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三次握手具体过程?
一、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未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Backlog参数:表示未连接队列的最大容纳数目。SYN-ACK 重传次数 服务器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等待一段时间仍未收到客户确认包,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系统将该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注意,每次重传等待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半连接存活时间:是指半连接队列的条目存活的最长时间,也即服务从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报文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值是所有重传请求包的最长等待时间总和。有时我们也称半连接存活时间为Timeout时间、SYN_RECV存活时间。
端口扫描,这种入侵检测方法大家想必都经常用到,但是你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又了解多少呢? 首先,你可以选择都种工具,本人喜欢nmap for linux,但不是常在linux下混,毕竟还是windows方便点,呵呵,高手别笑我哦!下面谈下端口扫描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TCP扫描和秘密扫描TCP扫描最常见的有两种全扫描、半扫描说到TCP,就一定要谈3次握手客户端——SYN——>服务器客户端<——SYN+ACK——服务器客户端——ACK——〉服务器这就是3次握手,也就是全扫描的全过程,但是,由于这种方式要与目标建立连接,所以一定会被记录下来,所以,这种扫描方式是不隐密的,容易暴露身份。所以,就有了半扫描这种扫描方式,会发送一个SYN包给目标服务器,然后如果对方在特定端口监听,就会回复一个ACK+SYN,如果主机在活动,但没有监听特定端口,就会回一个RST包。这种方法并没有完成3次握手,所以一般不会被主机记录。下面,我们就抛开TCP协议,看看有没有办法通过其他方式扫描!说到文件传送,大家最先想到的就应该是FTP协议了,那么,能不能通过FTP扫描呢?答案是可以,出于设计上的需要,当FTP客户端要以主动模式请求传送数据时,服务器必须要建立一个返回到客户机端口上的连接客户端发出PORT命令,以IP和端口作为参数,如果参数中有另一台主机的IP数据,服务器将与这台主机相连。我们就利用FTP的这种特点来执行代理端口扫描。 还有FIN,ident,XMAS扫描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和其他种种原因,我现在就不讲了,lz有兴趣,可以加我大家一起探讨~
三次握手?
深刻解放大会
http://wenku.baidu.com/view/89ee5a3e580216fc700afd71.html###

tcp的三次握手和举例
TCP三次握手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ACK(acknowledgement确认)PSH(push传送)FIN(finish结束)RST(reset重置)URG(urgent紧急)Sequencenumber(顺序号码)Acknowledgenumber(确认号码)第一次握手:主机A发送位码为syn=1,随机产生seqnumber=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主机B由SYN=1知道,A要求建立联机;第二次握手:主机B收到请求后要确认联机信息,向A发送acknumber=(主机A的seq+1),syn=1,ack=1,随机产生seq=7654321的包第三次握手:主机A收到后检查acknumber是否正确,即第一次发送的seqnumber+1,以及位码ack是否为1,若正确,主机A会再发送acknumber=(主机B的seq+1),ack=1,主机B收到后确认seq值与ack=1则连接建立成功。 完成三次握手,主机A与主机B开始传送数据。

简述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1、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所谓的三次握手(three times handshake;three-way handshaking)即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怎样跟踪进行协商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定的数据确认数及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并建立虚连接。为了提供可靠的传送,TCP在发送新的数据之前,以特定的顺序将数据包的序号,并需要这些包传送给目标机之后的确认消息。TCP总是用来发送大批量的数据。当应用程序在收到数据后要做出确认时也要用到TCP。
1.TCP协议在七层结构之中的第四层,也就是传输层。它就是著名的“数据传输控制协议”,是网络协议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2.TCP协议建立连接,产生会话,面向字节流,进行可靠的传输,确保数据从一个节点完整的到另外一个节点。 3.传输数据之前,客户端首先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SYN=1(触发标志)的触发数据包,等待服务器端的确认。
1.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eq=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
建立TCP连接时,被动打开一端在收到对端SYN前所处的状态为( )。

计算机网络中什么叫“三次握手”?
TCP/IP是很多的不同的协议组成,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组,TCP用户数据报表协议(也称作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可靠的主机到主机层协议。这里要先强调一下,传输控制协议是OSI网络的第四层的叫法,TCP传输控制协议是TCP/IP传输的6个基本协议的一种。两个TCP意思非相同。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送服务。它在传送数据时是分段进行的,主机交换数据必须建立一个会话。它用比特流通信,即数据被作为无结构的字节流。 通过每个TCP传输的字段指定顺序号,以获得可靠性。是在OSI参考模型中的第四层,TCP是使用IP的网间互联功能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IP不停的把报文放到 网络上,而TCP是负责确信报文到达。在协同IP的操作中TCP负责:握手过程、报文管理、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处理(控制),可以根据一定的编号顺序对非正常顺序的报文给予从新排列顺序。关于TCP的RFC文档有RFC793、RFC791、RFC1700。 在TCP会话初期,有所谓的“三握手”: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怎样跟踪进行协商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定的数据确认数及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并建立虚连接。为了提供可靠的传送,TCP在发送新的数据之前,以特定的顺序将数据包的序号,并需要这些包传送给目标机之后的确认消息。TCP总是用来发送大批量的数据。当应用程序在收到数据后要做出确认时也要用到TCP。由于TCP需要时刻跟踪,这需要额外开销,使得TCP的格式有些显得复杂
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 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未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Backlog参数:表示未连接队列的最大容纳数目。SYN-ACK 重传次数 服务器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等待一段时间仍未收到客户确认包,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系统将该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注意,每次重传等待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半连接存活时间:是指半连接队列的条目存活的最长时间,也即服务从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报文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值是所有重传请求包的最长等待时间总和。有时我们也称半连接存活时间为Timeout时间、SYN_RECV存活时间。

TCP连接建立为何采用三次握手协议?
一、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未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Backlog参数:表示未连接队列的最大容纳数目。SYN-ACK重传次数服务器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等待一段时间仍未收到客户确认包,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系统将该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注意,每次重传等待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半连接存活时间:是指半连接队列的条目存活的最长时间,也即服务从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报文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值是所有重传请求包的最长等待时间总和。有时我们也称半连接存活时间为Timeout时间、SYN_RECV存活时间。
简单而言 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编号),服务器收到后会发出一个SYN+ACK(确认标志)确认,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出SYN+ACK,也会向服务器确认发送一个ACK这样三次握手就完成了既然已经确认了发送方和接受方的信息 为什么还要进行握手?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