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造芯真相:再造华为麒麟有多难?雷军的雷OPPO怎么蹚

      最后更新:2020-06-10 10:13:1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作者/周

      编辑/赵

      中国的手机品牌占世界的一半,但手机芯片不能分享这种荣耀。

      由于来自美国的压力,华为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外部芯片供应。小米在自己的手机芯片研究碰壁后,从雇员变成了投资产业链。然而,vivo暂时没有制造芯片的计划。目前,只有OPPO仍在为芯片的早期布局进行招聘。

      多年来,手机制造商一直怀有在基础技术上有所作为的愿景。在第一阶段完成产品、品牌和资本的积累后,它们必须向上飞跃,这必然会延伸到最底层的技术,无论是在竞争力还是利润方面。然而,国内手机制造商的核心建设行动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照片/视觉中国

      OPPO加入造芯大潮

      OPPO正在积极招募芯片人才。

      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参与OPPO学校招聘的研究生告诉人工智能财经,当OPPO去年7月来学校招聘时,它从前端到后端招聘人员,从印刷电路板到芯片设计,提供的薪水非常丰厚。新毕业研究生的年薪是30万元,甚至比华为赫斯还高。在同一时期,赫斯给了他19K的月薪和14元的年薪,也就是266000元。

      账务厅也是如此。一位曾在黑森州工作的人告诉《人工智能财经新闻》,OPPO猎头公司联系过他几次。在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工资后,OPPO只是象征性地削减了一些,基本上接受了。然而,他和他的同事最终没有去,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像小米这样的OPPO会步其后尘,不能工作太久。“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年多挣几十万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从芯片计划曝光以来,OPPO一直在从联华、海斯和詹瑞等主要芯片工厂挖人。最新消息是,芯片行业的大牛、联发智能手机芯片部门的前创始人朱尚祖已经离开小米,加入了OPPO。尽管没有正式宣布,但人工智能财经从内部人士那里证实了此事。

      每个企业的核心决策计划在对外宣传上是不同的。一些企业高调行事,而另一些企业则讳莫如深。账务厅故意保持低调。该办公室的一名雇员说,这也与该办公室的工作方式有关。它不着急。它进入每一个领域相对较晚,很少在取得成就之前大张旗鼓地宣传它。

      然而,从公开信息中也可以发现,OPPO已经屈服于其开发自己芯片的决心。

      2016年,OPPO创始人陈明永以2000万元投资苏州芯片公司“李雄科技”,成为苏州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88%。李雄科技成立于2008年12月,并得到了柏科创始人段永平的投资,甚至是奋斗了很久的黄征,也再次出现在公司的股东名单上。

      然而,李雄科技做的不是手机芯片,而是网络芯片,用于网络设备。这是ToB的全部业务。目前,尚不清楚安卓技术和OPPO手机芯片业务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

      外界更加关注OPPO于2017年底成立的上海金盛通信。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完全由OPPO控制,OPPO联合创始人乐进亲自担任法定代表人。公司位于上海徐汇绿色中心,紧邻莲花。2018年,金盛通信进行了业务变革,将“集成电路设计和服务”纳入其业务项目。

      2019年11月,OPPO向欧洲知识产权局申请“OPPO M1”芯片商标。根据商标描述,OPPO M1是一种可用于智能手机的芯片组。

      今年早些时候,OPPO CEO特别助理发布了一篇内部文章“关于构建核心技术的一些想法”,其中特别提出了芯片研发的“马里亚纳计划”。该计划得到了账务厅技术委员会(TMG)的投入和支持。负责芯片开发的陈艳以前是OPPO研究所软件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也是高通公司的技术总监。

      在过去两年中,OPPO明显增加了技术投资,并减少了对明星营销的关注。截至2019年底,OPPO已经提交了2500多项5G技术发明的专利申请,在全球5G专利列表中排名第11位。

      照片/视觉中国

      6月4日,OPPO新任中国区总裁刘波表示,OPPO正处于初步准备阶段,正在进行深水技术和核心功能点的研究。它还没有处于如何制造芯片的阶段。

      刘波对人工智能财经关于核心建设的回答非常模糊。他没有说明他是否想要制造一个主芯片。“这其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不能回答你我们要做什么。”刘波告诉人工智能财经,“在我们有机会制造让消费者兴奋的产品之前,我们必须掌握和理解技术。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考虑。我们必须掌握深水技术。”

      账务厅似乎不急于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这也是芯片制造商范春对OPPO作为芯片更为乐观的地方。在他的印象中,OPPO工作更稳定,在产业链中有更好的声誉,更像一个传统企业,而芯片本身实际上是一个传统行业。“与其在营销上花很多钱,不如增加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失败也会让人们更受尊重。”

      介于看涨和看跌之间空

      “手机制造商制造自己的芯片。核心价值是掌握最基本的芯片技术,然后在产品中展示差异化优势。”芯片制造商的高管唐王告诉《人工智能金融新闻》。

      手机的主芯片直接决定了手机的档次和价格。如果每个人都使用同一个处理器,性能将是相同的,他们将在同类竞争的红海中。这就是为什么技术突破到较低水平已经成为主要手机制造商的方向。

      OPPO核心也有类似的需求。手机行业深陷价格竞争,利润被挤压在0+之间。OPPO在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一直想进入高端手机市场。纵观整个行业,只有苹果、三星和华为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也与三家公司自主开发的主要芯片有关。

      然而,无论是小米还是OPPO,华为海斯都有最多的参考。海斯的成功使得国内品牌开发自己的芯片成为可能。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推出麒麟芯片之前,赫斯已经生产手机芯片8年了。麒麟之前的K3手机芯片曾因功耗低而损害了华为早期的高端手机计划。麒麟芯片制造出来后,又花了几年时间才从实用走向领先。

      此外,海斯制造手机芯片的8年的起点不是零。华为从网络设备起步,已经生产了大量设备芯片,相当于麒麟芯片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芯片平台上实现的。

      照片/视觉中国

      "整个过程比预期的更加困难和复杂。"唐王·曾在赫斯工作多年。手机芯片在技术上确实非常困难。当你只看一个技术点时,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当你看整个产品时,你需要有最高的技术能力。当华为的手机芯片在欧洲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中被证明是可行的时候,这是一步一步来的。

      除了技术的复杂性,芯片的成败也与出货量有很大关系。如果数量无法衡量,买别人的芯片比花钱研发更划算。这也是企业苦苦挣扎的地方。

      “手机制造商想要制造芯片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没有金额,那一定是损失。”唐王计算出,如果一个高端芯片的研发成本是3亿美元,它最终可以出货1000万件,而每个芯片的研发成本是30美元,这还不包括芯片本身的材料成本。海斯可以运送2000万块高端芯片,这意味着研发成本减半。

      然而,OPPO目前的手机出货量可能无法支撑芯片的生产成本。

      "在早期阶段,没有任何对芯片的投资在财务上是合理的."唐王发现,他的同事在设立手机芯片项目时,会将销售额写至数千万个数量级,否则账户不会被计算在内,“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盲目的写作”。

      在唐王看来,OPPO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手机销售的,而且产品都是单一的。华为和三星的优势在于,产品多样化可以迅速将芯片功能从一个类别扩展到多个类别,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和耳机。“对于只有一款手机产品的制造商来说,压力实际上更大。”

      例如,赫斯建了一个基站芯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这些技术和专利也可以在手机芯片上重复使用,以产生额外的附加值。

      “你有这么大的能力和财力去做这件事吗?我觉得很难。”体内知情人苗霖告诉人工智能财经新闻社,“我们的手机还不清楚。我们如何制作芯片?”

      苗霖透露,vivo目前没有自己制造芯片的计划。从短期来看,这个想法是要做好手机的工作,然后和芯片工厂一起找到能够区分和开发它们的东西。“这项投资太大,我们不专业。你不仅要购买芯片工厂,还要购买整个团队。”

      “我们自己能比高通公司更好地制造芯片吗?”联想的一名员工也向《人工智能财经新闻》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手机行业已经非常困难,其品牌也不强。”

      手机芯片的复杂性和技术广度远远高于其他芯片。它不仅需要小尺寸,还需要低功耗和所有功能。“多年来,手机基带制造商越来越少,门槛也越来越高。只有出门的人才能看到不出门的人。”

      唐王说,制造手机芯片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你不能制造纯5G手机,你必须弥补3G和4G的功能,因为不是所有地方都有5G网络,所以你需要切换到3G或4G。“你不能失去面前的任何东西,也不能在弯道超车。”

      陈红建曾在中兴通讯担任手机芯片。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兴在制造手机芯片方面没有问题。在巅峰时期,中兴通讯有1000多人在生产手机芯片。然而,结果显示,当基带芯片完工、应用处理器不得不投入时,“投资是无底洞”,中兴通讯最终停止了手机芯片项目。“手机公司制造自己的芯片。他们对这一地区水深的估计是错误的。”

      直接制造芯片太难了,一些手机制造商选择与芯片制造商联合定制。例如,vivo与三星联合开发了一款双模5G SoC。vivo在10个月前后投资了500多名专业研发工程师,为三星平台增加了400多项累积功能。

      联合定制的现实原因之一是,手机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除了屏幕和相机,现在很少在手机上看到创新。一次手机会议,半个小时都在谈论相机,几家大工厂希望在相机上找到差异。与芯片公司的联合定制可以反映手机的不同。

      在看涨和看跌空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判断。

      小米的经历

      小米制造手机芯片的经验是一个警告。

      2017年,小米举行了一场热闹的新闻发布会,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芯片——澎湃S1。此前,小米成立了一家特殊的芯片公司——松果电子。小米公司成立于2014年,当时只有18人,但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小米宣布加入了开发自己芯片的手机制造商行列。当时,只有华为、三星和苹果有这样的实力。

      照片/视觉中国

      汹涌澎湃的S1从无到有只用了9个月,流媒体成功用了9个月,大规模生产用了28个月。对于芯片技术积累很少的小米公司来说,当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一款手机主芯片是令人惊讶的。

      小米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制造出芯片,是因为它花了1.03亿元购买了大唐电信旗下的优创科技。一个曾经在连欣科技工作的人告诉人工智能财经,一些人被一个接一个的挖出来。

      然而,小米通往核心建筑的道路并不像以前那么平坦。松果电子的一个朋友曾经对范春说小米做了核心,对时间和投资的期望不符合工程规则。松塔芯片的负责人朱令以前是小米BSP(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团队的负责人,负责MIUI只读存储器,但他没有制造芯片的经验。“他对芯片一无所知。这太不像话了。”樊春表示,朱令打造核心的想法、产品规划和预期的资源投入都不太可能被业内人士实现。

      范春显然觉得,互联网制造芯片的思维仍然不同于小米。如果小米一开始就让王翔做芯片,那就更好了。王翔以前是高通中国的总裁,“至少他不会做这种蠢事”。

      “最重要的是小米的决心。”樊春分析说,芯片是以技术为导向的,而小米提倡快速推出和快速迭代。“对时间的忍耐力更差。生产芯片的人不能留在小米,因为评估和收入都不好。”

      一位芯片行业的资深人士向人工智能财经表示,他没有看到小米“尊重芯片研发的规律”。他看到的是小米对自己开发的芯片的狂热,“投入一点钱,并认为一个产品可以在三个月内制造出来”。

      这也与小米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小米是一家利润微薄的企业,这种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小米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和耐心投资于高风险、长期的芯片行业。

      雷军曾透露,从2014年到2017年,小米芯片被正式用于手机,前后花费超过10亿元。这个行业的资金数额似乎不是很大,但雷军担心这个芯片会成为投资的无底洞。2019年,海斯在研发上花费了超过24亿美元。

      然而,在陈宁宁看来,松果芯片的失败与挖掘策略有很大关系。

      ”任没有深究这个办法。他一次挖一个队。”陈宁宁透露,连欣的许多核心人员没有去小米。樊春认为,集成核心技术在手机芯片领域竞争力不强。仅仅为了制造好芯片而购买集成核心是不现实的,“但至少有一个基础,比华为制造芯片时好得多。”

      账务厅也正在步入招聘陷阱。此前,北京已经从英特尔调制解调器团队招募了许多人。在范春看来,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方式,因为尽管英特尔拥有一个大品牌,但现代中国团队从未有过成功的经验,“这相当于所有失败的教训。”范春说,英特尔调制解调器的核心团队在德国和奥地利,“你已经招募了在家做文书工作的人。”

      在唐王看来,除了暂时崛起,小米的芯片制造也有公关宣传方面的考虑,“但行动有点太大,所以没有必要。”松果电子成立前两个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政策迅速向芯片产业倾斜。随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政府和民间资本投资了5000多亿元人民币的第一阶段基金突然出现了上升趋势。

      尽管流媒体电影的大规模生产取得了成功,但小米的第一款手机主芯片并不成功。小米5C配备了小米自己开发的澎湃S1。这部手机的价格只有1499元。虽然价格便宜,但由于经验不足、严重发烧、市场反应不佳和声誉不佳,六个月后就下架了。然而,随后激增的S2芯片已经被推迟。据人工智能财经新闻社报道,鄱阳湖S2经历了几部流媒体电影,但都失败了。

      2019年4月,小米宣布重组其松果电子团队。一些团队分开组建了一家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公司,生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芯片,而主要生产手机芯片的松果电子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在小米自行研发芯片的计划失败后,它已将其战略从自主研发转变为小米最擅长的投资。

      今年前两个月,小米宣布其长江小米产业基金投资了八家半导体公司。根据人工智能财经的不完全统计,小米半导体的投资已经扩大到近20家。

      “作为一名运动员直接离开赛场并不一定非常有效。还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通过资本形成纽带,然后在产品层面形成更深层次的合作。”一位芯片行业的投资者告诉人工智能财经,每个产业链都有分工,没有必要大而全的去做,这不符合潮流。

      然而,小米投资的一些芯片公司告诉人工智能财经(AI Finance and Economics),小米的大部分系列投资只占被投资公司股票的一位数,“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金融投资”。

      小米副董事长林斌曾在人工智能财经为小米芯片辩护。“我们是否做芯片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技术能力。当我拥有它时,我们是否拥有它并不重要。”林斌说,这取决于哪家公司生产芯片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或者找一家外部公司来生产。

      “小米的芯片帮助我们清楚地思考如何进行整个端到端的技术创新。”林斌说。

      "早点做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作为中国核心的领导者,海耶斯一直被用作学习的榜样。

      陈宁宁表示,早年运营商拜访华为时,任肯定会带他们去看的芯片,最初是为了公关,但后来发现芯片利润很高,开始大举投资。海斯公司的第一任总裁朱莉娅去了美国后,他发现芯片导致设备利润相差100倍的现象非常普遍。

      华为之所以能在通信行业击败爱立信和诺基亚,是因为它制造了自己的通信芯片,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爱立信购买朗讯芯片,并不像华为那样有竞争力。

      按照同样的逻辑,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被认为是华为在高端市场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华为的手机新闻发布会几乎总是介绍自己芯片的功能和优势。这是其他国内手机制造商做不到的。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自从成为美国的目标后,海斯一直处于持续的压力之下。美国在五月引入了一项新政策。未经美国许可,任何使用美国设备和软件的企业都不能向华为提供服务。

      TSMC董事长刘德银在股东大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5月15日起的60天内,所有供应商都在与美国商务部进行法律解释。现在说TSMC是否会为华为申请出口许可证,以及观察美国实施禁令的力度和程度还为时过早。

      根据美国的禁令,赫斯在今年9月之前有120天的缓冲期。赫斯也增加了筹码储备。TSMC和SMIC正在全力生产。与此同时,华为也在寻求购买联发、三星和展睿的芯片。

      照片/视觉中国

      美国的打击已经影响到了华为。今年5月,华为刚刚发放了年终奖金,这通常低于员工的预期。华为将决定明年海斯的股票告罄时该怎么办。目前,它必须根据未来的情况来决定。

      在不制造芯片的问题上,华为向后来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维度的命题:当中国科技企业在第一阶段完成产品、品牌和资本的积累时,必须向上转型,从竞争力和利润两方面考虑,这必然会延伸到底层技术。不同层次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是一些有感情的科技公司的梦想。

      ”赫斯启发了我。他们从一开始就制造芯片已经有29年了。”一位高级芯片行业官员告诉人工智能财经:“只要我们有目标并努力,我们就能在20到30年内在尖端芯片技术上取得成功。形势已经逆转。谁说美国永远是第一?”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在研发、教育和人才方面的投资仍然太少。这是我们的弱点,也是我们最需要弥补的地方。

      国内手机公司的一些经理正在做出改变。OPPO正在逐步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资金从4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后来,创始人陈明永宣布,他将在三年内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

      过去几年,林斌一直负责小米的手机研发,设立了一个预研发部门和一个摄像部门,以增加技术和研发投资。当时,林斌还哀叹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确实领先。“他们可以说什么做什么,当他们根本看不到的时候就做什么,并投入大量资源。”回顾小米的研发历程,林斌告诉人工智能财经:“如果我们再早两年进行研发,今年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注:陈宁宁、唐王、范春、陈红建、苗霖为假名)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7825.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