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如何配置OSPF,及工作原理
启动OSPF路由进程 Router(config)#routerospfprocess-id指定OSPF协议运行的接口和所在的区域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addressinverse-maskareaarea-id修改接口的Cost值Router(config-if)#ipospfcostcost例子R2(config)#routerospf1R2(config-router)#router-id192.168.1.1R2(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10.0.0.0area0R2(config-router)#network10.0.0.00.0.0.3area 0

ospf协议是怎么配置的
OSPF路由协议是用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协议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部工作。适用于IPv4的OSPFv2协议定义于RFC 2328,RFC 5340定义了适用于IPv6的OSPFv3。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每个路由器负责发现、维护与邻居的关系,并将已知的邻居列表和链路费用LSU报文描述,通过可靠的泛洪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内的其他路由器周期性交互,学习到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自治系统边界的路由器注入其他AS的路由信息,从而得到整个Internet的路由信息。每隔一个特定时间或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重新生成LSA,路由器通过泛洪机制将新LSA通告出去,以便实现路由的实时更新。扩展资料:OSPF路由协议的实现过程1、初始化形成端口初始信息:在路由器初始化或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如链路发生变化,路由器新增或损坏)时,相关路由器会产生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该数据包里包含路由器上所有相连链路,也即为所有端口的状态信息。2、路由器间通过泛洪(Floodingl机制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各路由器一方面将其LSA数据包传送给所有与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另一方面接收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传来的LSA数据包,根据其更新自己的数据库。3、形成稳定的区域拓扑结构数据库:OSPF路由协议通过泛洪法逐渐收敛,形成该区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这时所有的路由器均保留了该数据库的一个副本。4、形成路由表:所有的路由器根据其区域拓扑结构数据库副本采用最短路径法计算形成各自的路由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PF路由协议
一、OSPF 1. OSPF基本原理以及邻居关系建立过程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型路由选择协议。它依靠5种(Hello, DBD, LSR, LSU and LSAck)不同种类的数据包来识别、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当路由器接收到来自邻居的链路状态信息后,会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然后根据该链路状态数据库,采用SPF算法确定到各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最后将最佳路径放到它的路由表中,生成路由表。OSPF会进行周期性的更新以维护网络拓扑状态,在LSA的生存期到期时进行周期性的更新。除了周期性更新之外,还有触发性更新。即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增减路由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等)时,会产生触发性更新,把变化的那一部分通告给整个网络。一、在路由器上配置单域的OSPF1.如下基本配置:(1)配置端口IP地址以RTA路由器的配置为例:RTA(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RT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TA(config-if)#no shutdown检验:用ping命令检查连通性:在各台路由器上分别ping自己的所有邻居看是否可以ping通。(2)配置looback端口作为router ID,确保router ID的稳定性。以RTA路由器的配置为例:RTA(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TA(config-if)#ip address 10.0.0.3 255.255.255.2552.启动OSPF路由进程在各台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为更好的观察OSPF协议运作的各种信息,配置前,把各路由器上的以太网口shutdown):路由器A:RTA(config)#router ospf 1RT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RT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路由器B:RTB(config)#router ospf 1RT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RT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路由器C:RTC(config)#router ospf 1RT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RT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RT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3.观察、检验OSPF配置:Router#debug ip ospf events//OSPF协议运作的各种信息用no shut 命令打开各路由器上的以太网口。Router(config-)#int f0Router(config-if)#no shut观察路由器输出的debug信息。在各个路由器确立邻居关系之后:Router#show ip ospf neighbor//检查路由器邻接状态Router#show ip protocols //查看运行的路由协议及协议相关的信息Router#show ip ospf //查看OSPF协议信息及各种计时器Router#show ip ospf interface e0 //查看OSPF的接口相关配置,比如hello间隔Router#debug ip ospf adj //查看邻接关系相关的信息用以下命令删除某个路由条目或者整个路由表,然后再查看路由条目和路由表的建立过程:Router#Clear ip route * 清空路由表Router#Clear ip route a.b.c.d 清空某条路由条目配置认证在RTA接口上配置OSPF认证口令:RTA(config)#int e0RTA(config-if)# 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以整个OSPF区域为基础启用认证功能:Router(config-router)# area 0 authentication过了down机间隔时间之后,在路由器RTA发出“show ip ospf neighbor”命令,查看RTA的OSPF邻居。用“debug ip ospf events”确定该结果的原因。在RTB与RTC上作与RTA相同的配置。再次用“show ip ospf neighbor”来查看结果。 说明:在debug信息中,可以看到三种认证类型,0表示不使用认证,类型1代表明文认证,类型2代表用MD5加密认证。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开放最短路径协议(OSPF)协议不仅能计算两个网络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而且能计算通信费用。可根据网络用户的要求来平衡费用和性能,以选择相应的路由。在一个自治系统内可划分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根据自己的拓扑结构计算最短路径,这减少了OSPF路由实现的工作量;OSPF属动态的自适应协议,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可以迅速地做出反应,进行相应调整,提供短的收敛期,使路由表尽快稳定化。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完整的全网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很庞大,寻径时, 该路由器以自己为根,构造最短路径树,然后再根据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路由器彼此交换,并保存整个网络的链路信息,从而掌握全网的拓扑结构,并独立计算路由。
提供一些常用命令供参考: Ospf常用命令Sh ip os int e0 用来查看接口信息。Show ip ospf 用来查看ospf 参数Sh ip ospf process-id 用来查看ospf 参数Sh ip ospf border-routers 用来查看到达abr 或asbr 的路由表。Sh ip os database 用来显示ospf 数据库中的信息Sh ip os process-id databaes 用来显示特定进程号的数据库信息Sh ip os int 显示接口信息Sh ip os nei 显示邻居关系。Sh ip os virtual-links 用来显示虚连接Debug ip os adj 用来显示关于一个ospf 邻居关系的信息。也可以用来确定ospf 问题。Cle ip os process 用来重新建立邻居关系。Debug ip os events 用来显示ospf 事件有关的信息。Debu ip os flood 用来显示有关扩散信息Debu ip os packet 用来显示ospf 数据包的情况Sh ip os da router 查看数据库。 Sh ip os virtual-links 查看虚链路

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 协议
全局模式router ospf 1 协议子模式下network+ 所要宣告的网段+area 0注:其中“1”为进程号本地有效 area 0 为骨干区域编号,网络中必须存在骨干区域,也可以创建area 1 或 area2 但都必须与area 0直连
看看你是什么路由器,家用的就不支持这些动态的路由协议。如果是商用的,使能ospf,在接口下配置ospf area,如果要认证可以加上(有些是在ospf下统一配置的),用network配置公告哪些网段,再看需要重分布哪些静态路由或者其他路由。
ospf协议,配置你要看什么设备上配置了。命令可能不一样,但都是那个步骤. 1、起协议2、公布网段、划分区域
啊?这个没玩过 算是比较高级的啦

多区域ospf路由配置
多区域ospf路由配置?C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录我的八仙桌关注网络中多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 原创2018-05-03 16:05:51我的八仙桌 码龄8年关注在众多的路由协议中,ospf有好多优点,比如它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支持几千台路由器)、无自环、支持区域划分、可以路由分级等。下面我们重点来讲它的区域划分,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区域划分的基本知识:1、我们的网络可以看成是由多个自治系统组成,通过搜集和传递自治系统链路状态来动态地发现和传播路由以达到自治系统的信息同步。2、每个自治系统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果一个路由器端口被分配到多个区域内,这个路由器就被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ABR,它是指那些处于区域边缘连接多个区域的路由器。3、通过ABR可以学到其它区域的路由信息,所有ABR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路由器称为骨干区域,由于所有区域必须在逻辑上与骨干区域保持连通性,特别引入了虚连接的概念,使那些在物理上分割的区域也能保持逻辑上的连通性。4、连接自治系统的路由器称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通过ASBR来学习该OSPF自治系统之外的路由信息(如静态路由、rip等)5、一个网段只能属于同一个区域好了,我们了解了这些后来进行我们的实验,本实验由华为三台路由器、两台交换机和一台防火墙来完成,如下图所示,我们用了ospf和rip两种路由协议,ospf网络划分为3个区域,R1、SW1和防火墙上各做一个loopback端口来方便我们的测试拓扑图一、路由器R1的配置1、首先配上ip地址2、启动ospf并把端口加入区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华为路由器与交换机、防火墙在配置ospf的时候有些不同之处,我们需要先启动ospf二、以R1为例,为R2配置ip地址和ospf1、配完之后我们尝试ping一下S0端口却发现ping不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华为的设备在一条链路的最后一个端口(也就是R1上的S0)要进行复位,下面来进行复位并再次ping,发现通了2、配置rip协议三、以R1为例为R3配置ip和ospf四、配置SW11、创建vlan并把端口加入vlan,然后为端口配置ip地址,测试与R3端口E1的连通性2、创建loopback端口并加入ip3、把端口加入区域五、以SW1为例为SW2配置ip,然后启动rip六、配置防火墙1、配置ip并把端口加入trust区域2、创建loopback并把端口加入,然后把端口加入untrust区域3、启动rip并加入端口七、 通过配置使ospf网络和rip网络能互相学习路由1、查看R2的路由,在下图中我们看到R2通过ospf学习到了R1、R3、和SW1的路由,又通过rip学习到SW2和F的路由2、查看SW1的路由,看到除了直连的和通过ospf学习到的并没有SW2和防火墙的路由3、上面的情况是因为我们没有做路由再发布的原因,我们设想一下ospf的网络是个大的网络,而rip的网络较小,那么我们就可以把rip网络的路由导入到ospf的网络中来,下面根据设想在我们的边界路由器R2上来实现首先导入rip路由然后再次查看SW1的路由,这次可以看到除了ospf学到的和直连的,我们还看到了名为O_ASE的路由,O代表ospf,AS表示自治域,E代表外部的,可以说明导入如有成功4、这时候SW1有了SW2和防火墙的路由,那我们能够ping通他们吗,经过检测答案是否定的,那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SW2和防火墙没有学到SW1的路由。根据前面的设想把ospf网络的路由导入到rip网络中又不现实,因为ospf网络过大,这时候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布一条默认路由。首先做一条静态路由,我们先建个类似于垃圾桶的端口null,当有条找不到目的地的路由时就把它投到里边,在下边?后边应该填写刚刚建的null 0然后到rip中去发布5、到SW2和防火墙上检查是否发布成功,如下图所示,说明发布成功在防火墙的路由表中默认路由下一跳指向192.168.7.16、在防火墙是上通过ping R1和SW1来做最后检验,如下图所示 ,说明我们的网络已经完成了ospf和rip的路由学习 

OSPF具体怎么配置。完整步骤
你又没问清楚是H3C还是CISCO得 算了我就说CISCO的吧enableconftrouterospf110//启用进程号为110的OSPFrouter-id*.*.*.*//配置routerID号OSPF中用来识别路由器的noau//关闭自动汇总net12.12.12.00.0.0.255area0//把12.12.12.0/24网段宣告进OSPF中,并且激活该网段上的接口。OSPF博大精深,太多太多配置了都。。譬如OSPF的验证,分为区域验证,链路验证,虚链路验证建立虚链路,建立TUNNEL口手工汇总,修改AD值,修改接口的COST值,OSPF的特殊区域如:STUB,totallystub,nssa,TOTALLYNSSA路由的重分发等等 太多太多了
在三台设备上都开启ospf协议,进程号100,然后宣告所有互联接口网段,即可互相建立邻居。r1的loopback地址需要发布。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4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