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12 10:37:1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随着英特尔第十代台式机核心处理器的发布,Z490芯片组系列主板也问世了。虽然第10代台式机核心处理器这次是对14纳米工艺的重新优化,但整体频率又有所提高,对主板的供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使得不同价位的主板有了更明显的界限。为了让玩家感受到第十代台式机核心处理器的威力,吉佳还一举推出了10款主板产品,涵盖了普通用户和高级玩家等各种消费群体的需求。上一次,我们简要介绍了几款著名的新主板。在这里我们将详细评论它们。
Z490 AORUS XTREME WATERFORCE
这款主板应该算是Z490系列新产品的旗舰,因为水冷模块直接用来覆盖主板上的所有热源,所以被称为水雕板皇帝。事实上,早在2018年底,吉思卡就推出了Z390 AORUS XTREME WATERFORCE水冷式主板,该主板还设计有自己的水冷式模块。这一次,它自然是经典的延续和新的荣耀。
显然,这款Z490 AORUS XTREME WATERFORCE是在Z490 AORUS XTREME的基础上改进的。它是针对玩家或爱好者和土豪谁热衷于定制主机和喜欢定制水冷,因为这主板没有标准的位置集成水冷和空冷散热器在第一位。水冷模块直接覆盖了中央处理器基座及其周围的电源区域,Z490芯片组也覆盖到位,可以说是严格遵守了加热阈值。
Z490 AORUS XTREME
换句话说,当谈到WATERFORCE时,我们自然不能谈论XTREME。这款主板可以说是集吉佳所有豪华技术于一身的豪华阵容,高达16相数字电源,单相电源达到90A,也就是说整体电源功率可以达到1440A,简直是优于其他。
必须指出的是,XTREME采用全新的钽电容材料,可带来更好的电流稳定性,并降低电流纹波的影响。它与数字电源控制芯片和倍频控制器配合使用,带来更高的供电效率。
无需担心散热。强大的全覆盖散热装甲覆盖了中央处理器电源、Z490芯片组、M2固态硬盘插槽、输入输出面板、音频系统区域等。这一次,XTREME还使用了全新的第二代堆叠散热鳍片。特殊的二级结构能带带来更好的传热效率,让热量消散更快。在散热装甲内部,还有直径为8毫米的第二代直接接触式热管,这大大增加了与加热元件的接触面积,也使加热元件上的热量能够快速消散。
一旦散热,XTREME可以使每一个硬件都完全可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XTREME的内存使用了重新设计的独立布线,这相当于为内存打开了一条“专用通道”。借助新的SMT内存插槽设计,过去所有暴露的金属结构都被隐藏起来,这相当于包裹了一个“金钟罩”,让内存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运行。这使得XTREME能够达到4800兆赫以上的存储频率,并稳定运行。
当你用完内存后,谈谈硬盘。这一次吉佳Z490系列主板配备了PCIe 4.0插槽作为标准,这也是非常勇敢的。因此,M2插槽的规格非常豪华。它直接提供三个NVMe M2插槽,每一个都是PCIe第三代x4(类型22110)标准,最高读取速度为3551兆字节/秒,写入速度为3410兆字节/秒。这三个M2插槽支持磁盘阵列0,读写性能在任何时候都更上一层楼。
也就是说,旗舰主板的外围接口性能自然不会弱。XTREME的输入/输出面板直接配有两个light 3接口,用于连接高速light 3设备。当然,无线网卡和蓝牙5.0技术也是可用的。为了解决前端音频接口音质不佳的问题,XTREME主板直接配有一个内置ES9280CPRO DAC芯片的ESS USB声卡,可随时输出高清音频。它不仅支持这个主板,还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安卓设备,这是非常周到的。
从XTREME主板的规格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第十代台式机核心处理器的威胁,我们也可以感觉到XTREME是一个真诚的主板。当然,售价也非常“强大”,达到10002元。
它太贵了,不是吗?那让我们看看我们都负担得起什么!
Z490 AORUS MASTER
这位Z490 AORUS大师真的可以说是XTREME的弟弟。XTREME从矩阵中减去的基本上是一个主板。它也使用90A电源和钽电容,但它是14相电源,在极端情况下比XTREME弱。
此外,板载迅雷3接口、万兆有线网卡和附带的独立ESS通用串行总线声卡也消失了,被板载ESS SABRE 9118数模转换器所取代,后者也非常有效。与上一代相比,MASTER的防热装甲也有所改进,几乎覆盖了主板的整个正面。虽然它没有XTREME那么夸张,但它完全覆盖了CPU电源、I/O区、m2插槽、芯片组和音频芯片区,而且视觉上非常整洁。实际的热效应也很好,值得表扬。
此外,独立于内存的布线设计、第二代堆叠散热鳍片和直接接触式热管,以及三组覆盖有散热装甲的M.2插槽均与老大哥XTREME型号相同。哦,顺便说一下,别忘了2.5千兆位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的存在。随着网络速度的进一步提高,高性能网卡自然必不可少。
-10。-你发现了吗?尽管MASTER缺乏一些特殊的尖端技术,但它应该有足够的奢华和高端配置来应对第10代台式机核心处理器,如i10900K,而没有任何压力。如果你正在考虑组装一个顶级主机,但真的没有必要使用极限(和价格)像xtreme,那么3998元的官方价格可以完全满足你的需求。
Z490 AORUS PRO AX
什么?3998元还是太贵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雕刻pro-z 490或usproax!它使用12相数字电源,每个电容提供50A的电源,虽然不像xtreme和MASTER那样极端,但对于大多数用户和轻度超频的玩家来说已经足够了。存储器的独立布线设计、第二代堆叠散热鳍片和直接接触式热管也是标准的,这实在是很良心。
就网络而言,它还维护着与Z490 AORUS MASTER和无线网卡相同的2.5千兆网卡,包括有线和无线网卡。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更稳定的有线连接,但毫无疑问,无线6的加入使得主机的大小和位置更加“多变”。
事实上,与之前的Z390版本相比,Z490 AORUS PRO AX仍有所改进,主要体现在散热装甲的覆盖上,使用了更大面积的散热装甲,增加了音频芯片面积的覆盖,并重新设计了表面纹理。
毫无疑问,Z490 AORUS PRO AX将成为Z490主板,它在高级玩家中非常受欢迎,并且整体上具有高端主板的基本品质。如果您选择i10900K或i10700K,但没有太多超频要求,它将非常适合您。
Z490 AORUS ELITE空调
如果有一个小雕刻专业,那么自然我们要说的小雕刻-z490或紫砂ac。总的来说,它将类似于PRO AX,电源部分几乎相同,也是12相数字电源和50A电源晶体管的材料。因此,它也适用于不干扰超频的i10900K和i10700K,即第二代堆叠式散热鳍片和直接接触式热管没有用在散热装甲上,所以热控制方面会稍弱一些。
此外,网络支持中有2.5千兆位有线网卡。无线网卡被调整到无线网络5(即802.11ac)级别。相同的两组高速M.2插槽覆盖散热器,存储器独立布线的设计,保证了存储器的高频稳定运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精英空调实际上更喜欢经济和适合男性。在不减少核心部分的情况下,给用户更多的自主选择。如果您需要无线网卡,可以单独选择,依此类推。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太重视附加功能,那么选择精英空调。
Z490I AORUS ULTRA
目前,很多人喜欢组装小型桌面主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性能小的小型钢炮,另一个是它不占用空的空间,已经足够好了。此时,需要一个小主板作为整个微型平台的载体。这款Z490I AORUS ULTRA是一款ITX尺寸的Z490主板,由于它提供了8相数字电源、50A电源晶体管和钽电容材料,对于这种规格的主板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它的方向是小性能钢炮。
此外,在散热方面,它也做了足够的工作,采用了以大面积散热装甲和多层散热鳍片为主的大型热管电源散热系统,以及多层M2散热鳍片,以保证发热元件的稳定性。虽然体积小空且紧凑,但它仍然提供高速2米2插槽。这真的需要表扬。
就网络而言,也不存在歧义。2.5千兆位有线网卡加上无线网卡基本上与PRO AX配置相同。当然,对于ITX主板来说,无线网卡更重要。毕竟,放置和空会更随意。
Z490I AORUS ULTRA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几乎没有空空间的主机平台,也是给那些动手能力强的玩家的一个很好的礼物。如果你正在考虑ITX小型钢炮,或者你不喜欢主人占用太多空房间,那么Z490I AORUS ULTRA应该被密切关注。
新VISION系列主板上市
除了前面提到的用于电子竞赛和游戏玩家的Z490系列主板之外,这次吉佳还为内容创作者推出了VISION系列主板。在早期,有两个主板,视觉D和视觉G。也就是说,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稳定性和高效率自然是VISION系列主板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它们在电源和散热规格方面非常强大。上述独立的存储器布线设计、第二代堆叠散热鳍片和直接接触式热管均可使用。视觉三维甚至提供了两个闪电3接口。
这两块主板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上市。如果您更关注内容创作或想要建立一个生产力设备,您可以优先考虑VISION系列主板。
G2团队合作Z490 AORUS ULTRA G2
联合品牌和定制现在非常流行,联合品牌的趋势已经从时尚传播到各个行业。主板如何与联合品牌合作?让我们来看看这个Z490 AORUS ULTRA G2定制版!G2电子竞赛团队是吉佳一直赞助的团队。Z490 AORUS ULTRA G2定制主板的设计与普通版本有很大不同。它充满了电子竞争的红色元素。Z490芯片组也有一个突出的G2标志。如果你碰巧是这个队的球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买下它!
-17以上,这是Jijia为第十代台式机核心处理器推出的Z490系列主板。我认为它们非常好,并且有新的特点。目前,这些主板都是在线电子商务平台,正在预售中。它们将在月底全部售出。感兴趣的合作伙伴不应该错过!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