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14 11:38:46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文本/东秋季
5月13日,全市实时分销服务公司达达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它计划以“dada”为安全代码在纳斯达克上市,筹集高达1亿美元的资金,并锁定实时零售的第一份额。JD.com持有该公司51.4%的股份。这一轮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技术和研发、实施营销计划和扩大用户基础。

除了达达,在当地零售即时分销行业还有其他好消息,这一好趋势正在全球传播。虽然疫情严重,但它为即时配送领域的许多企业提供了机会。例如,美国跑腿的电子商务公司Instacart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该公司的资本估值已经达到140亿美元,是上次的两倍。
达达主要进行本地实时零售和分销,而Instarcart相当于基于实体零售店的“在线商店”。本质上,这些公司都做“本地实时按需分配”业务。现在看来,他们的估值、投资和融资都迅速增长,他们的业务蒸蒸日上,前景光明。
除了疫情的影响,这种情况与近年来流行的零售本土化新趋势密切相关。这种趋势符合什么样的市场需求?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的状况?本地化实时分发在未来将如何发展?
首先,新的零售本土化趋势,城市实时配送推广至关重要
本土化是新零售的核心场景,或者说,新零售是“本土化布局”。这并不意味着产品的本地化,而是消费者服务的本地化。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本地获得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而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因为他们来自其他地方。人们想要的货物可以在最近的当地商店交付,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
新零售的本地化有利于企业充分了解消费者的习惯和需求,从而在不同的区域布局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用户的接受速度,降低企业在物流中需要承担的成本。
那么这种趋势是如何产生的呢?实体零售业的形式在中国不断演变,从杂货店和百货商店到购物中心、专卖店和连锁店。进入21世纪,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行业迎来了“黄金爆发期”,电子商务时代正式到来。这使得传统的实体零售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社会消费习惯逐渐适应了电子商务模式,再加上租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传统零售业被挤压在0+和很少之间。
然而,电子商务表面上并不容易。尽管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增长达到0+和0+之间的上限,“躺着赚钱”的在线奖励期已经结束,电商巨头也相继探索离线模式。线上和线下的固有界限不断被打破并逐渐融合。
在2016年10月的云人居会议上,马云提出了“电子商务已死,新零售为王”的观点。他认为电子商务就像一艘渡船,而过河就是一个新的零售时代。
因此,作为新零售业核心的本土化受到了各大巨头的更多关注。
2018年4月,阿里以95亿美元完成了对红鸿的全资收购。当时,饥饿的人们依靠外卖服务形成一个巨大的三维本地实时配送网络。其实时配送系统“蜂鸟配送”当时的平均日配送订单量为450万,覆盖1200多个大、中、小城市,乘车人数为300万。这符合阿里“3公里理想生活圈”的目标。同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合并饥饿和口碑,建立了一个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旨在创造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圈。

此外,阿里还与银泰、高辛零售、神奇家园、联华超市等多家传统零售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使其新的零售业务涵盖许多与当地生活服务密切相关的领域。这些巨头拥有大量的实体店,这对阿里打造“3公里生活圈”的目标大有裨益。
而其他巨头也在积极布局新的零售本地化。2016年4月,JD.com确认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为中国众多零售和服务企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的“最后3公里”物流基础设施服务。O2O平台继续使用“京东家园”品牌,通过与线下超市、零售店和便利店的深入合作,继续深化超市生鲜食品的培育。
2017年,腾讯入股家乐福、永辉超市、蓝海家园等传统大型零售企业,并大举投资美团电平。新零售本地化的布局与阿里非常相似。
2018年10月,“苏宁第二”众包应用正式推出,进入当地生活即时发布服务。主要为3公里的社区生活提供30分钟到达甚至更快速度的配送服务,以及预约时间内准确交付的计时服务。苏宁广场、孙胜、洪池子和苏宁线下的其他网点都连接到苏宁第二的即时配送系统。

由于巨头们的积极布局,即时配送平台发展迅速。2019年下半年,达达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长了90%。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进一步增至109%。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整体营运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亏损率在过去3年持续收窄。其达达快递和京东家园在商业和超级即时零售以及社会即时分销领域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疫情的爆发也为即时分发平台提供了机会。1月20日至3月15日,快递公司“快递”帮助用户购买了4078个口罩、263个消毒剂、31个护目镜和36个双黄连,此外还有80316份医院订单。从2月3日到3月2日,闪存餐饮订单连续4周增长超过20%。
可以看出,新零售业的本土化是不可抗拒的。在这种趋势下,新零售业的本土化将如何发展,快速配送的蓬勃发展将如何影响当前的快递业?
第二,新零售业态的本土化将进一步深化,快递市场的整体格局将发生变化。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低迷市场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更加注重本地化布局。除了配送平台,本地仓库和前端仓库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使新零售的本地化更彻底。
随着第三和第四条线路以及农村地区对电子商务行业的价值不断增加,这些地区的用户也越来越要求即时交付。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商品丰富性和购物及时性的需求,JD.com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这些地区布置本地仓库和配送点。仓库储存了更多的日常用品,如食品和饮料、个人护理和美容化妆品、小型家用电器等。最大限度地接近当地消费者的商品,提高交货速度。
对于已经开设本地仓库的城市来说,物流速度从“第二天”提高到了“今天”。如此高效率和便捷性吸引了大量新的网上购物用户,订单数量翻了一番。大数据显示,JD.com还强调JD.com需求强劲的商品库存。JD.com开发的WMS仓储管理系统中的自动补货系统,也可以根据发货的频率提示换货和补货,不仅提高了配送效率,而且实现了更高效的库存周转。
另一方面,苏宁在网下大力推广便利店品牌“苏宁店”。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0,000。苏宁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开设20,000家店铺”事实上,苏宁最初是一家成功将其电子商务平台从传统电器零售商转型的企业。因此,苏宁小店的布局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

苏宁的商店定位为“社区便利商店”,以新鲜食物和辐射闲散老人和珍惜母亲以及工薪阶层办公室工作人员为特色。新鲜食品的保质期很短,但苏宁店有苏宁广场和苏宁特易购提供的充足的仓储支持,在货物的储存和配置上有优势。每个商店相当于一个前沿仓库,也可以为滞留在苏宁特易购(Suning Tesco)等大型超市仓库的商品提供消费渠道。
电子商务企业的这些布局加速了新零售业的本地化进程,并将在未来进一步促进本地实时分销市场的增长。然而,随着本地化的深入,对即时交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将挤压传统快递企业的市场。虽然在短期内不会颠覆快递业,但即时快递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这种变化很容易对传统快递公司产生“鲶鱼效应”,但对整个市场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最近,冯超多收了50美分,引起了公众的愤怒。虽然顺丰有自己的原因,但今天的情况也是由于考虑不周的“霸王条款”和一些商店欺侮顾客的倾向。虽然传统快递业的格局已经确定,但由于新的零售本地化,快速发展的快递业将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并不可避免地改变传统快递市场的格局。
在这种趋势下,无论“大牌”企业如何无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懒惰”行为很快就会让它们被更有活力、更具创新性的企业挤压。在未来,新零售业很有可能成为主流,本地化带来的即时分销需求将不可避免地爆发。这对实时快递公司来说是一个机遇,对传统快递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快递行业可能很快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形成新局面。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