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的四种工作方式(串口通信的四种工作方式的帧格式和波特率)

      最后更新:2023-03-19 08:42:43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单片机中串口的4种工作模式怎么设置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数据的速率要有约定。通过软件可对单片机串行口编程为四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来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三种波特率。由于输入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相同。方式0的波特率 =  fosc/12方式2的波特率 =(2SMOD/64)· fosc方式1的波特率 =(2SMOD/32)·(T1溢出率)方式3的波特率 =(2SMOD/32)·(T1溢出率)当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时,最典型的用法是使T1工作在自动再装入的8位定时器方式(即方式2,且TCON的TR1=1,以启动定时器)。这时溢出率取决于TH1中的计数值。T1 溢出率 = fosc /{12×[256 -(TH1)]} 在单片机的应用中,常用的晶振频率为:12MHz和11.0592MHz。所以,选用的波特率也相对固定。常用的串行口波特率以及各参数的关系如表所示。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有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MCS-51单片机内部串行接口有4种工作模式。这4种模式分别是 :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串口方式0是作为同步以为寄存器使用的,你用它可以模拟SPI 作为主机。其他三个是串口,只是每次通讯的数据位数或波特率不同而已。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有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MCS-51单片机内部串行接口有4种工作模式。这4种模式分别是 :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串口方式0是作为同步以为寄存器使用的,你用它可以模拟SPI 作为主机。其他三个是串口,只是每次通讯的数据位数或波特率不同而已。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有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MCS-51单片机内部串行接口有4种工作模式。这4种模式分别是 :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串口方式0是作为同步以为寄存器使用的,你用它可以模拟SPI 作为主机。其他三个是串口,只是每次通讯的数据位数或波特率不同而已。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有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MCS-51单片机内部串行接口有4种工作模式。这4种模式分别是 :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
      单片机中串口的工作模式是通过寄存器SCON来设置的,这个寄存器里有两位RS1RS0,等于00时为模式0,同步移位模式,等于01时为模式1,8位数波特率可变模式,等于10时为模式2,9位数波特率可变模式,等于11时为模式3,9位数波特率固定模式。
      单片机中串口的4种工作模式怎么设置

      简述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1、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2、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3、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4、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m=32或16)。方式1、2、3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单片机应用范围: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等等。还有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智能机械。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51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串行接口。什么叫全双工串口呢?一般来说,只能接受或只能发送的称为单工串行;既可接收又可发送,但不能同时进行的称为半双工;能同时接收和发送的串行口称为全双工串行口。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其突出优点是只需一根传输线,可大大降低硬件成本,适合远距离通信。其缺点是传输速度较低。 串口可以有底下四种工作方式1、方式0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I/O方式。在串行口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I/O接口,也可以外接串行同步I/O的设备。(1)方式0输出串行口以方式0发送时,数据以RXD端串行输出,TXD端输出同步信号。当一个数据写入串行口发送缓冲器以后,就启动串行口发送器以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的波特率,将数据从RXD端串行输出。(2)方式0输入当串行口定义为方式0并置位REN后,便启动串行口以方式0接收数据,此时RXD端为数据输入端,TXD端为同步脉冲信号输出端。接收器以振荡率的十二分之一的波特率接收RXD端输入的数据信息。但接收器接收到8位数据时,置1中断标志RI。2、方式1串行接口定义为工作方式1时,则被控制为8位的异步通讯接口,传送一帧信息为10位,其中1位为起始位,8位数据位(先低位后高位),1位停止位。(1)方式1输出串行接口以方式1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例如,MOV  SBUF,A),数据字节写入SBUF后,便启动串行口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置1放送中断标志TI。(2)方式1输入串行口以方式1接收时,数据从RXD端输入。在REN置1以后,就允许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以所建立的波特率的16倍分频计数器,以便实现时间同步。计数器的16个状态把一位的时间等分成16份,在每位时间的第7、8和9个计数状态,位检测器采样RXD的值,接收的值是3次采样中取至少二次相同的值,以排除噪声的干扰。如果在起始接收的值不是0,则起始位无效,复位接收电路。在检测到另一个1到0的跳变时,再重新启动接收器。如果接收到值为0,起始位有效,则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当RI=0并且接收到的停止位为1(或SM2=0)时,停止位进入RB8,接收到的8位数据进入接收缓冲器SBUF,置位RI中断标志。接着接收便搜索另一帧信息的起始位。3、方式2和方式3串行接口工作方式2和方式3时,则被定义为9位的异步通信接口。传送一帧信息为11位,其中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从低位至高位),1位是附加的可程控为1或0的第9位数据,1位停止位。方式2和方式3的差别仅仅在于波特率不一样,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波特率为2SMOD/64(振荡频率);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波特率=2SMOD/32(T1的溢出率)。方式2和方式3在发送和接收时唯一的区别就是波特率不同。(1)方式2和方式3发送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数据由TXD端输出,发出一帧信息为11位,附加的第9位数据是SCON中的TB8,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就启动发送器发送,发送完一帧信息,置“1”TI中断标志。(2)方式2和方式3接收 串行口被定义为方式2或方式3接收时,数据从RXD端输入,置REN=1以后,开始接收过程。当检测到RXD端从高到低的负跳变时,确认起始位有效,开始接收本帧的其余信息。在接收完一帧信息后,在RI=0、SM2=0时,或接收到第9位数据为“1”时,8位数据装入接收缓冲器,第9位数据装入SCON中RB8,并置RI=1。若不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接收到的信息将会丢失,也不置位RI
      简述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串行接口的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1方式0串行接口工作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
      串行接口的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简述MCS-51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 0 :这种工作方式比较特殊,与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的串行口不同,它又叫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从 RXD 端串行输出或输入,同步信号从 TXD 端输出,波特率固定不变,为振荡率的 1/12 。该方式是以 8 位数据为一帧,没有起始位和停止位,先发送或接收最低位。 方式 2 :采用这种方式可接收或发送 11 位数据,以 11 位为一帧,比方式 1 增加了一个数据位,其余相同。第 9 个数据即 D8 位具有特别的用途,可以通过软件搂控制它,再加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中的 SM2 位的配合,可使 MCS-51 单片机串行口适用于多机通信。方式 2 的波特率固定,只有两种选择,为振荡率的 1/64 或 1/32 ,可由 PCON 的最高位选择。 方式 3 :方式 3 与方式 2 完全类似,唯一的区别是方式 3 的波特率是可变的。而帧格式与方式 2- 样为 11 位一帧。所以方式 3 也适合于多机通信。
      简述MCS-51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有几种工作方式?请简述各种方式的功能.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方式3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m=32或16)。方式1、2、3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帧格式及波特率两个方面。扩展资料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都是由单片机时钟脉冲经相关控制电路处理后获得。其中方式0的波特率完全取决于系统时钟频率fosc的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方式2的波特率还受SMOD(PCON.7)状态控制。当SMOD=1时,为fosc/32, SMOD=0时为fosc/64。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常使用单片机中的定时器T1工作在其方式2 (自动重装初值方式)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以产生所需的波特率信号。K为定时器T1的位数,与其工作方式有关(方式0,K=13; 方式1,K=16;方式2,K=8)。 由波特率计算公式可知,方式1和方式3下波特率受fosc、SMOD、T1工作方式以及T1初值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是在fosc、SMOD和T1工作方式选定情况下,通过调整T1初值(即调整T1的溢出率)的方式来改变波特率。
      串行口分四种工作方式,由SCON中的SMO、SM1二位选择决定。 1.方式0(1)特点1.用作串行口扩展,具有固定的波特率,为Fosf/12。2.同步发送/接收,由TXD提供移位脉冲,RXD用作数据输入/输出通道。3.发送/接收8位数据,低位在先。(2)发送操作当执行一条“MOV SBUF,A”指令时,启动发送操作,由TXD输出移位脉冲,由RXD串行发送SBUF中的数据。发送完8位数据后自动置TI=1,请求中断。要继续发送时,T1必须有指令清零。(3)接收操作在RI=0条件下,置REN=1,启动一帧数据的接收,由TXD输出移位脉冲,由RXD接收串行数据到A中。接收完一帧自动置位RI,请求中断。想继续接收时,要用指令清零RI。2.方式1(1)特点1.8位UART接口。2.帧结构为10位,包括起始位(为0),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3.波特率由指令设定,由T1的溢出率决定。(2)发送操作当执行一条“MOV SBUF,A”指令时,启动发送操作,A中的数据从TXD端实现异步发送。发送完一帧数据后自动置TI=1,请求中断。要继续发送时,TI必须由指令清零。(3)接收操作当置REN=1时,串行口采样RXD,当采样到1至0的跳变时,确认串行数据帧的起始位,开始接收一帧数据,直到停止位到来时,把停止位送入RB8中。置位RI请求中断。CPU取走数据后用指令清零RI。3.方式2和方式3方式2和方式3具有多机通信功能,这两种方式除了波特率不同以外,其余完全相同。(1)特点1.9位UART接口。2.帧结构为11位,包括起始位(为0)、8位数据位、1位可编程位TB8/RB8和停止位(为1)。3.波特率在方式2时为固定FOSC/32或FOSC/64,由SMOD位决定,当SMOD=1时,波特率为FOSC/32;当SMOD=0时,波特率为FOSC/64。方式3的溢出率由T1的溢出率决定。(2)发送操作发送数据之前,由指令设置TB8(如作为奇偶校对位或地址/数据位),将要发送的数据由A写入SBUF中启动发送操作。在发送中,内部逻辑会把TB8装入发送移位寄存器的第9位位置,然后发送一帧完整的数据,发送完毕后置位TI。TI须由指令清零。(3)接收操作当置位SEN位且RI=0时,启动接收操作,帧结构上的第9位送入RB8中,对所接收的数据视SM2和RB8的状态决定是否会使RI置位。当SM2=0时,RB8不论什么状态RI都置1,串行口都接收数据。当SM2=1时,为多机通信方式,接收到的RB8为地址/数据表识位。当RB8=1时,接收的信息为地址帧,此时置位RI,串行口接收发送来的数据。 当RB8=0时,接收的信息为数据帧,若SM2=1时,RI不会置位,此数据丢弃;若SM2=0,则SBUF接收发送来的数据。
      http://wenku.baidu.com/view/bb1b8e4b2b160b4e767fcf4f.html 从第15页开始,介绍的很详细。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有几种工作方式?请简述各种方式的功能.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58430.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