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9-12 10:49:2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芯片这种只有指甲盖大小的东西,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最致命的“武器”。对一家科技企业来说,没有芯片将无法存活,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信息时代就是芯片时代”的原因。

在半导体行业,美国无疑占据着绝对领先的优势,不仅是我国,几乎全球各国的芯片都要依赖从美国进口。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每年都要在“芯片产业”上投入巨大的科研力量和资金,虽然现在还难以扭转高端芯片被美国“卡脖子”的局面,但相比当初芯片产业全部依赖美国,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四核CPU——“龙芯三号”的诞生,更是打破了美国对我国芯片行业的垄断地位。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位已经84岁高龄的老太太,她就是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女士。

黄令仪老师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恰逢战争爆发。或许是因为从小目睹祖国因为落后而遭受磨难,所以长大后的黄令仪,一直把“扭转祖国落后局面”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1958年,黄令仪大学毕业,当时恰逢半导体行业兴起,为了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不少大学专门开设了半导体专业。而黄令仪幸运的被母校选中,去往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专攻半导体器件。两年后,黄令仪返回母校,创建了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致力于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半导体人才。

八九十年代,正直芯片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但在这个领域,中国完全处于弱势,不仅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就连经费都非常紧张。据黄令仪后来回忆,那时候在国际芯片展览上,没有一个芯片摊位属于中国人自己。正是这次公派经历,让黄令仪下定决定,一定要研发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1990年,已经54岁的黄令仪老师,带着全部热情和希望,投入到了集成电路的设计研究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后,黄令仪老师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结果拿到了银奖。不过,老当益壮的黄令仪并不满足于此。2002年,黄令仪老师又主动要求加入“龙芯”CPU的研发团队,为“中国芯”的问世出一份力。

就这样,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黄令仪老师,又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到了龙芯研发的课题当中。在黄令仪老师和团队的努力坚持下,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CPU芯片终于问世了,在此之后,“中国芯”的研发之路也越来越顺利。到现在,龙芯已经研发出了3个系列的芯片,龙芯3号最新一代产品3A4000,甚至突破了28nm的制作工艺。

在黄老师的带领下,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芯片,而她带领团队推出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更是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技术垄断,为祖国省下了上万亿元。可以说,正是有她这样的爱国科学家,才拉近了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黄老师,不仅是国家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