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19 09:54:0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华为18日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制裁”的升级。声明指出,为了进一步遏制华为的发展,美国政府已经扩大和修改了直接产品规则,但没有任何底线。修改后的规则“令人发指,具有产业破坏力”,不仅会影响华为企业,还会给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严重影响,最终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华为表示,正在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尽最大努力找到解决方案。它还希望客户和供应商与华为合作,消除这一歧视性规定的负面影响。
美国为什么要“包围、追击和拦截”华为?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于北京时间5月15日晚发布通知,称新修订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已获批准,要求制造商在向华为出口使用美国技术或设计的半导体芯片时,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即使是美国以外的制造商也是如此。这意味着,无论美国企业是否在其产品中使用美国技术,它们都需要一个向华为出口的许可证。

上海信息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雷璐表示,用“围剿”和“穷追不舍”这样的字眼来评价美国的新禁令并不过分。根据修订后的规则,任何与华为有合作关系的上游或下游企业都在美国的监管范围之内,而且有“一刀切”的可能性。例如,美国可以禁止TSMC向华为提供合同制造服务,不管来自美国的技术比例如何。因此,新禁令一出台,市场人士就担心华为受到了挤压。
你为什么这么说?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袁波指出,整个芯片产业包括四个主要环节: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瓶颈是制造环节。在包装和测试方面,我们有世界一流的长天科技和华天科技。在设计阶段,有华为的海斯和紫光的紫光等“硬核”企业,更不用说目前代表最高水平的7纳米5G手机芯片了。问题是芯片设计出来后,谁来生产。此前,由于大陆芯片制造环节的先进制造工艺明显短板,即使海斯和紫光展锐能够设计出7纳米芯片,最终也不得不将它交给TSMC等非大陆企业。

TSMC真的想放弃华为吗?
美国“制裁”升级后,台湾《经济日报》5月17日晚首次披露,华为已紧急向TSMC追加7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订单。这些产品涵盖了7纳米和5纳米工艺技术的芯片,将分别用于华为的下一代旗舰手机和5G基站。第二天,日经新闻(Nikkei News)的亚洲评论专栏在中午突然发布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TSMC已停止接受华为的新订单,以回应美国商务部实施的新禁令。一个小时内,TSMC发表声明,否认所谓的“停止向华为提供新订单的报告”是“纯粹的市场谣言”。然而,TSMC仍对是否接受华为的订单不置可否。
华为海斯是TSMC第二大客户,收入占15%至20%。受新禁令消息的影响,TSMC美国存托凭证上周五暴跌4.4%。国际投资机构警告称,如果失去华为的订单,TSMC可能会损失高达20%的年收入。

TSMC暂停华为供应的决定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该行业有不同的解释。
袁波教授指出,尽管TSMC是一家台湾公司,但它在历史、资金来源和技术依赖方面都被美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面对美国的制裁,TSMC一直保持沉默,现在处于公众舆论的“风暴眼”中。它只能小心处理,保持沉默。据路透社报道,当被问及TSMC是否能获得向华为出口的许可证时,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克拉奇回答说“没有保证”,至少他什么也没说。
在雷璐看来,新禁令在生效前仍有120天的缓冲期,而这一次华为也在利用最后一个时间窗口进行储备。目前,华为已经在手机的中高端采用了7纳米芯片。按照原计划,今年的麒麟1000系列芯片将采用TSMC最新的5纳米芯片。在未来两年,7纳米不会过时,5纳米的市场份额相当有限。如果供应中断,华为可以依靠成熟的14纳米和7纳米的库存来“储备过冬的粮食”,并等待国内供应链的春天。

SMIC的“备胎”有多结实?
在5月18日的华为全球分析师会议上,华为轮值主席郭萍表示,生存是华为目前的关键词。目前,很多人认为SMIC是解决华为目前困境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国提升其控制权的同一天,中国最先进的铸造制造商SMIC国际宣布对间接由SMIC国际控制的SMIC南方进行新一轮注册扩股。股份扩大后,注册资本将从35亿美元增加到65亿美元,以满足未来集成电路代工生产的需要。市场普遍预计,在国内芯片替代变得越来越重要之际,SMIC将成为华为芯片代工生产的“最强备胎”。

雷璐指出,SMIC仍在大规模生产14纳米芯片,这对高价旗舰机型来说远远不够。然而,今年5月退出美国证券市场的SMIC正准备在中国a股成长型企业市场上市,以筹集资金影响更高的技术流程,预计明年将大规模生产7纳米芯片。未来,随着SMIC与国际芯片巨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追赶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仍是未知之数。
(见新闻报编辑李尧·方菲菲)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