。一般来说,大于49151的端口号都代表动态端口。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DP
参照图片 0632是源端口 0045是目的端口 001c是数据长度 因为采用的是6进制所以计算值如下 0632为06=6, 32=3*16+2=50,所以0632=650,同理求得0045=69,,001c=28(16进制中A=10,B=11......F=15) 所以源端口为650,目的端口69,数据包长度28字节
06 32是源口 十六进制转十进制6*16^2+3*16^1+2*16^0=1586. 00 45是目的端口 转十进制4*16^1+5*16^0=6900 1c是用户数据包的总长度=16+12=28数据部分长度为:28-首部长度=28-8=20 由于目的端口69<1023是熟知端口(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因此该UDP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的,程序是TFFTP
UDP首部由源端口,目的端口,数据报长度,检验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占2字节 所以源端口为06 32化十进制为1586;目的端口为00 45化十进制为69;数据报总长度为00 1C化十进制为28 数据部分长度=总长度-首部长度=28-8=20
答案中的源端口号求解错误。正确的端口号是6乘以16乘以16+3乘以16+2=1586

怎么知道UDP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的?和服务器程序是TFTP?
呵呵,UDP首部格式如下: (具体看TCP/IP详解第11章) 2字节源端口;2字节目的端口;2字节UDP长度(数据部分长度+首部长度);2字节校验和00 1C 代表UDP长度为十进制的28 所以数据部分的长度为:28-8=20,这里的8代表UDP首部长度
想问问客户进程是什么?

4.UDP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只在 IP 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的功能,这就是复用和分用的功能以及查错检测的功能某些实时应用需要使用没有拥塞控制的 UDP,但很多的源主机同时都向网络发送高速率的实时视频流时,网络就有可能发生拥塞,导致大家都无法正常接收。还有一些使用 UDP 的实时应用,需要对 UDP 的不可靠传输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减少数据的丢失。应用进程可以在不影响应用的实时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如采用前向纠错或重传已丢失的报文UDP 的首部格式用户数据报 UDP 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首部字段。首部字段很简单,只有8个字节,由四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都是两个字节源端口源端口号。在需要对方回信时。不需要时可用全0目的端口目的端口号。这在终点交付报文时必须使用长度UDP 用户数据报的长度,其最小值是8(仅有首部)检验和 检测 UDP 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有错就丢弃当运输层从 IP 层收到 UDP 数据报时,就根据首部中的目的端口,把 UDP 数据报通过相应的端口,上交最后的终点——应用进程如果接受方 UDP 发现收到的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不正确(即不存在对应于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就丢弃该报文,并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方UDP 用户数据报首部中检验和的计算方法有些特殊。在计算检验和时,要在 UDP 用户数据报之前增加 12 个字节的伪首部。所谓“伪首部”是因为这种伪首部并不是 UDP 用户数据报真正的首部。只是在计算检验和时,临时添加在 UDP 用户数据报前面,得到一个临时的 UDP 用户数据报。检验和就是按照这个临时用户数据报来计算的。伪首部既不向下传也不向上递交,而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检测

假设UDP报头的十六进制数为06 32 00 35 00 1C E2 17。求:1. 源端口号与目
UDP报文首部结构 源端口:长度为16位,2个字节。目的端口:长度为16位,2个字节。总长度:长度为16位,2个字节,表示 UDP包头长度 和 数据长度之和。校验和:长度为16位,2个字节。即源端口:06 32,1586端口目的端口:00 35,53端口总长度:00 1C,28个字节校验和:E2 17由此可知:用户数据长度为28-8=20个字节;53端口是DNS服务器的端口;总结, 上述UDP报文是从客户端的1586端口发出,访问DNS服务器端的53端口;
总长度:00 1C,20B

UDP协议发送方怎么知道被发送方的目的端口
电脑有独立的广域网IP地址的就好办,而一般没有。所以,得有一台有独立IP地址的服务器才行。首先要由用户电脑“打洞”,从而由服务器来取得地址和端口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