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11 11:49:3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顾
来源|科技指令(翔灵0815)
苏宁在中国绝对是一家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公司。
在2019年赢得万达所有门店并于9月完成家乐福中国的股份交付后,苏宁在2019年的转型姿态充满了自豪。
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苏宁两年来首次亏损,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51亿元。在本季度的财务报告中,苏宁强调了依靠门店的互联网运营、发展家庭业务和开展线下门店分销来扭转疫情期间门店业务低迷的措施。
苏宁的离线配送依赖于苏宁自己的物流系统,该系统建于1990年,主要负责苏宁早期的家电配送。苏宁物流集团成立15年,物流云对外开放。
在苏宁的业务系统中,在流行期间,其自身的物流是否会推动苏宁在竞争激烈的家庭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及家庭配送在苏宁整体业务结构中的地位如何?
苏宁的“家庭经济”重叠和物流支持上升空
2019年初,苏宁成立了家电集团、消费电子集团、快速零售集团、时尚百货集团和国际集团。苏宁试图跳出3C电器,新成立的迅销集团负责管理网上超市、苏宁小商店、苏显升和红孩儿产品的运营和管理,并专注于采购和吸引投资。
转型后,苏宁的竞争对手开始从国美演变为京东和阿里。线下商店以苏宁店为核心,遵循“商品+服务”的策略,包括以社区商店为基础的当地生活服务,如家电维修、家居清洁、快递邮件的投递和递送,甚至二手房交易和日常产品分销。
根据2020年Q1财务报告,第一季度收入为578.39亿元,同比下降7.07%,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5.5亿元,同比上升-505.45%。这种流行病的影响非常明显。
苏宁遵循“智能零售”和“无界零售”的故事趋势,在流行期间专注于“30分钟到达”、“1小时到达”即时配送和“半天到达”服务。财务结果显示,门店推单同比增长194.84%。此外,快速消失的一般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67.99%。
苏宁的家庭服务和当地生活领域迅速消失的产品已经改变了方向,在疫情期间表现尤为出色。家乐福的家庭业务增长了3.5倍,苏宁的市场增长了5倍多,苏宁的红色儿童增长了10倍多。
苏宁的送货上门主要是通过“苏宁附议”实现的。苏宁Seconda是苏宁小商店的配套设施,以“自助+众包”模式运营。家乐福的快餐产品和苏显升的生鲜食品由苏宁物流和每日快递组成的配送团队负责。
有些公司采用众包模式,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快递员。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整体配送效率。然而,2019年的财务报告显示,物流成本同比增长了39.9%。报告解释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小商品的库存部署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目前,苏宁物流的主要生力军是自建的苏宁物流(B2C)和2017年收购的田甜快递(全网快递)。与现有传统快递企业复杂的收发模式不同,苏宁物流的物流系统类似于JD.com。它更像是从仓库到消费者的一个环节。
在中国,以菜鸟、顺丰和京东为代表的物流系统中,菜鸟的效率和速度是无法控制的。顺丰是物流的名片,但不吃电子商务。只有京东的自营物流最接近苏宁的自营物流。

多方联动物流模式响应流程
在苏宁的配送系统中,苏宁第二解决了社区家居配送的问题,而依靠苏宁自建的物流系统来解决网上销售。
根据苏宁物流4月份发布的2019年度报告数据,2019年苏宁物流新增并扩大了13个物流基地,并在合肥、重庆、南宁等20个城市取消了物流仓储点。截至12月31日,公司已在44个城市运营了57个物流基地,18个物流基地正在建设或扩建中。
“家庭经济”扩张带来苏宁转型的“辐射效应”
在苏宁的业务系统中,苏宁乐购面向生活服务中心,苏宁超市为主要的在线服务中心,苏宁超市、苏宁店和家乐福超市为主要的线下服务中心,最终实现全渠道覆盖。
苏宁在快速消费品和家庭服务方面有一些亮点。然而,转型并不容易。整个商业结构正在向线下消费的大趋势靠拢。苏宁门店布局和收入结构的主要变化是转型带来的“辐射效应”。
1.国美拥抱和战斗很多。苏宁也会下沉。
由于苏宁专注于当地的生活服务,“家庭经济”的布局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苏宁已经很少的现金流,结果是一些企业会收缩以支持其他企业。
苏宁选择关闭其家电商店,并在不断下滑的市场中推出其零售云业务。
从2019年3月31日至2020年3月31日,苏宁共关闭了163家家居生活专卖店和561家苏宁乐购直营店。
压缩传统家用电器的目的显而易见。然而,在如此大量的资源配置下,苏宁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在稳步上升。其中,物流仓库的建设成本是最大的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不断下滑的市场中的零售云和苏宁自己社区的送货上门业务。

这也意味着苏曼的离线商店的扩张不会继续激进。离线商店的规模效应是一项长期缓慢的工作。新鲜的电子商务商店有成箱的马,超市有大润发和永辉,社区有数百个果园作为苏宁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这种模式下,苏宁迅速消化家乐福获得的社区支持能力非常重要。
在不断下滑的市场中,国美+平托已经觊觎苏宁电器的份额。苏宁在零售云领域继续走在前列。本季度的财务业绩显示,苏宁已经开设了466家新的云零售店。苏宁似乎已经从零售商转变为零售服务提供商。
2.从家用电器起家的苏宁不再依赖家用电器?
财务业绩显示,第一季度苏宁快运百货、母婴保健、食品和生鲜产品的销售额快速增长,第一季度苏宁快运百货销售额同比增长167.99%。
鉴于疫情期间整个线下经济的停滞,依赖线下的黑白家电销量不容乐观。然而,苏宁已经逐渐抹去了3C家电的地位,并开始严重依赖快速发展的百货商店。
2019年,苏宁的收入结构在日本百货店中排名第二。从苏宁的收入结构来看,快速淘汰效果显著。

苏宁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的收入结构,2019年度报告来源
然而,从苏宁近年来的行动来看,苏宁强调快速淘汰和本土生活,这背后是离线家电的基础板块。根据奥维云的数据,2019年,苏宁和国美在中国家电市场的线下渠道中处于领先地位。五星电器2018年排名第三,2019年由JD.com投资12.7亿股。
在苏宁逐渐过渡到当地生活的过程中,JD.com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线下电器。每一方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根本原因是本地生活服务类别下的泛品牌效应突出,即将到来的巨头正在试图垄断生活服务和其他衍生领域的所有环节,苏宁目前正在这样做。
从物流能力到店铺布局,苏宁的“家居业务”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流行期间,人们对家庭服务的迫切需求给了苏宁一个展示低水平家庭服务的机会。
2020年第一季度的短暂亏损对苏宁来说并不是坏消息。相反,它证明了苏宁逐步放弃3C电器作为核心业务理念,逐步将重心转移到快速消费品和社区+家庭服务的战略是正确的。

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同时,苏宁还需要继续增加线下社区商店和物流仓库的容量。
“众包”分销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漏斗状的订单分销模式,它将订单从非专业分销商逐步分销到苏宁自己的分销资源中。其目的是减轻自身配送系统的压力,降低成本。这意味着“众包”的非专业表达部分的效率将极大地影响苏宁的家庭商务用户体验。
另一个方面是苏宁商店的开业。苏宁店占地三公里,目前与美团和京东的标准相同。根据电杆数量,近90%的门到门配送需求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渠道下沉尚未完成,这就对苏宁的线下门店提出了要求。

目前,苏宁正面临着“回家做生意”后追兵,下沉前拦截,然后迅速消失的局面。成箱的马匹、日常美食、多点、大润发、永辉和百国园都在争夺家庭生意。
从盈利情况来看,2017年至2019年是苏宁快速扩张的三年,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可怕的498%。
即便如此,这一阶段也是苏宁转型的阵痛。2018年,苏宁通过资产处置、政府补贴和投资收入(主要是阿里的股票)赚取了约60亿元。18年的财务报告实际上含有水分。
进入2020财年,苏宁还将面临许多领域的重大考验,从门店覆盖到物流和配送能力,如果它要继续与当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现有巨头竞争的话。
*此内容是原创且未经授权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它,包括重印、摘录、复制或创建镜像。
[终点]
响铃一次
1钛媒体,产品,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和许多其他风险投资,科技网站的年度前10名作者;
老虎吼奖的评委;
3位作家:畅销书作家,如《移动互联网新常态下的商机》;
4 .《中国商报》、《商圈》、《商业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10家报刊杂志的特约评论员;
5近80位专栏作家,包括钛媒体、36kr、虎味、界面、澎湃新闻等。
6.“脑艺术家”(brain artist)的概念已经演变成“自我媒体”,并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已经向许多科技智能公司的所有媒体和通信顾问派出了荣誉导师。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