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14 11:16:5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本文详细阐述了电子健康卡的发展以及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电子健康卡的未来发展,与大家分享。
电子健康卡(代码)业务去年由腾讯和阿里开展,其功能和登陆难度被低估。
2013年,原卫生部开始建设统一的居民健康卡,这是执行国家卫生委员会统一标准的基本载体,向所有居民发放,在国家医疗卫生机构普遍使用,方便居民就医,实现健康管理。2017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医疗机构医疗卡信息共享,全面推进便民惠民医疗服务”的理念。作为跨医疗机构的媒介,居民健康卡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电子健康代码最初被NFC卡用作媒介。由于NFC制卡的成本,综合医院将与银行合作发行卡。
然而,作为电子健康卡,物理卡对于数据存储和写入来说是麻烦的。随着移动互联网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物理卡已不足以支持居民在线和离线的综合医疗需求。
事实上,每个人都关心“多医院、多卡”的问题。每次你去医院,你都要办一张医疗卡。当你去十家医院的时候,你有十张健康卡。每张卡的成本都很高,卡与卡之间的病历数据互不关联,也没有记录。
总的来说,电子健康卡的实施旨在消除“一家医院,一张卡,互不共用”的阻塞问题,同时方便居民掌握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卡(码)是开启移动互联网新服务模式的钥匙。
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居民健康卡虚拟化应用建设指导方案(试行)》以来,电子健康卡(代码)业务一直受到医疗企业的青睐。
腾讯和阿里的互联网公司专注于社交网络和服务,丰富了他们的服务内容,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和满意度,电子健康卡(代码)已经成为他们医疗服务的基础。
早在五年前,我参与的第一个医疗项目就是居民的电子健康记录。
当时至少有10多家企业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的企业规模相差很大。/当然,最终的投标没有中标有几个原因:1 .初创企业无法获得医院资源。2.软件数据安全的高风险。
现在回想起来,只有一些龙头企业能够解决整体的统一标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种业务不应该被触及。最好是基于基本业务进行衍生应用。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从2017年12月第一张电子健康卡在全国发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了数百万张。虽然使用了电子健康卡,但普及率太低。
即使腾讯、阿里等大型工厂投产,实施速度也不尽如人意。/那么为什么全国实际推广过程中的渗透率如此之低?
这并不是说需求不存在。我们想要实现的是统一的医疗服务。然后我们必须首先实现医院系统的互联和医疗信息的交换。
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例,它们现在大多在支付市场上统一了。购买商品时,银联或支付宝都是微信。
银联的主要交易流程是相互关联的,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都可以找到银行卡消费记录。
第一个目标是消除“一家医院,一张卡互不共用”的障碍点,方便居民掌握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然后,关键节点是我们的医疗信息是否在不同的医院交换过。
为了连接更多的医院医疗信息,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转换成为一个难点。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归档实现了医院电子健康卡号与患者信息索引的关联,归档窗口支持打印健康二维码。
不仅如此,还要改革注册制度,支持窗口扫描码注册,注册信息与电子健康卡关联,改革收费制度,支持窗口扫描码支付、退款。
升级各种医疗服务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转换并支持扫描健康二维码以快速定位患者,支持扫描健康二维码以查询患者以前的诊疗信息或打印检查报告。
医院自助服务系统的升级支持电子健康卡的自助注册和二维码标签的打印。二维码标签可以贴在医院的医疗卡上。通过自助机发放实体卡时,健康二维码自动打印在实体卡上。
支持自助代码扫描预约、代码扫描注册、代码扫描支付、代码扫描查询等功能;支持患者通过扫描码+强认证在自助机上查询健康档案。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在线申请电子健康卡,并支持预订、注册、支付、查询报告等全过程操作。
从实施难度来看,仍然比较高,医院系统同步升级,外围功能耦合设备(耦合系统:与电子健康卡相关的设备和系统),与合作医院的数量成正相关。总的来说,这个项目还是比较困难的,不仅体现在普及率的难度上。
01产品设计
电子健康卡(代码)通过一种安全机制将医院目前发行和使用的各种“治疗卡”统一成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卡以健康二维码为显示形式,通过医院应用程序(APP)授权安装统一的“界面服务包”,不仅指导居民在线申请和获取健康二维码。
在电子健康卡的总体架构设计中,核心组件包括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二维码管理系统、组织访问系统、识别和读取终端管理、APP对接管理、用户管理、外部标准接口管理和系统演示)。)、居民健康卡跨域主索引系统、电子健康卡SDK授权管理系统、阅读终端、个人终端、医疗保险中心、金融交易机构、卡密钥管理、卡注册管理系统等。
架构图
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是居民健康卡虚拟化的核心系统。它具有虚拟账户管理、二维码管理、密码服务等功能。,并管理外部接入机构和终端。
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根据主索引生成方案生成主索引标识。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与注册管理系统连接,保证电子健康卡数据和实体卡数据的同步。
如果没有市级或省级注册管理系统,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应与国家注册管理系统连接。
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服务功能层和应用对接层(访问管理)
业务功能层:虚拟账户管理是实现电子健康卡的账户管理(添加、删除、更改和检查),即电子健康卡的生成、注销、修改、查询和认证。
它还包括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物理居民健康卡密钥的生命周期,对有效时间等信息进行加密,与已经填充了电子健康卡应用密钥的加密机进行交互(存储、回复、分发、更新),并基于二维码完成电子健康卡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应用访问管理:随着虚拟化在居民健康卡应用的深入,访问设备和访问应用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合法的设备和应用才允许访问,以保证电子健康卡虚拟化管理系统的可靠运行。
因此,有必要在构建电子健康卡应用管理系统的同时,构建电子健康卡的SDK授权管理系统。它是基于二维码的阅读终端的访问管理,包括医疗机构的访问管理(注册、认证、对接和注销)。
居民健康卡跨域主索引系统是一个独特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地区居民信息的统一识别。基于该系统,可以实现辖区内居民身份证、身份证、社保卡、军官卡、归侨卡、医疗卡等身份证的统一登记管理,并通过主索引标识进行唯一性识别。
金融交易机构:金融交易机构可以通过电子健康卡的支付路径、渠道和二维码数据的组合,访问应用管理系统,实现两种代码的组合。
双代码集成方案要求电子健康卡用户绑定支付服务提供商的账户(如银行卡账户),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绑定的账户向支付服务提供商申请支付数据。金融交易机构也可以直接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支付结算渠道。
因此,支付宝和微信在提供这种具有医疗属性的生活化服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医疗保险中心:医疗保险中心与医疗卫生机构相连,可以共享信息,提供医疗保险结算服务。
识别终端: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识别终端读取用户提供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信息传输到居民健康卡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以识别用户身份。
02未来发展趋势
无论是从居民健康档案的开放还是现在,解决医学信息孤岛一直是人们的根本目标。
八年后,从居民健康档案、门诊卡、健康卡、电子健康卡(码)到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健康卡推广应用的意见》。
其实质是解决医学信息孤岛问题。事实上,在应用层面上,它通过电子健康卡(代码)的基本功能门户链接更深层次的医疗服务,如医疗保险结算、药品采购、医疗、住院、处方流通、居民电子档案管理和家庭医生服务。
事实上,电子健康卡(代码)的可行性已在流行病期间得到验证,即绿色代码。
对于医疗企业来说,优质的医疗资源形成了一道护城河。高质量的医疗资源还依赖于患者通过构建电子健康卡(代码)形成障碍的早期渗透率,以及随后通过开放具有低转换成本优势的医疗服务来扩大市场。
#专栏作家#
微信公众号:pmsummit,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康博士是前联合创始人和产品总监,从事智能医疗领域的产品需求已有5年,致力于智能医疗领域的产品体验设计和新业务模式研究。
这篇文章最初是由每个产品经理发布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主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