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考上中科大,24岁发了4篇Nature,曹原有多厉害?

      最后更新:2020-05-11 12:44:5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2018年,22岁的中国天才曹颖元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被列为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之一,排名第一。两年后,曹颖元带着二合一的作品《自然》强势回归。

      那么,谁是曹颖元呢?他在科学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

      曹颖元的“开放”生活很早就开始了。他14岁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青年班,19岁就开始在世界顶尖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曹源从高中开始就对超导感兴趣。读完博士学位后,他在实验室研究超导材料,并以石墨烯为起点。

      石墨烯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石墨烯具有非常特殊的结构。它是一个二维结构,碳原子排列成蜂窝状网格。它的厚度是一个碳原子,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

      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结构稳定,强度很高,导热性好,电阻率极低。考虑到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这种材料被用于超导研究,这也是曹源的研究方向。

      曹远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两层石墨烯发生偏转,使其夹角变成1.1度,石墨烯在1.7开尔文(零下271.5摄氏度)时会表现出超导特性,这种奇特的旋转角度被称为“魔角”。

      看到魔角石墨烯变成超导的温度,你可能会想,这种超导温度比绝对零度高不到2度,远低于室温,没有实用价值。你知道,一些超导材料的超导温度比石墨烯高得多,最高温度已经达到零下23摄氏度。那么,神奇角石墨烯的意义是什么?

      事实上,这种超导石墨烯意义重大,其成果具有开创性,这可能是人类破解超导原理的一大进步。以前,超导材料的发展是基于掺杂原理,而魔角石墨烯只能通过简单的角旋转产生超导现象,这意味着超导的基本原理可能不会如此复杂。

      这使物理学家感到非常兴奋,并开启了高温超导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果以此为基础,超导之谜最终得以解决,常温超导材料得以开发,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意义重大,曹颖元的研究很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两篇文章同时发表。从那以后,曹颖元一直在继续研究魔角石墨烯,以进一步揭示超导原理。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曹颖元对石墨烯的神奇之角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相关成果又产生了两篇《自然》论文。换句话说,曹颖元手头已经有四篇《自然》的文章。

      对于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自然》和《科学》杂志无疑是最好的杂志,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发表一篇文章。曹颖元今年才24岁,已经发表了四篇文章。按照这种趋势,更不用说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位置已经被保留,甚至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有可能向他招手。

      比你聪明的人工作比你努力。这也许是“最可怕的”事情。曹颖元无疑应该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6348.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