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6-18 10:39:0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618,注定是京东的大日子。
1998年6月18日,刘在中关村创立京东。每年618也成为京东赞助的电子商务购物节。2020年6月18日,JD.com将迎来又一个大日子:“回家”和“上市”
JD.com今日(六月十七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宣布,其发行价定为每股226港元,全球发售的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JD.com将于6月18日上午9点上市交易。上市代码是09168,仍然是618。
公告显示,京东的首次公开募股吸引了39.6万名用户,超过了网易的37.1万名用户,成为2020年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公司。
此外,JD.com共获得11.89亿股,认购倍数为178.9倍。根据之前确定的香港公开募股每股236港元的最高限额,京东的公开募股冻结资金为2,807.6亿港元,超过了之前Perga Medical -B(09996)的2,600亿港元冻结资金。
这意味着,2020年,JD.com已成为认购人数最多、募集资金最多、冻结资金最多的港股,并成为三大新股之王。
显然,投资者对京东的二次上市充满了期待。
在其鼎盛时期,它再次上市。
JD.com很幸运。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前夕,它与最高的总市值不谋而合。
2014年5月22日-2020年6月16日JD.com股票价格月度k线图
昨天晚上,在美国上市的京东股价上涨2.47%,打破了盘中每股60.98美元的纪录高点。其总市值升至9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24亿元)。自2020年以来,京东的股价已上涨逾73%。
这得益于京东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根据京东的最新财务报告,京东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与此同时,中国在线零售销售额同比仅增长4%。
此外,根据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亿元,延续了2019年的盈利趋势。
与利润相比,京东第一季度最大的亮点是活跃买家的数量。根据财务报告,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360buy.com在过去12个月中有3.874亿活跃买家,同比增长24.8%。2020年3月,京东每天的平均活跃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
显然,在疫情期间,京东依靠自己的物流系统获得了一波用户红利。就财务业绩而言,JD.com也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京东的账面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超过435亿元。
如果时间延长,京东在美国上市6年后,总市值从260亿美元升至906亿美元,给投资者带来超过248%的利润。活跃用户的年度数量从4740万增加到3.87亿,增长了8.2倍。营收增长7.3倍,从693.4亿英镑增至5769亿英镑。自由现金流从23.47亿元增长到194.53亿元,增长8.3倍。
与自身的纵向发展相比,JD.com是成功的。
但是横向比较,京东就落后了。
六年前,中国互联网的模式是在BATJ时代。JD.com排名第四,看起来非常稳定。
到2020年,百度是第一个落后并退出游戏的公司。它被美团电平(03690)接管。香港),市值超过1万亿港元,互联网江湖成为自动取款机。京东的第四名也岌岌可危。
京东最大的竞争对手:它竞争激烈,势头越来越猛。建立时间比JD.com短,增长率比JD.com高,用户规模和持续时间都领先于JD.com..截至6月16日,东陶的总市值达到934亿美元,略高于京东的901.7亿美元。
JD.com和品多股票价格趋势图
百度的警告是,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你可能会输掉所有的游戏。
京东的下一个十年
第二次在香港上市可能是京东未来十年战略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JD.com在研发方面投资146亿元,创下纪录。同时,服务收入占京东总收入的11.5%,首次超过10%,增幅甚至超过44%。
其中,京东的服务收入包括平台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广告和佣金)和物流服务。
京东继续努力提供第三方服务。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360buy.com的第三方平台有超过270,000家签约企业。
根据赛迪研究所的数据,JD.com已经在电子商务采购领域占据了51.2%的市场份额,为全球500强企业中85%以上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拥有近700万中小企业客户。
此外,京东已经运营了12年的物流系统也开始受益。物流收入从2017年Q1的8.3亿元增加到2020年Q1的65.9亿元。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第一季度物流收入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
京东来自第三方商家的收入已经达到近40%,未来仍有增长潜力,有50%-60%的潜力等等。
2019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几乎达到了盈亏平衡点。未来,随着国外订单比例达到一定比例,无人驾驶技术推动效率进一步提高,京东物流服务有望加速向利润中心转型。
除了物流服务,京东的云计算也有望在未来提供稳定的服务收入。
这表明JD.com正从一个“零售商”转变为一个“服务提供商”,维持这一巨大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需要持续的资本投资。
据了解,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筹集297.7亿港元的目的是:
投资基于供应链的关键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和客户参与。
亚马逊河
吹响B的号角,走“服务提供商”之路。JD.com越来越像它的老对手:亚马逊。
它也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资。它已经亏损多年了。然而,亚马逊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零售巨头,市值1.3万亿美元,市盈率(TTM)超过123倍。
然而,如果你看看财务报告数据,你会发现亚马逊越来越不像一个“零售商”。其中,服务收入占亚马逊收入的46%。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云计算业务AWS。亚马逊的零售业务仍无利可图。
二级市场愿意给亚马逊更高的估值,因为企业服务收入的粘性和稳定性更高,而且市场足够大空。目前,京东的服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1%。如果未来服务收入继续增长,那么重视JD.com无疑是件好事。
通过b股业务,在增长空和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之间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大洋彼岸的亚马逊已经走过了这条路。
另一方面,对于像京东和亚马逊这样的自营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利润水平并不是决定估值水平的关键,因为获得的利润被用来建造物流设施。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一再强调,20年的自由现金流是一个更好的指标。
JD.com刚刚摆脱了几年的亏损,2019年其运营现金流增长至248亿元人民币(约合36亿美元)。
2020年初,刘在一封信中提出了京东的全新定位:一家科技驱动的电子商务公司正在向领先的基于供应链的科技服务企业转型。
2020年3月2日,JD.com披露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JD.com明确将自己定义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和服务企业”。
试图改变外界看法的京东,也试图讲述一个更大的故事。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