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16 10:12:45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4月24日,备受瞩目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名称和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空间日的发射仪式上公布。第一次火星探索任务被命名为“田文1号”。《观察家网》就中美空间合作前景和科普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行星学会》资深编辑、著名天文学家艾米莉·拉克达拉。
[采访/观察网吴守哲]
观察员网:上月底,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田文一号”。在发射仪式上,中国收到了许多国家的贺信,包括国际宇宙航行联合会、欧洲空机构间、俄罗斯国家航空航天公司等。不幸的是,我们似乎没有收到任何来自美国同行的贺信,比如美国航天局。你知道美国对中国火星探索计划的反应吗?
拉克达瓦拉:没有官方回应,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中美科学家在探索太平洋群岛方面的合作并不顺利。然而,从平民的角度来看,美国同事和太空爱好者仍然对中国的火星计划感到兴奋。已经在火星着陆的无人驾驶美国登陆器也期待着有一天能与中国漫步者握手。

北京时间5月8日上午,美国著名天文学家拉克达瓦拉女士通过视频与观测网络相连。
观察员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太空竞争”,包括韩国和以色列等小国。这背后的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你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
说到民族主义,很明显每个国家的“太空计划”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涉及到提升各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以“太空为目标的数字技术。当然,“外层空间空计划”的建立确实可能刺激该国发展空间科学和技术的雄心,但从科学家群体的角度来看,他们有另一个视角,即尽可能打破国家主权的界限。

象征“接管恒星九天”的任务标志展示了独特的字母“c”的形象,它集合了中国的行星探索、国际合作精神、deep 空探测能力进入太空和C3等多重含义,展示了中国空间开放合作的理念和态度。
当我还在布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我的导师是詹姆斯·海德教授。他告诉我一件事。当美国和苏联打冷战时,他的部门与苏联合作,互相交换研究数据。苏联依靠美国提供的一些数据在金星探测计划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从火星项目的进展中受益匪浅,也就是说,美国和苏联交换了所需的货物,双方都突破了各自的一些缺点,双方都成功地实施了金星和火星项目,两国科学家之间的数据共享带来了积极和积极的反响。因此,科学家们并不关心谁拥有这些数据,只要它们可以被使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向中国脱帽致敬。中国月球探测项目的许多数据和贡献都与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共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家正在开发与太空的技术,正是因为他们想垄断一些数据资源,并将其设置为绝密,只是为了在国际上共享一些技术链接。
观察者网络:2013年底,中国的玉兔漫游者成功登陆月球表面。两年后,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数千张由探测器拍摄的照片。你在这些照片上做了很多工作。它们被分类并有序排列。它们被放在网站上,这样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可以轻松下载。太棒了。你能再给我们讲一遍他们背后的故事吗?
拉克达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关注世界各地不同航天器发布的行星和宇宙照片。大量的照片没有公开,不是因为这些照片是私人的,而是因为普通人不容易找到。它们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主要受众并不是广大的天文爱好者,美国和欧洲的太空档案馆都是这样,这就需要一个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人站起来,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信息,翻出照片,以便普通人也能看到这些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我非常喜欢这个科普作品。


月球车玉兔发回的月球表面照片。
观察者网络:这些照片的版权属于全人类吗?
拉科达拉:说实话,我不知道版权的具体条款是什么,我和中国航天局的科学家谈过,他们说,“我们很高兴看到你做了一件普通人都能享受的好事。”当然,这不是中国航天局的官方褒奖,但没有中国版权组织出面阻止我这么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分享精神而自豪。当玉兔月球车的视频和照片上传到Yutu网站时,每个人都既兴奋又震惊,因为自从人造月球车再次登陆月球并发回极其珍贵的月球表面照片以来,已经过去了25年。
观察员网:第70届国际宇宙航行联合会大会去年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再次缺席。美国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参与者申请签证的时间太短,导致签证发放失败。据我们了解,美国组织者故意刁难中国,阻止中国参与国际航空合作议程。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拉克达瓦拉:我仍然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政府的官方指示,而不是科学界的感受。从民间角度来看,我们真的不希望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比如签证问题发生在中国科学家身上。这很糟糕。我们都在谈论月球、火星和深度空的各个领域的进展,但中国在这个重要问题上没有出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
据我所知,一些美国科学家正试图让他们的中国同行在场。即使他们因为各种问题不能到达美国,他们也会通过其他方式保持联系。当时,两名美国科学家整理了中国的研究成果,通过电话等方式与中国有关方面进行了沟通,然后向中国航天局做了报告,现场的科学家听到了报告。这可以部分确保中国不会完全孤立。
然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最好的。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一直在关注中国太空计划的进展。

华盛顿2019年国际宇宙航行联合会大会网站(@维基百科)
观察员网络:今年2月,美国宣布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美国航天局)2021财年的预算,比上年增长13%,达到250亿美元。许多科学家称赞美国领导层终于开始重视美国宇航局的项目。另一组科学家批评特朗普过于强调美国航天局,这导致许多基础项目因缺乏资金而被中断。在国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你能分析一下为什么现任美国政府如此重视美国宇航局的角色吗?
拉克达瓦拉:探索太平洋要花很多钱。当然,花在美国宇航局上的钱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然而,如果把美国的年度预算总额考虑在内,分配给美国宇航局的太平洋空探索的那部分资金实际上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仅占1%。确实有许多专家说,美国宇航局的预算将被分割和削减,但如果这样做了,将有科学机构的问题,也就是说,赚钱的渠道将减少很多。因此,即使美国宇航局的预算被削减,剩余的资金也不会使普通科研人员的经费更加宽松。因此,我们仍然希望泰空探索计划能够帮助一批基层科研组织。
我们可以将帮助的路径分为两个维度:有形的和无形的。在有形领域,投入的资金并不意味着资金用于火箭发射和各种人造卫星空飞行器的研发,而是用于各种基础定量研究、日常生活科技创新思维和一些医学领域。这些都来自美国宇航局的项目。以当年美国的“阿波罗”项目为例,美国的最终收入远远超过“阿波罗”项目本身的成本。此外,空间项目中的许多技术创新在转化为民用后极大地促进了公众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连同对国民经济的刺激,这些都是有形的领域。
无形的领域关注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最近,在各国的空间工程中有几个重大的好消息。当你看到外面天空中的照片时,你会反复惊叹,“哇,这是一张火星的照片……”这也是一种向公众提供的精神产品,非常有价值。这也是对那些有兴趣让航天工业成为未来理想的孩子们的极大鼓励和鼓励。当一个孩子说“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宇航员”。这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但这肯定会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他将来可能是工程师、医生等等。因此,空间科学和技术作为下一代榜样的作用是看不见的。
观察员网络:根据媒体报道的美国宇航局最新登月计划时间表,据说宇航员将在2024年或2025年再次被送上月球。你对这个计划乐观吗?
拉克达瓦拉:不太乐观,有些人担心项目是否能按计划安全实施。然而,我坚信,如果美国宇航局没有充分的信心确保宇航员的安全,它绝对不会贸然实施登月计划。如果赶不上项目的进度,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悲剧,但我并不担心这一点。
我担心的是,操之过急会损害登月计划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并把它变成下一个“阿波罗”计划,这将是一个死胡同。项目设立和资本规划应以长期为基础。如果登月仅仅是为了登上月球,那么向世界大声宣布“我们已经把美国国旗再次放在月球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美国新一代登月计划:阿尔特弥斯计划
观察者网络:你跳出了学术界,为公众做了很多科普工作。新冠状病毒流行病的全球传播使我们逐渐注意到一个问题,即伪科学和阴谋论往往比科学和真理更受欢迎,许多普通人更倾向于相信一些阴谋论。这背后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吗?
拉克达拉:这是个好问题。相当多的人真的喜欢阴谋论,比如“火星上已经存在生命”、“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来了”、“美国登陆月球是假的”等等。这些人并不占大多数,但是声音很大。那我该怎么办?我只能抹黑他们。我在社交媒体上抹黑了许多阴谋论者,我更喜欢和喜欢学习和探索的人交流。但总的来说,这种现象不会让我很困扰。
然而,许多人不是自然阴谋论的追随者。他们只是缺乏足够的渠道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只听道听途说。当我再次在路上打车时,出租车司机突然问我,“一颗小行星马上就要撞击地球了。据说明天地球将被毁灭,每个人都将死去。”我说,“没有这样的事情,但小行星也可能导致一些空事故。”
因此,有些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无法扩大获取知识的渠道。我不能说这些人是愚蠢的,因为我的工作是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和启发他们。他们也会愿意和你交流。
观察者网络:你刚才提到了不明飞行物。上月底,五角大楼正式发布了三个飞碟视频,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许多人说外星人一定到过地球,而且人类正受到外星人的监视。
拉克达拉:我听说过,但是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关于这些飞碟视频,我只能说三件事。首先,他们“身份不明”。其次,它们似乎在飞。第三,它们是物体,所以一般来说它们是不明飞行物,其余的我们不知道。我不想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打印一些宇宙中其他星球的照片。

观察者网络:还有一个问题。你对未来中美在航空领域的合作有什么期望?双方如何打破目前的条块分割状态?
拉克达拉:我绝对相信双方仍有合作的机会。中美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例如,在“天”和“地”上,这是非常不同的。双方都必须在地面上涉及一些主权和领土问题,但宇宙极其广阔。与人类相比,它们太小了,太脆弱了。只有通过合作,人类才能扩大生存范围。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把导弹瞄准对方。紧张的气氛让人们担心。中美科学家应该保持畅通的对话渠道、互信互利,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更好的发展道路。
这篇文章是Observer.com的独家手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不得擅自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密切关注《观察家》微信博客,每天阅读有趣的文章。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