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6-09 09:52:2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作者:龚金辉
6月6日,国内旅游巨头滴滴庆祝其8岁生日。和去年一样,滴滴再次以吐词大会的形式举办了公司的生日派对。滴滴的负责人程维回忆说,滴滴在8年前成立时,只有80万启动资金,是在中关村电子世界的一家电脑仓库里开始创业的。它经历了与尧尧、大黄蜂、快的和优步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和合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滴滴八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不仅对手一个接一个出现,而且他们也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换句话说,竞争是滴滴的常态。在它成立的8年里,它花了8年时间进行斗争。其中,对蒯迪的战斗至今令人惊心动魄,印象深刻。这篇文章聚焦于双方合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众所周知,滴滴和快的在2015年2月1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和情人节正式宣布合并。事实上,双方原本不打算在春节前公布这个消息。他们希望他们的员工有一个美好的一年,并在一年后单独宣布。然而,由于高频媒体的跟进,到2月13日,双方合并的消息几乎无法控制,必须提前宣布。
刘清透露,从1月21日双方正式接触到2月8日前后达成合并协议,整个过程仅用了22天,之后所有股东都签署并确认了合并协议,并完成了正式公告前的初步和解。然而,滴滴和快的并没有等到2015年初才开始接触。在此之前,他们有过秘密接触,并且在两年内(2012015年)至少交谈过三次。
王刚和李志国分别是滴滴和快的早期不可或缺的关键外援。他们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来自阿里,离开后在杭州扎根投资,对投资出租车应用非常感兴趣。巧合的是,前者成为滴滴天使投资人,而后者成为快的天使投资人。
从2013年开始,滴滴和快的进入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在当地推广和补贴方面,他们没有互相让步。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擦枪走火”。李志国认为这没有必要。2014年,在滴滴西迪腾讯和中信岭头进行第三轮融资后,李志国找到机会介绍快迪CEO吕传伟和王刚一起喝茶。这是双方的第一次接触,后来他也联系了程维。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意外开枪造成的恶性竞争,走向良性竞争。后来,当双方发生误会时,程维和卢传伟直接拿起电话开始交流,在比赛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在2014年1月至5月的补贴战中,外界只看到了今天你把补贴从1元增加到明天我把补贴从1元增加的激烈较量,却没有注意到双方在5月中旬几乎同时宣布停止补贴战。双方都心照不宣地理解对方。这与以前的接触打下的基础有关。
我隐约记得,在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后,外界普遍认为是双方投资者主动推动了合并。这种观点是对还是错?是的,它指的是双方都在烧钱,以至于投资者无法忍受。尤其是相对弱势的风投受到了伤害。他们真的渴望在合并后创造一个新的寡头,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极。
不,这意味着双方投资者都在推来推去,但并购谈判的主导力量仍然属于初创企业,即滴滴和快的。或许你会问,他们背后的腾讯和阿里是否完全被排除在并购谈判之外?这不科学。要知道,滴滴、快迪的纠纷实质上是腾讯和阿里代理商之间的纠纷,承载着两大巨头推动移动支付的重要使命。它怎么能不干预合并,这是一个关系到公司命运的重大决定?
这是真的。对于滴滴和快的合并来说,如何平衡腾讯和阿里的利益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柳传志和刘清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刘传志是让腾讯和阿里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的媒人。2015年1月,滴滴和快的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两家巨头达成默契:谈判的主导力量属于初创公司,但腾讯和阿里应该得到公平对待。双方都是公平的,任何人都不应干涉。
因此,你会看到,在滴滴和快的领导下,两家公司将很快完成谈判,为腾讯和阿里做出平等的安排。在合并后的新公司的7名董事中,腾讯和阿里各占一个席位,其他席位由两家公司的高管和风险投资人占据。与此同时,在腾讯和阿里所关心的移动支付战中,无论是出租车应用程序接入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被并购的新公司也获得了选择权。

至于刘清,她于2014年7月加入滴滴作为首席运营官。众所周知的说法是,当时她多次未能在高盛投资滴滴,所以她选择加入滴滴为程维工作。很少有人知道这与刘传志的安排有关。事实上,在刘清加入滴滴之前,她也曾与快迪接触,并前往杭州会见快迪的高级官员。早期的接触和理解成为迅速达成并购意向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后,双方对新公司的任命描述略有不同。程维在滴滴的内部信件中表示,合并后,他和快迪吕传伟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刘清担任总裁。吕传伟在蒯迪的内部信件中没有提到刘清的角色。当时,这个细节引发了外界的各种猜测。
至于刘清在合并后担任新公司总裁一职,主流观点是一方面暗示滴滴出行在新公司拥有更大的主导权力,另一方面肯定和奖励她在合并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众所周知,所谓的联合首席执行官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提议,而是稳定军队士气的临时安排。没过多久,卢传伟和其他高管迅速套现,离开了公司。程维和刘清带领新公司走向现在。起初,从与蒯娣的激烈争斗到情人节的“闪婚”,它成了滴滴成长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滴滴已经转型成为一家领先的旅游公司,业务多元化,如在互联网上收集汽车、代驾、自驾、共享自行车、外卖食品、金融服务等。,足迹遍布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海外地区。目前,滴滴4x4服务的每日最高订单超过3000万份,两辆4x4车辆的每日服务超过1000万份。
展望未来,滴滴希望在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1亿个服务订单、国内旅游8%的渗透率和全球每月超过8亿的服务用户,从而使滴滴成为一家与国际互联网巨头齐头并进的世界级企业。创业并不容易。迪迪还在路上!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