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5-21 11:11:01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2020年第一季度,5G新机器发布会相当活跃。基本上,每家公司都有一台旗舰机器和两张价格卡的青年版。有经验的朋友会等待国内手机制造商拿出一份完整的清单,然后再进行全面的比较。毕竟,制造商的第一个5G愿意放弃来赢得公众的赞扬。
一些用户有选择性恐惧症。他们从熟悉的操作系统中选择手机,然后从云中恢复数据。事实上,他们也可能改变他们的口味。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版本有不同的风格和体验。也许你还没有找到一款尖叫的手机,果粉们也需要一台5G安卓机,它能支持广大5G新歌手机制造商的想象力。
国产手机在充电速度、更高的电池续航时间和更高的硬件,尤其是摄像头匹配方面远远优于苹果。此外,还有一些用户体验,比如双卡双待、长屏幕截图和应用程序复制,这些也非常友好。
与华密欧和其他制造商相比,我更欣赏魅族,这是一个声誉很高的品牌,它对抛光系统和产品设计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不断改进。就资历而言,它是小米的主人。就粉丝追踪而言,这不是营销和价格战,而是系统设计和产品设计。今天,我们主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5月8日发布的5G旗舰机型“魅族17系列”。
5G旗舰机型应该有什么独特的“设计美学”?
拼写营销主要取决于预算。拼写性价比取决于对供应商的溢价能力和对用户的利润让步程度。拼写“设计”是品牌制造商对“品味”的追求。技术顾问产品要给哪一类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不仅包括手机物理层面的产品设计和材料选择,还包括软件用户界面层面的优化和技术经验。事实上,这是手机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不断突破。自从乔布斯以来,就连苹果也一直在掠夺市场路线而不是设计路线,所以像魅族这样坚持手机设计路线的制造商和像艺术品这样的手机产品越来越少。
5G是手机制造商重组的机会。人们对手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机制造商之间“堆叠”的规格也越来越高。从外观和硬件设计的角度来看,目前手机用户最关心的两个因素是CPU和屏幕。最好将魅族17系列与市场上最新的5G旗舰机型进行比较。
目前,主流手机芯片是高通的小龙芯片、TSMC的苹果A系列和华为的海斯麒麟系列。芯片的更换直接决定了手机系列的更换。
魅族17系列配备了高通公司的新一代枭龙865旗舰加工平台。八核的CPU性能比上一代高25%。它还配备了UFS3.1闪存芯片和系统级加速(带OneMind4.0和突发渲染引擎),使手机运行速度更快。当用户购买5G手机时,可以说小龙865芯片是他们的核心配置。

今年的旗舰机型基本上摒弃了前两年流行的邦奇和水滴屏幕设计风格,采用了更接近全屏的“钻屏”方案。小米10、华为P40系列和FindX2都在手机的左侧有开口。设计者想要覆盖人脸识别、前置摄像头孔和信号网格。然而,文本阅读从左到右开始,左侧是人类视觉的重心。这个设计方案将来会被取代。魅族17系列将前置摄像头放在屏幕的右上角,这里是电量显示区,采用环形电量显示。它的孔径是2.99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只有0.01毫米像素级的微孔。这使得魅族17系列在旗舰机型的当前设计中独树一帜。

魅族17系列屏幕的确是目前5G旗舰机型的亮点。它是全屏的屏幕材料、刷新率和屏幕比例的完美结合。
业内人士都知道三星是最好的屏幕,而AMOLED是三星最好的屏幕。魅族17系列屏幕选择延续了“堆叠狂”的特征,并完全采用三星超级AMOLED护眼屏幕进行定制。另一方面,90Hz的屏幕刷新率(可支持120帧高刷新率品尝模式)和180Hz的触摸采样率,结合Flyme的屏幕刷新率定制系统,使屏幕的每一帧都平滑如丝,减少35%的有害蓝光;此外,Super-mTouch屏幕的指纹识别率为0.15秒,优于传统的Home键,占整个屏幕的92%。此外,魅族17系列几乎是四边的,宽度相等,是目前最好的整体屏幕。

当然,旗舰手机屏幕越来越大,而“感觉”细节也越来越突出。手机的外观和尺寸、手机的颜色配置以及机箱背面的材料不仅会影响手机的握持性,还会影响手机的整体美感。魅族17系列产品设计的“别出心裁”更加精致。
魅族17采用新的“完全平衡”轴对称,使机身更加紧凑。魅族独有的第三代全方位极屏、G3曲率设计和0.5圆弧偏移的精细曲线,配合一体化的精密陶瓷工艺设计,让魅族用户感受到中国艺术精髓的触摸。特别是在魅族,魅族17Pro小芳窑艺术收藏版特别推出。“天蓝色”正处于陶瓷生产的巅峰。这是陶瓷艺术家蔡定制的。整个面板使用一个更复杂的白色面板作为手机的正面镶嵌,使整个手机完全自然。据魅族产品设计师介绍,魅族17只打磨了108个版本的手机后盖,魅族结合小方窑再现了“天蓝色”的色彩,不仅保留了优雅干净的浅色机身,而且陶瓷背面纹理细腻,减少了长期使用时的热传导,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本次魅族17系列其实有四个版本,魅族17、魅族17载体限量版、魅族17亲和魅族17亲小芳窑艺术收藏版。其中,魅族17Pro除了天青、武进和顶白外,还有两种颜色可供选择。由于白色面板的复杂性和低产量,魅族可能也是目前唯一采用白色面板的手机制造商。
当然,如果学生选择5G旗舰手机,从魅族17开始也非常划算。如果他们是军事爱好者,不要错过由魅族和中国造船艺术联合生产的限量版魅族17号航母。底盘和系统主题都展现了美祖设计的“神奇变化”特征。

设计学院的技术提升了尺寸,魅族17系列诞生是为了解决5G的棘手问题。
目前,用户对5 G手机的主要疑虑是:一是5G出现后,4G速度是否会越来越慢。另一个问题是5G是否会更快地消耗电力?5G基站仍在许多地区逐步铺设,需要4G信号兼容性作为辅助。然而,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手机突破的一大短板,5G手机在高强度网络承载工作环境下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续航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也成为当前5G手机的主要痛点。
为了解决5G手机的快速功耗问题,魅族17首次将5G通讯、电池和芯片集成在一起。这是首次推出mSmart 5G解决方案,具有“快速稳定、低成本”的特点。

“快速”不仅具有快速的网络速度,还包括快速的系统响应和快速充电。在电池配置方面,魅族17搭载45000毫安时电池和30W超级充电电池,通过超快充电和大容量电池来缓解手机电源的紧张。mSmart 5G通过数百次网络优化和与运营商的联合调试,实现了网络速度快的问题。
魅族17系列通过云同步基站预判加信号检测专利技术,自动匹配用户本地5G通信服务,使魅族17在4G网络中使用5G待机,需要5G时连接更快,不需要5G时自动回落到4G。例如,魅族17可以智能识别地铁、高铁、高速等自动切换模式,减轻用户在恶劣网络条件下使用5G的顾虑,同时保持两个电话卡网络在线。
一些实验数据显示,魅族mSmart智能节能5G开启后,没有该功能的手机电池续航时间增加了4小时25分钟。使用5G智能节能引擎和智能网络切割,魅族17优化了1000多个使用场景,模拟用户8小时5G电池续航时间,节省高达64%。此外,5G强大的网络速度相匹配,魅族17系列支持WiFi6热点共享,以降低网络功耗、延迟和稳定性。

解决5G难题的方法是让用户觉得“5G”并不存在,并提供更高效的智能手机服务质量。
旗舰机的其他优势,魅族17系列5G梦想旗舰机有,也有自己的特点
作为一个玩手机的老司机,我多年来积累了选择旗舰手机的经验,那就是,“首先,考虑手机的长板是否足够长,这个长板是否正是你所需要的,然后手机和其他同等价格的手机相比没有短板,所以你基本上可以锁定你想要的手机。”
魅族17系列的长板具有惊人的屏幕、新颖的产品设计以及专门针对当前5G难点的内部和外部维修。即使是最关键的用户也不逊色于其他手机的主要优势,如链接使能和拍照。
在网络连接方面,国内华为和小米都押注于家庭物联网,并建立了自己的多硬件矩阵生态。魅族使用微软智能链接技术带来极致的5G连接性能。基于场景的智能调度更快、更省电。它还拥有无线6,全通网络,智能专用网,应用智能分流,360智能环绕天线,全功能NFC……...使硬件和软件达到顶级旗舰机器所要求的标准。

许多人说现在手机被出售是为了和其他人竞争射击。甚至许多旗舰机器都在不断推出新相机。5G智能手机的拍摄标准和质量都有所提高。魅族17的设计与S10相似,它配备了6400万像素的索尼IMX 686 led水平五环全场景成像系统和3D深度探测器。它还有一个129度3200瓦像素超广角镜头,比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旗舰手机的120度超广角镜头视野更广。这使得魅族17亲易于控制,充满了成像和仪式在近距离,人工智能成像,远程和夜景。

魅族之所以受到粉丝的支持,并不是为了与营销照片中的像素比例、各种参数和交通明星竞争,而是为了与魅族设计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包括系统体验、软件功能、外观设计等多维度)竞争,并以差异化的功能亮点在极客中建立稳固的声誉。
正是由于魅族对产品的极端追求,它拥有了一个令朋友和商人羡慕的粉丝群体。魅族17系列的市场声誉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新闻发布会之前,魅族的朋友在不知道价格的情况下卖掉了17个系列。发布的价格对粉丝来说也很真诚。魅族17标配8核枭龙865。128G版本的内存起价仅为3699元,是目前5G手机行业的良心。然而,256GB版的魅族17只需3999元。我认为这里应该有掌声。人们普遍预期的魅族17Pro起价为4299元,12G+256G版本的内存价格为4699元,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结论]:
目前,国内5G手机同质化现象逐渐严重,甚至有陷入价格战的趋势。设计上的独创性相当缺乏。魅族17系列在手机设计、屏幕视觉和技术方面体现了设计的内外修复。它真正解决了用户在联系5G的过程中的痛点,极大地改善了当前旗舰机型的体验。事实上,魅族在产品替换方面一直相对稳定,有自己的节奏,并且可以长期稳定下来,对手机进行打磨。在不断变化的手机市场,魅族以其重视设计的独特基因决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通过魅族17系列等产品打开了局面。
作者:可靠之星,可靠交易所的创始人,专注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