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最高法提到的司法区块链,有啥用?

      最后更新:2020-05-29 09:41:0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为小培代理

      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建设国家司法区块链平台,为法官办案和群体诉讼提供智能协助。

      什么是司法区块链平台?它能扮演什么角色?

      ——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营造安全可信的司法环境

      作为一种收集、修复和防篡改数据的技术手段,区块链长期以来因其在电子数据方面的应用而得到官方认可。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网上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如能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验证、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防篡改技术手段或通过电子证据收集存储平台认证等方式证明其真实性,应由网上法院确认。

      这为区块链和司法机构的共同努力奠定了基础。北京华宇软件有限公司为国家司法区块链平台提供技术服务。该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经理吴耀告诉《科技日报》,司法区块链平台利用了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如去集中化、多党共识、防篡改、可追溯性等。在合法的商业活动中为区块链提供可靠的服务。

      自2019年2月15日《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已经发布了2批506个区块链国内信息服务名称和备案号。2020年4月,第三批224家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机构的名称和备案号被公布,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被列入名单。

      “与区块链的一般应用场景不同,司法链更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和整个过程的可追溯性,从而建立一个安全可信的司法环境。”吴瑶说道。

      通过司法程序链,诉讼、审判、执行和管理的数据将被标记为证据和变化。“过去,每个环节留下的痕迹都是相对独立的,互不相关。使用区块链技术后,数据统一连接起来,开辟了不同的链接和系统,实现了全过程的数据连接,有利于促进部门间的合作,提高部门间的互信程度。”吴瑶表示,这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降低数据关联成本,实现规范化监管。与此同时,它为各方提供了一个核查的入口,并加强了法院和各方之间的可信关系。

      吴耀表示,通过数据存储和验证、身份认证、数据认证和智能合同,司法程序将更加高效、透明和可信。“此外,司法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加密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牵头制定了《区块链司法技术要求》和《区块链司法管理标准》,指导和规范全国法院数据上传工作。

      截至2020年5月,全国人民法院的司法区块链已经建立了32个节点,上行服务通过互联网和专用网络运行。

      在互联网上,提供了1 265万个数据链接,用于在线备案、电子交付、证据交换和交叉询问。

      就私人网络而言,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证据材料和不诚实信息等网上商业数据的数量已超过4亿。

      下一步是将应用程序推向地面

      吴瑶告诉《科学日报》,司法区块链的“骨架”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增加“血肉”,即让司法区块链落地,与法院的具体业务深度融合。“只有当底层链和顶层业务深度融合时,司法区块链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行业的痛点才能得到解决。”吴瑶说道。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数据管理办公室主任陈表示,司法有三种应用场景:

      一是服务司法,防止办案全过程篡改材料,监督材料流转全过程,监督案件执行,追溯数据操作历史。

      第二是服务测试的执行。加快了诉讼和案件处理的全过程。金融纠纷、知识产权和服务合同都经过审理并得到执行。

      三是为人民服务,公证、认证、调解协议、法院文书鉴证、服务合同自动执行。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已经规划了10多个具体应用场景,并鼓励链条中的法院积极参与应用场景的探索。

      2019年3月至4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区块链的首批审判法院之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法院已经将诉讼过程中的文件、用户行为、音视频数据等数据上传到该链,并逐步探索出九种可能的应用场景,其中一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审判与执行连接系统有助于提高案件处理效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技术处处长张立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传统的审判执行模式下,如果被告不按照调解协议如期履行,原告必须多次往返法院出具一系列材料,增加了维权成本,给法官带来了重复劳动。借助智能审查与执行联动系统,对于逾期履行,原告可以通过行为链完成确认案件移交、检查案件执行情况等操作。与此同时,民事法官减少了起草调解文件的程序,执法法官减少了信息输入和扫描的工作。

      此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上金融案件处理平台潜力巨大。张立华表示,该平台支持从区块链自动获取诉讼材料。企业可以手动或自动批量起诉,一次可以起诉200个财务案例。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司法机关、社会机构和诉讼参与人联系起来,构建更加可信的司法环境,是区块链技术在法院行业的探索和实践,是为人民伸张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创新举措。”吴瑶说道。

      资料来源:科学日报

      编辑:李君霞

      审计:朱莉

      终审:冷文生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51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