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围猎Vlog,有点“高冷”的中视频能热过短视频吗?

      最后更新:2020-05-21 12:16:3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3月30日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其个人百度号码上发布了他的“第一个”视频博客。在这个“黑暗”的Vlog中,白色的单词“响应地球一小时呼叫,关灯!”这是他第一次录制视频来回应“地球一小时”活动。

      这可以被视为Vlog的一个平台。最近,Vlog这个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大亨开始猎杀Vlog。错过了短视频时段的百度主要是在攻击。它稳健的脚步和B站也在加固护城河。

      混战即将来临。这是否意味着Vlog将在被短视频屏蔽多年后成为下一个视频出口?

      明星引领视频游戏

      什么是Vlog?百度百科解释说,视频博客源于“博客”的变体,意思是“视频博客”,也称为“视频博客”,也是一种博客。博客作者用图片代替文字或照片来写他们的个人博客,并上传给网民分享。

      视频博客起源于YouTube。与普通的短片不同,Vlog时长超过10分钟。在众多明星中,欧阳娜娜是第一个测试水并把它带给国内公众的人。2018年9月,欧阳娜娜与字节跳动合作推出了自己的Vlog系列视频和西瓜视频。到目前为止,欧阳娜娜已经收到了超过7900万的广播和数千万的粉丝上了今天的头条。

      后来,许多明星开始拍摄Vlog。艺鹭、张晋和郭麒麟都在Vlog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视频制作精良,有精美的图片、故事和好看的外表。有很多粉末吸收,Vlog越来越为普通市民所熟悉,但真正的生产商并不多。目前,虚拟博客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所有党派的大亨进入市场是为了抓住未来

      最近,随着风向的突然改变,各方面的巨头都开始追捕Vlog,这有可能抓住风向。

      网上有消息称,巨人阿里推出的Vlog产品被称为“原盐”。产品分为主页、拍摄和个人中心等主要功能。在拍摄功能中,用户可以编辑和组织本地图片或视频,或者实时在线拍摄Vlog,还可以选择添加位置和主题并发布。

      一直坚持视频的百度也采取了行动。2019年5月10日,百度的“好视频”发布了Vlog蒲公英计划,宣布将给予5亿现金补贴和20亿流量支持。今年,爱奇艺还推出了视频博客vlog产品“PAO”。爱奇艺的“点播”应用于今年4月推出,集成了长视频、短视频、原创内容和社区互动。

      2019年5月31日,由比瑞·比瑞发起的“vlog之星计划”宣布每月将发放100万份特别奖金和1亿项特别活动。与此同时,颤抖还宣布,它将进入Vlog,并推出“Vlog十亿交通支持计划”。

      不仅是互联网和视频巨头,Vlog也欢迎跨境玩家。几天前,制造汽车的吉利还推出了一款视频产品“PO”,并将其定位为“短视频旅行的虚拟视频平台”。

      Vlog今年完全爆发,似乎正在慢慢接近风口位置。

      “中国视频”概念动摇了短片的地位

      随着5G时代的加速,原创视频报道在信息技术高速公路上“飞”得越来越高。随着Vlog的加速普及,视频的另一个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那就是“媒体视频”。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B站发布的视频“后朗”瞬间传遍了整个网络,甚至被《人民日报》转载。这是一段中文视频,不同于优酷爱七一腾讯等关注1.5小时的长视频,也不同于手抖几十秒到几分钟的短视频。

      中文视频通常持续10~30分钟,很好地平衡了长视频和短视频的优缺点。视频博客实际上是一种中国视频。震惊的用户应该有这种感觉。最近,聊天的视频越来越长,有些甚至持续了七八分钟。这是一个信号。

      2019年11月7日,在2019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分论坛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院长于国铭认为,在5G条件下,中长视频的崛起必然是现象层面的存在,它与短视频的结合将构建一种影响社会主流的视频新格局。短片也有自己的弱点,毕竟它们只是文本的片段。在大范围的视频内容中,有更多的组件,更好的结构和更复杂的逻辑。中等长度的视频有这样的优势。

      据媒体咨询,2018年中国微博用户将达到1.26亿,2020年将达到3.68亿甚至更多。

      现状

      门槛有点高,盈利模式需要探索。

      所有主要平台的集体行动不等于0+点。vlog应该离成为下一个视频出口不远了。假以时日,它将成为另一个交通巨人,就像现在的短片一样。

      然而,在这一阶段,真正使vlog着火仍然是困难的。首先,门槛很高。与聊天等短片相比,视频博客的拍摄门槛更高。它注重风格,强调现实和自然。拍摄技术相对专业和困难。

      这个门槛是无法跨越的,所以很难形成像短片一样的燎原趋势。从今天的vlog参与者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专业组织制作的,每一个内容背后都是团队的努力。拍摄一段内容前后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同时,vlog也需要不断更新。成本是另一个门槛。没有投入的长期支出将使任何团队难以继续下去。

      目前,从大富豪们进入办公室时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早期对vlog采取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烧钱。补贴政策以现金加流动的形式实施。但是没有人知道补贴会持续多久。

      从手机短信、快手等短视频的现状来看,接收广告是一种可复制的方式,但真正的视频博客用户往往更注重高质量的内容,广告与内容的整合更加智能化。这是否可行还有待观察。

      事实是vlog变得越来越热,但是风口的距离,从人们熟悉的知识到对火灾爆炸的接受,甚至更难考虑。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杨晔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18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