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快递“通吃”,“小黄人”再战“6·18”

      最后更新:2020-06-19 09:49:2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今年的“6月18日”和“喽啰”自动分拣机器人又来了。此外,经过四年的发展,可爱的“奴才”已经成熟,并在那一年发展成为一个“家庭”。服务领域也从单一扩展到多个“全能”电子商务和快递产业链。

      ●坐在“魔毯”的“爪牙”上●

      四年前,记者在浙江义乌申通看到的“小黄人”只是一个模型,在用二维码铺成的路上拼命奔跑。今天的“爪牙”非常不同。

      “它已经升级到第四代,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浙江力达机器人公司的官员告诉记者,“从一个简单的外观来看,‘小黄人’除了原来的标准型号外,还增加了‘大黄人’和‘迷你小黄人’。“大黄人”的最大重量为55公斤,而“小喽啰”可以分拣较小的货物

      “爪牙”还需要在刚出发时使用二维码导航,这增加了工作人员频繁维护和清理二维码的工作量。根据记者最近的了解,二维码现在已经被“抛弃”。如今的“小黄人”可以在一种被称为“魔毯”的导航技术下,在没有二维码的情况下准确行走。什么是“魔毯”?因为它是核心技术,公司一直对其保密。

      “奴才们的气质更成熟、更稳定、更高效,除了外表上的一些直觉变化。”公司负责人说。在之前对记者的采访中,350名“小黄人”每小时可以分拣16000个包裹。"在同样的条件下,目前每小时可以分拣多达25,000个包裹."

      在南京的一个快递分拣中心,“小黄人”在10个投递口和260个网格口的条件下,可以完成每小时20000个包裹,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分拣任务,差错率小于0.01%。该系统支持在高峰时段增加工作机器人,以提高效率。

      帮助“小黄人”实现其推广的是核心基础技术的改变。据了解,在能源管理系统方面,新一代“奴才”系统可充电5分钟,运行4小时,充放电次数不少于20000次。在通信管理系统方面,“小黄人”增加了5Gwifi通信系统,实现无断点通信,解决了市场上通信模式的断点问题,保证了机器人集群的稳定运行。在定位导航系统方面,“喽啰”采用最新开发的定位导航技术,大大降低了对操作环境的要求。就控制系统而言,2000名“爪牙”可以在没有拥堵的情况下高效运行。

      ●电子商务和快递“双轨运营”●

      “6.18网络消费旺季”拉开帷幕。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它有可能与“双11”竞争。毫无疑问,在网上购物的狂欢中,许多商家在准备、挑选和运送商品时感到“头痛”。据了解,多年前涉足快递选择领域后,李彪“小黄人”逐渐将其触角延伸到电子商务快递产业链的上下游,帮助电子商务选择订单成为其重要目标市场之一。

      力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小黄人”确实扩展了更加灵活的桌面分拣模式,从最初的快递包裹分拣扩展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如电子商务订单分拣、退货分拣、门店订单分拣等。它可以对服装、尚超、母婴产品化妆品进行分类,也可以对冷藏的新鲜产品进行分类。今年6月18日,“小黄人”进入尚超百货(沃尔玛)、服装(九木王)、鞋及配饰(上海长联)等电子商务订单提货场景。

      在电子商务快递行业,高峰效应非常明显。在“6月18日”和“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不同季节和零售促销对鞋和服装的需求将达到高峰。峰值的过度夸大和订单量每年20%左右的增长,对相对刚性的智能物流自动分拣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灵活的分拣机器人现在有了优势."力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适应峰值和增长需求,电子商务快递往往需要在分拣设备整合方案的设计上投入较大的空间,设计时间为正常时间的1.3至1.5倍。因此,设备将需要大约2年才能达到满负荷运行,这不仅增加了初始投资,而且由于设备的不可分割性,还增加了正常运行成本并延长了回收期。“爪牙”通过高峰时段租赁方式缓解行业内“过度备份”的痛苦,即初期投资满足正常运营的需要,高峰时段从设备制造商处租赁机器人及配套设施,以低成本高效率度过高峰时段。“在广东,某品牌的电子商务仓库采用了这种模式。每年高峰季节到来时,电子商务仓库可以租赁80到100个机器人并加入原网站,可以有效缓解高峰季节对人力的需求。租用机器人的成本只相当于临时增加8名工人。”

      除了为电子商务仓库服务,“小黄人”在“6月18日”期间还在快递分拣中心忙碌。“我们继续与申通、中通、中国邮政和京东合作进行包裹分拣,减少高峰时段快递分拣人员的投入。”

      ●与“货到付款”相比,效率更高

      在电子商务仓库的商品选择模式中,机器人技术支持的“货到付款”模式一度盛行。那么,“爪牙”挑选模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据记者了解,《货到付款》中的货架机器人系统除了对机器人进行各种改进外,对货架也有更高的要求。此外,在应用程序的驱动下,一些货架仅承载一个SKU,其他的可以承载多个SKU,并且都需要调整货架的设计以方便更好的访问,等等。与传统的人工操作相比,“货到付款”系统可以提高人们的分拣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在实际操作中,“货到付款”的选择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但操作环节增加了,水平和人员效率没有得到很大提高,但能耗却大大增加了。

      该公司的负责人说,“爪牙”属于SKU机器人。“SKU在这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核心在于机器人是一个单一的任务,或者是属于某个地址的包裹,或者是一个订单或商店的货物,或者是一个SKU,通过控制系统,对运行速度和整体任务的流程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并根据系统目标指令将货物发送到目的地网格中的最优路径。与“货到付款”模式相比,“喽啰”在货物装载过程和货架上的货物挑选过程中节省了更多的劳动力。”

      据记者了解,在“喽啰”与服装企业九木王的合作中,共搭建了200多平方米的空间,64个开口,25名“喽啰”和1名工人合作,每小时完成分拣1500件。在上海长联的电子商务仓库,2名工人和32名“小黄人”可以在826个摊位上完成每小时2500件的挑选。在日本的优衣库,有90个机器人,每小时有400多个插槽和4500件衣服。

      (来源:快递杂志戴圆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8070.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