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都有哪些协议
协议主要是HTTP为主,特别是对外的接口,而对外的接口又是bug重灾区,所以比较重要。 但以后也不排除还会出现比如websocket等协议,甚至很多内部使用的协议都是开发自己定义的,并没有名字

常用的接口协议有哪些
常用的接口协议有很多种,比如说网线的接口。音箱的接口,耳机的接口,还有电源的接口。

单片机通信接口与通信协议有哪几种?
232居多,变体的232会有RS485,RS422等,有的也有spi,iic等串行以及打印机支持的并行接口,高端的会有CAN工业总线接口、以太网络接口、IDE接口、和usb接口等等。 通信协议通常会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择。大型接口的网络有专用的结构完整功能强大的接口协议。很多初期的单片机应用只需几条指令即可完成通信需要,所以都是自己设计通信协议的。
rs232
IIC SPI485232TTL CAN
UART,IIC,SPI,单总线, 485,CAN,Modbus,蓝牙, USB

的Modbus协议物理层接口有哪些类型,传输距离最多多少?采取哪几种方式通讯?
1.所谓总线就是在一个物理通讯链路上将多个设备集合在一起,就是将所有的设备总起来,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流,RS323 RS485那个算总线就不言自明。现场总线是指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 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 2.RS232,RS485是一个物理接口,简单的说是硬件。也可以说是一种通信接口。MODBUS是一种国际标准的通讯协议,用于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交换数据(一般是工业用途);所谓协议,也可以理解为有人说的“语言”吧,简单的说是软件。3.一般情况下,两台设备通过MODBUS协议传输数据:最早是用RS232C作为硬件接口,(也就是普通电脑上的串行通讯口(串口));也有用RS422的,也有常用的RS485,这种接口传输距离远,在一般工业现场用的比较多。MODBUS协议又分MODBUS RTU,MODBUS ASCII和后来发展的MODBUS TCP三种模式:其中前两种(MODBUS RTU,MODBUS ASCII)所用的物理硬件接口都是串行(Serial)通讯口(RS232,RS422,RS485)。而MODBUS TCP则是为了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什么都可以用Ethernet网或Internet来连接,传送数据。所以又MODBUS TCP模式,该模式的硬件接口就是以太网(Ethernet)口了,也就是我们电脑上一般用的网络口了。总结以上所说,RS232及PLC以太网属于最底层的通信介质或通信标准,在其上必须有相应的通信协议才能实现数据交换、传输。现场总线就是一种网络,且都有自己的通讯协议。PLC通信模块主要起采集现场数据,比如数字量、模拟量。举个例子,数字量采集就是现场触点得电闭合形成回路,那么数字量采集模块会经过光电之类的转换告诉PLC的CPU这是1,也就是DI模块的功能。而模拟量模块会将现场4-20mA的信号进行转换成为PLC认可的某一范围的数值,比如1000-5000等。 你提的补充问题后边有人已经做了大体解释,PROFIBUS ? , ? MODBUS , ?DEVICENET ,PROFIBUS-DP ?,CONTROLNET 这些是不同协议的总线。PLC网络模块跟我说的那些DI DO 自然功能不同,网络模块可以实现与远程PLC的连接等,这你得看每种不同PLC的扩展方式等。网络节点就是连入网络的一台台计算机或PLC,网络连接器直接的解释是传输线两端的接头。你问两个PLC可以通过RS232通讯,多了当然行,加相关设备,实普通网线一样,一根网线无疑只能连接两端,你要连接很多电脑自然用一根网线是不够的,得用多跟网线并加HUB或交换机等设备,这些道理是一样的。这些问题怎么说你都很难一时接受,如果你将来接触了就很快理解了,也不会太过计较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了,比如说工业用的HUB或交换机或路由器这些在概念或原理上还是有差别的,但是工业实际用的时候大体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以没人会去深刻研究到底HUB还是交换机还是路由器,只要能实现我工业用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就可以,到底是物理层还是数据链路层不是自动化人员该关心的范围了。
一、串口RS232,传输距离约50m,通信方式为全双工 二、串口RS422,传输距离约200m,通信方式为全双工三、串口RS485,传输距离约200m,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四、网口LAN,无传输距离,只要联网,能PING到地址,就可以通信。通信方式为半双工五、网口WAN,无传输距离。通信方式为全双工 望采纳。。。。。。

什么是nvme协议?
1NVMe协议的定义及特点 在过去的2016年,几乎全球所有的存储大厂都推出了基于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产品,一时间NVMe协议几乎成为了行业最为热门的词汇。那么,NVMe协议到底是什么?它和传统的AHCI协议又有哪些异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NVMe协议的定义及特点NVMe,全称为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我们拆开翻译,Non-Volatile Memory中文译名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熟悉存储的都知道,存储器根据断电后是否能够存储数据为标准分为易失性和非易失性,我们常用的优盘、闪存卡等存储产品就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固态硬盘产品也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了。而此处的Express,就是类似于PCIe中那个e,指的是通道或是规范。文章图片1NVMe是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输规范一般常识性的理解,NVMe是一种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输规范,NVMe规范由包含90多家公司在内的工作小组所定制,Intel是主要领头人,小组成员包括美光、戴尔、三星、Marvell、NetAPP、EMC、IDT等公司。此规范目的在于充分利用PCI-E通道的低延时以及并行性,还有当代处理器、平台与应用的并行性,在可控制的存储成本下,极大的提升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降低由于AHCI接口带来的高延时,彻底解放SATA时代固态硬盘的极致性能。就存储整个流程来说,NVMe不仅仅是逻辑上的协议接口,还是一种指令标准,一种指定协议,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存储行业长期以来以ATA为核心底层的存储逻辑,掀起了一场实至名归的存储革命。2NVMe协议和SATA的异同及小结NVMe协议和SATA的异同SATA是一种物理接口类型,执行的AHCI协议标准,是目前最为廉价和常见的固态硬盘接口,缺点便是有着6Gbps的极限读写限制,无法满足专业领域对于无延时、极致读写的要求。文章图片2NVMe协议和SATA的异同PCIe实际上是通道协议,在物理表现上就是主板上那些PCIe接口。这些通道协议,属于总线协议,能够直接连接CPU,因而几乎没有延时,成为NVMe标准的绝佳伴侣。而在AHCI标准时代,受制于协议,几乎无法发挥PCIe的实际性能,同时根据传输速度不同,PCIe还可分为X2/X4/X8。 M.2接口,在固态硬盘领域,更多的是用于和传统的SATA固态硬盘进行区分的名词。根据主控执行的协议不同,M.2接口又分为NVMe协议以及AHCI协议的固态硬盘。根据协议不同,M.2固态硬盘在性能上也会有着相当的差异。
nvme :NVMe协议是在PCIe SSD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后,因为各个厂家的私有协议不具有兼容性,无法和现有操作系统无缝衔接,INTEL为了统一接口协议建立生态,而在2011年发布了NVMe协议。
nvme协议全称为Non-VolatitControllerInterface高级主机控制接口,既是一种接口也是一种协议,同样的也是由Intel研发并主导的技术,它的出现让固态硬盘产品性能实现了大跨越,根据测试结果,AHCI的出现提升了固态硬盘产品性能至少30%,也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固态硬盘接口协议。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用于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主要应用于家用市场,有SATA、SATAΙΙ、SATAΙΙΙ,是现在的主流。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