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rp?它有什么作用
我们知道,当我们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网址时,DNS服务器会自动把它解析为IP地址,浏览器实际上查找的是IP地址而不是网址。那么IP地址是如何转换为第二层物理地址(即MAC地址)的呢?在局域网中,这是通过ARP协议来完成的。ARP协议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所以网管们应深入理解ARP协议。 一、什么是ARP协议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二、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如附表所示。附表我们以主机A(192.168.1.5)向主机B(192.168.1.1)发送数据为例。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相对应的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同时它还更新了自己的ARP缓存表,下次再向主机B发送信息时,直接从ARP缓存表里查找就可以了。ARP缓存表采用了老化机制,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表中的某一行没有使用,就会被删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ARP缓存表的长度,加快查询速度。ARP攻击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攻击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攻击。ARP攻击主要是存在于局域网网络中,局域网中若有一个人感染ARP木马,则感染该ARP木马的系统将会试图通过“ARP欺骗”手段截获所在网络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信息,并因此造成网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故障。三、如何查看ARP缓存表ARP缓存表是可以查看的,也可以添加和修改。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arp -a”就可以查看ARP缓存表中的内容了,如附图所示。用“arp -d”命令可以删除ARP表中某一行的内容;用“arp -s”可以手动在ARP表中指定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四、ARP欺骗其实,此起彼伏的瞬间掉线或大面积的断网大都是ARP欺骗在作怪。ARP欺骗攻击已经成了破坏网吧经营的罪魁祸首,是网吧老板和网管员的心腹大患。从影响网络连接通畅的方式来看,ARP欺骗分为二种,一种是对路由器ARP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第一种ARP欺骗的原理是——截获网关数据。它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址信息无法通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正常PC无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欺骗的原理是——伪造网关。它的原理是建立假网关,让被它欺骗的PC向假网关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路由器途径上网。在PC看来,就是上不了网了,“网络掉线了”。一般来说,ARP欺骗攻击的后果非常严重,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大面积掉线。有些网管员对此不甚了解,出现故障时,认为PC没有问题,交换机没掉线的“本事”,电信也不承认宽带故障。而且如果第一种ARP欺骗发生时,只要重启路由器,网络就能全面恢复,那问题一定是在路由器了。为此,宽带路由器背了不少“黑锅”。 作为网吧路由器的厂家,对防范ARP欺骗不得已做了不少份内、份外的工作。一、在宽带路由器中把所有PC的IP-MAC输入到一个静态表中,这叫路由器IP-MAC绑定。二、力劝网管员在内网所有PC上设置网关的静态ARP信息,这叫PC机IP-MAC绑定。一般厂家要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局域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ARP协议的作用:1.什么是ARP? 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是个地址解析协议。最直白的说法是:在IP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该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 2为什么要有ARP?OSI模式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只通过接口(layreinterface).IP地址在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协议在发生数据包时,首先要封装第三层(IP地址)和第二层(MAC地址)的报头,但协议只知道目的节点的IP地址,不知道其物理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得用ARP的服务。详细说明:Ø 在网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而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则直接丢弃。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ARP协议就起到这个作用Ø 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48位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ARP(地址解析)模块的功能为这两种不同的地址形式提供映射:32位的IP地址和48位的以太网地址一.ARP报文各字段含义:ARP报文字段总共有28个字节1.硬件类型:占2个字节,表明ARP实现在何种类型的网络上。Ø 值为1:表示以太网。2.协议类型:占2个字节表示要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
arp是一个重要的tcp/ip协议,并且用于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实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此外,使用arp命令,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ip地址对,你可能会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按照缺省设置,arp高速缓存中的项目是动态的,每当发送一个指定地点的数据报且高速缓存中不存在当前项目时,arp便会自动添加该项目。一旦高速缓存的项目被输入,它们就已经开始走向失效状态。例如,在windows nt网络中,如果输入项目后不进一步使用,物理/ip地址对就会在2至10分钟内失效。因此,如果arp高速缓存中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时,请不要奇怪,通过另一台计算机或路由器的ping命令即可添加。所以,需要通过arp命令查看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时,请最好先ping 此台计算机(不能是本机发送ping命令)。
ARP是什么意思?路由器知识全称 ARP 我们知道,当我们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网址时,DNS服务器会自动把它解析为IP地址,浏览器实际上查找的是IP地址而不是网址。那么IP地址是如何转换为第二层物理地址(即MAC地址)的呢?在局域网中,这是通过ARP协议来完成的。ARP协议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所以网管们应深入理解ARP协议。 一、什么是ARP协议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二、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如附表所示。附表 我们以主机A( )向主机B( )发送数据为例。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相对应的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 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 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同时它还更新了自己的ARP缓存表,下次再向主机B发送信息时,直接从ARP缓存表里查找就可以了。ARP缓存表采用了老化机制,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表中的某一行没有使用,就会被删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ARP缓存表的长度,加快查询速度。三、如何查看ARP缓存表 ARP缓存表是可以查看的,也可以添加和修改。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arp -a”就可以查看ARP缓存表中的内容了,如附图所示。 用“arp -d”命令可以删除ARP表中某一行的内容;用“arp -s”可以手动在ARP表中指定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四、ARP欺骗 其实,此起彼伏的瞬间掉线或大面积的断网大都是ARP欺骗在作怪。ARP欺骗攻击已经成了破坏网吧经营的罪魁祸首,是网吧老板和网管员的心腹大患。 从影响网络连接通畅的方式来看,ARP欺骗分为二种,一种是对路由器ARP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第一种ARP欺骗的原理是——截获网关数据。它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址信息无法通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正常PC无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欺骗的原理是——伪造网关。它的原理是建立假网关,让被它欺骗的PC向假网关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路由器途径上网。在PC看来,就是上不了网了,“网络掉线了”。 一般来说,ARP欺骗攻击的后果非常严重,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大面积掉线。有些网管员对此不甚了解,出现故障时,认为PC没有问题,交换机没掉线的“本事”,电信也不承认宽带故障。而且如果第一种ARP欺骗发生时,只要重启路由器,网络就能全面恢复,那问题一定是在路由器了。为此,宽带路由器背了不少“黑锅”。作为网吧路由器的厂家,对防范ARP欺骗不得已做了不少份内、份外的工作。一、在宽带路由器中把所有PC的IP-MAC输入到一个静态表中,这叫路由器IP-MAC绑定。二、力劝网管员在内网所有PC上设置网关的静态ARP信息,这叫PC机IP-MAC绑定。 一般厂家要求两个工作都要做,称其为IP-MAC双向绑定。

什么是ARP代理?
ARP代理是ARP协议的一个变种。 主要是指对于没有配置缺省网关的计算机要和其他网络中的计算机实现通信,网关收到源计算机的 ARP 请求会使用自己的 MAC 地址与目标计算机的 IP地址对源计算机进行应答。ARP代理就是将其中一个计算机作为主机作为对另一个计算机ARP进行应答。 ARP: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ARP代理就是通过使用一个主机(通常为router),来作为指定的设备对另一设备作出ARP请求的应答 说起来比较麻烦你自己看吧http://publish.it168.com/2007/0613/20070613122501.shtml

ARP的作用及原理是什么?欢迎CTRL+V
概述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路上传送,必须知道对方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存在把IP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以以太网环境为例,为了正确地向目的主机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主机的32位IP地址转换成为48位以太网的地址。这就需要在互连层有一组服务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地址,这组协议就是ARP协议。另有电子防翻滚系统也称为ARP。 [编辑本段]地址解析协议 工作原理 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以主机A(192.168.1.5)向主机B(192.168.1.1)发送数据为例。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目标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我是192.168.1.5,我的硬件地址是"FF.FF.FF.FF.FF.FE".请问IP地址为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同时A和B还同时都更新了自己的ARP缓存表(因为A在询问的时候把自己的IP和MAC地址一起告诉了B),下次A再向主机B或者B向A发送信息时,直接从各自的ARP缓存表里查找就可以了。ARP缓存表采用了老化机制(即设置了生存时间TTL),在一段时间内(一般15到20分钟)如果表中的某一行没有使用,就会被删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ARP缓存表的长度,加快查询速度。ARP攻击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攻击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攻击。ARP攻击主要是存在于局域网网络中,局域网中若有一个人感染ARP木马,则感染该ARP木马的系统将会试图通过“ARP欺骗”手段截获所在网络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信息,并因此造成网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故障。RARP的工作原理:1. 发送主机发送一个本地的RARP广播,在此广播包中,声明自己的MAC地址并且请求任何收到此请求的RARP服务器分配一个IP地址;2. 本地网段上的RARP服务器收到此请求后,检查其RARP列表,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IP地址;3. 如果存在,RARP服务器就给源主机发送一个响应数据包并将此IP地址提供给对方主机使用;4. 如果不存在,RARP服务器对此不做任何的响应;5. 源主机收到从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就利用得到的IP地址进行通讯;如果一直没有收到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表示初始化失败。6.如果在第1-3中被ARP病毒攻击,则服务器做出的反映就会被占用,源主机同样得不到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此时并不是服务器没有响应而是服务器返回的源主机的IP被占用。数据结构[4]ARP协议的数据结构:typedef structarphdr{unsignedshortarp_hrd;/*硬件类型*/unsignedshortarp_pro;/*协议类型*/unsignedchararp_hln;/*硬件地址长度*/unsignedchararp_pln;/*协议地址长度*/unsignedshortarp_op;/*ARP操作类型*/unsignedchararp_sha[6];/*发送者的硬件地址*/unsignedlongarp_spa;/*发送者的协议地址*/unsignedchararp_tha[6];/*目标的硬件地址*/unsignedlongarp_tpa;/*目标的协议地址*/}ARPHDR,*PARPHDR;ARP和RARP报头结构ARP和RARP使用相同的报头结构,如图所示。报送格式硬件类型字段:指明了发送方想知道的硬件接口类型,以太网的值为1;协议类型字段:指明了发送方提供的高层协议类型,IP为0800(16进制);硬件地址长度和协议长度:指明了硬件地址和高层协议地址的长度,这样ARP报文就可以在任意硬件和任意协议的网络中使用;操作字段:用来表示这个报文的类型,ARP请求为1,ARP响应为2,RARP请求为3,RARP响应为4;发送方的硬件地址(0-2字节):源主机硬件地址的前3个字节;发送方的硬件地址(3-5字节):源主机硬件地址的后3个字节;发送方IP(0-1字节):源主机硬件地址的前2个字节;ARP缓存表查看方法ARP缓存表是可以查看的,也可以添加和修改。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arp -a”就可以查看ARP缓存表中的内容了,如附图所示。arp -a用“arp -d”命令可以删除ARP表中所有的内容;用“arp -d +空格+ <指定ip地址>” 可以删除指定ip所在行的内容 用“arp -s”可以手动在ARP表中指定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类型为static(静态),此项存在硬盘中,而不是缓存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仍然存在,且遵循静态优于动态的原则,所以这个设置不对,可能导致无法上网. [编辑本段]电子防翻滚系统 ARP英文全称是Anti Rolling Program,即电子防翻滚功能。它通过感知车辆的位置,调节发动机扭矩及各车轮的制动力,从而防止车辆在高速急转弯等紧急状况时发生翻车状况。如雪佛兰科帕奇就标配了此系统。
ARP的内容和原理: ARP的全称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也就是地址解析协议。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就是“地址解析”,即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地址的MAC地址。在局域网中,如果要在两台主机之间进行通信,就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IP地址,但是起到传输数据的物理设备网卡并不能直接识别IP地址,只能识别其硬件地址MAC地址,MAC地址是一个全球唯一的序列号并由12个16进制数构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网卡之间的通信,而网卡之间的通信都是根据对方的 MAC地址来进行工作的,而ARP协议就是一个将数据包中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网络协议。ARP在局域网中的作用:而在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局域网中,存在上百台主机已经很普及,如何在这么多的主机的MAC地址中,快速又准确的记住每个网卡对应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这就要依靠一个存在于所有主机中的ARP缓存表来进行记录。例如局域网中有A、B两台主机并通过交换机相连接,当A需要给B所在的IP地址发送数据时,A就要先查找自己的ARP缓存表,看其中是否存在这个IP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发送。如果没有,那么A就要向整个局域网发送广播要求使用这个IP地址的主机进行响应,B收到广播后会向A返回一个响应信息,说明自己的MAC和A所要发送的IP地址是对应关系,而A收到B所返回的信息后会将这个 IP和MAC进行记录,以后如果要再发送信息,则可以从ARP缓存表中直接查找并发送。ARP病毒的危害:ARP缓存表记录了所有和和其宿主主机进行通讯过的其他电脑的MAC-IP对应关系,而漏洞也恰恰在此。如果局域网中的一台电脑进行欺骗性地使用自己的IP地址来冒充其他主机的MAC地址。比如:在B和C的通讯时,这时出现一台A机器,它告诉B说它就是C,结果B机器就认为它是C 了,并且在B的缓存中,原先C的IP地址被对应到了A的MAC上。于是,本来要从B发送到C的消息就被发送到A机器上了,A机器实际上就发起了一次ARP 欺骗。ARP病毒就是利用上述原理来对整个局域网来进行破坏,其中除了使其他电脑上不了网之外,还可以利用自身“帮”网关转发信息的特权给数据包添加病毒代码。比如,用户打开一个本来正常的网页,但是由于ARP病毒的存在,这个原本正常的网页会带上若干恶意连接,使用户感染上病毒。 ARP攻击时的主要现象:1、网上银行、游戏及QQ账号的频繁丢失一些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利用ARP欺骗程序在网内进行非法活动,此类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破解账号登陆时的加密解密算法,通 过截取局域网中的数据包,然后以分析数据通讯协议的方法截获用户的信息。运行这类木马病毒,就可以获得整个局域网中上网用户账号的详细信息并盗取。2、网速时快时慢,极其不稳定,但单机进行光纤数据测试时一切正常当局域内的某台计算机被ARP的欺骗程序非法侵入后,它就会持续地向网内所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发送大量的非法ARP欺骗数据包,阻塞网络通道,造成网络设备的承载过重,导致网络的通讯质量不稳定。3、局域网内频繁性区域或整体掉线,重启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后恢复正常 当带有ARP欺骗程序的计算机在网内进行通讯时,就会导致频繁掉线,出现此类问题后重启计算机或禁用网卡会暂时解决问题,但掉线情况还会发生。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计算机的网络地址(IP地址32位)转化为物理地址(MAC地址48位)[RFC826]。ARP协议是属于链路层的协议,在以太网中的数据帧从一个主机到达网内的另一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网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口的,而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内核(如驱动)必须知道目的端的硬件地址才能发送数据。当然,点对点的连接是不需要ARP协议的。为了解释ARP协议的作用,就必须理解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过程。这里举一个简单的PING例子。假设我们的计算机IP地址是192.168.1.1,要执行这个命令:ping192.168.1.2。该命令会通过ICMP协议发送ICMP数据包。该过程需要经过下面的步骤:1、应用程序构造数据包,该示例是产生ICMP包,被提交给内核(网络驱动程序);2、内核检查是否能够转化该IP地址为MAC地址,也就是在本地的ARP缓存中查看IP-MAC对应表;3、如果存在该IP-MAC对应关系,那么跳到步骤9;如果不存在该IP-MAC对应关系,那么接续下面的步骤;4、内核进行ARP广播,目的地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ARP命令类型为REQUEST(1),其中包含有自己的MAC地址;5、当192.168.1.2主机接收到该ARP请求后,就发送一个ARP的REPLY(2)命令,其中包含自己的MAC地址;6、本地获得192.168.1.2主机的IP-MAC地址对应关系,并保存到ARP缓存中;7、内核将把IP转化为MAC地址,然后封装在以太网头结构中,再把数据发送出去;使用arp-a命令就可以查看本地的ARP缓存内容,所以,执行一个本地的PING命令后,ARP缓存就会存在一个目的IP的记录了。当然,如果你的数据包是发送到不同网段的目的地,那么就一定存在一条网关的IP-MAC地址对应的记录。 知道了ARP协议的作用,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数据包的向外传输很依靠ARP协议,当然,也就是依赖ARP缓存。要知道,ARP协议的所有操作都是内核自动完成的,同其他的应用程序没有任何关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ARP协议只使用于本网络。

ARP是什么东西!!
RP实际上是英文词组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简称,它的中文名叫做地址解析协议。它主要指的就是根据电脑的ip地址获取到的一个物理地址上的ip协议,arp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之间互相信任的前提下,它还可以对本机ARP缓存中的的ip地址以及mac地址这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排查,由此做出添加以及删除各种静态对应关系等等。现在我们常见的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等等,如果ndp的用户还能在IPv6中来代替arp。解决办法根据主机A上的路由表内容,IP确定用于访问主机B的转发IP地址是192.168.1.2。然后A主机在自己的本地ARP缓存中检查主机B的匹配MAC地址。如果主机A在ARP缓存中没有找到映射,它将询问192.168.1.2的硬件地址,从而将ARP请求帧广播到本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源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都包括在ARP请求中,本地网络上的每台主机都接收到ARP请求并且检查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如果主机发现请求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不匹配,它将丢弃ARP请求。主机B确定ARP请求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则将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添加到本地ARP缓存中。主机B将包含其MAC地址的ARP回复消息直接发送回主机A。当主机A收到从主机B发来的ARP回复消息时,会用主机B的IP和MAC地址映射更新ARP缓存。本机缓存是有生存期的,生存期结束后,将再次重复上面的过程。主机B的MAC地址一旦确定,主机A就能向主机B发送IP通信了。扩展资料防护原理防止ARP攻击是比较困难的,修改协议也是不大可能。但是有一些工作是可以提高本地网络的安全性。首先,你要知道,如果一个错误的记录被插入ARP或者IP route表,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删除。a. 使用arp –d host_entryARP断网攻击b. 自动过期,由系统删除这样,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减少过期时间#ndd –set /dev/arp arp_cleanup_interval 60000#ndd -set /dev/ip ip_ire_flush_interval 6000060000=60000毫秒 默认是300000加快过期时间,并不能避免攻击,但是使得攻击更加困难,带来的影响是在网络中会大量的出现ARP请求和回复,请不要在繁忙的网络上使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RP攻击
想了解的进ARP攻击的原理,现象,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1.首先给大家说说什么是ARP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ARP原理:某机器A要向主机B发送报文,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找到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未找到,则广播A一个ARP请求报文(携带主机A的IP地址Ia——物理地址Pa),请求IP地址为Ib的主机B回答物理地址Pb。网上所有主机包括B都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B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A主机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其中就包含有B的MAC地址,A接收到B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接着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由网卡附加MAC地址)。因此,本地高速缓存的这个ARP表是本地网络流通的基础,而且这个缓存是动态的。ARP协议并不只在发送了ARP请求才接收ARP应答。当计算机接收到ARP应答数据包的时候,就会对本地的ARP缓存进行更新,将应答中的IP和MAC地址存储在ARP缓存中。因此,当局域网中的某台机器B向A发送一个自己伪造的ARP应答,而如果这个应答是B冒充C伪造来的,即IP地址为C的IP,而MAC地址是伪造的,则当A接收到B伪造的ARP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这样在A看来C的IP地址没有变,而它的MAC地址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由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通不是根据IP地址进行,而是按照MAC地址进行传输。所以,那个伪造出来的MAC地址在A上被改变成一个不存在的MAC地址,这样就会造成网络不通,导致A不能Ping通C!这就是一个简单的ARP欺骗。2.网络执法官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在网络执法官中,要想限制某台机器上网,只要点击"网卡"菜单中的"权限",选择指定的网卡号或在用户列表中点击该网卡所在行,从右键菜单中选择"权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即可限制该用户的权限。对于未登记网卡,可以这样限定其上线:只要设定好所有已知用户(登记)后,将网卡的默认权限改为禁止上线即可阻止所有未知的网卡上线。使用这两个功能就可限制用户上网。其原理是通过ARP欺骗发给被攻击的电脑一个假的网关IP地址对应的MAC,使其找不到网关真正的MAC地址,这样就可以禁止其上网。3.修改MAC地址突破网络执法官的封锁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只要修改MAC地址,就可以骗过网络执法官的扫描,从而达到突破封锁的目的。下面是修改网卡MAC地址的方法:在"开始"菜单的"运行"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展开注册表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72-E325-11CE-BFC1-08002BE10318}子键,在子键下的0000,0001,0002等分支中查找DriverDesc(如果你有一块以上的网卡,就有0001,0002......在这里保存了有关你的网卡的信息,其中的DriverDesc内容就是网卡的信息描述,比如我的网卡是Intel 21041 based Ethernet Controller),在这里假设你的网卡在0000子键。在0000子键下添加一个字符串,命名为"NetworkAddress",键值为修改后的MAC地址,要求为连续的12个16进制数。然后在"0000"子键下的NDI/params中新建一项名为NetworkAddress的子键,在该子键下添加名为"default"的字符串,键值为修改后的MAC地址。在NetworkAddress的子键下继续建立名为"ParamDesc"的字符串,其作用为指定NetworkAddress的描述,其值可为"MAC Address"。这样以后打开网络邻居的"属性",双击相应的网卡就会发现有一个"高级"设置,其下存在MAC Address的选项,它就是你在注册表中加入的新项"NetworkAddress",以后只要在此修改MAC地址就可以了。关闭注册表,重新启动,你的网卡地址已改。打开网络邻居的属性,双击相应网卡项会发现有一个MAC Address的高级设置项,用于直接修改MAC地址。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这个地址与网络无关,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它都有相同的MAC地址,MAC地址一般不可改变,不能由用户自己设定。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每个网络制造商必须确保它所制造的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前三字节以及不同的后三个字节。这样就可保证世界上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唯一的MAC地址。另外,网络执法官的原理是通过ARP欺骗发给某台电脑有关假的网关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使其找不到网关真正的MAC地址。因此,只要我们修改IP到MAC的映射就可使网络执法官的ARP欺骗失效,就隔开突破它的限制。你可以事先Ping一下网关,然后再用ARP -a命令得到网关的MAC地址,最后用ARP -s IP 网卡MAC地址命令把网关的IP地址和它的MAC地址映射起来就可以了。4.找到使你无法上网的对方解除了网络执法官的封锁后,我们可以利用Arpkiller的"Sniffer杀手"扫描整个局域网IP段,然后查找处在"混杂"模式下的计算机,就可以发现对方了。具体方法是:运行Arpkiller(图2),然后点击"Sniffer监测工具",在出现的"Sniffer杀手"窗口中输入检测的起始和终止IP(图3),单击"开始检测"就可以了。检测完成后,如果相应的IP是绿帽子图标,说明这个IP处于正常模式,如果是红帽子则说明该网卡处于混杂模式。它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个家伙在用网络执法官在捣乱。扫描时自己也处在混杂模式,把自己不能算在其中哦! 找到对方后怎么对付他就是你的事了,比方说你可以利用网络执法官把对方也给封锁了!:-)
ARP即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