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09 11:43:0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5月8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用户、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黄明新教授的团队在《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利用晶界延迟制造超强钢”的论文,展示了黄明新团队对“高强度、高韧性变形分布钢”的贡献。这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个用户实验结果。
具有优异性能的低成本合金材料一直是汽车、航空、国防等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然而,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往往难以同时考虑。
近年来,黄明新教授的团队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仪(GPPD)团队合作,以中子衍射为研究方法,对一系列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低成本的研发成果;重要的微观参数信息,如磷钢的相体积分数和位错密度
图1超强钢的中子衍射图在CSNS的GPPD中获得。
在GPPD数据和其他数据的支持下,黄明新教授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作用机制,打破了传统的提高强度会降低材料断裂韧性的认识。根据这一新机制,低成本研发;p钢。
图2 (A)三维图形模型描述了样品加载方向和D & amp磷钢组织与结构的关系。(b)工程应力应变曲线。(c) j积分电阻曲线。D&。磷钢同时具有极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和均匀延伸率。
中子衍射具有高穿透性、高分辨率和无损伤的优点,可用于分析具有织构的复杂材料的结构特征。然而,通用粉末衍射仪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第一阶段建造的三个光谱仪之一。自2018年开放以来,它已成功完成近90个用户研究项目,许多用户实验结果已在《科学》、《自然交流》和《先进材料》等期刊上发表。
作为中国松山湖科学城已建成的科学仪器,散裂中子源迄今已完成200多个用户课题,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广东、香港和澳门,约10%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正计划与各方联手,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设八台新的光谱仪,力争为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陈启亮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东莞分院
[作者]陈启亮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