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15 16:33:08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我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好像大鱼和小鱼都以肉为生。我们知道在陆地上,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来自植物,因为没有植物就没有能源。
是问题所在。我们很少看到海洋植物或食草动物。海洋的能量来自哪里?海洋食草动物事实上,海洋中也有一些食草动物,比如儒艮,它们几乎是海洋中唯一的食草动物海洋食草动物很少,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我们知道海水可以隔离太阳光子,足够深的海水可以导致植物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死亡。

但是,海水的深度不是固定的。大多数海洋深度超过50米,这导致海底的植物接收不到足够的阳光。植物只能生长在水深不超过50米的地方。因此,儒艮通常生活在30 -40米的海域。由此可见,在海洋中,由于植被较少,植物所能提供的能量相对较少。
浮游生物虽然海洋植物很少,但海洋中有许多生物,包括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浮游植物通常指浮游植物,包括八种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如蓝藻、绿藻和金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藻类有4万种。这些植物体积小,肉眼很难观察到,但它们的数量非常大,一毫升海水中含有超过一百万的蓝细菌。根据研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大约是陆地植物的7倍。我们知道人类每年排放超过1000亿吨二氧化碳,但陆地植物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其他二氧化碳被浮游植物吸收。
当浮游植物死亡时,它们的遗骸将和体内的碳一起沉积在海底。一方面,它将减少全球碳排放,另一方面,这些浮游植物的残余将形成海底石油。

因此,浮游植物在生物链中的功能相当于地球上的植被。它们还可以调节地球大气层,并作为海洋生物的能源。
与陆地植被的不同之处在于,许多浮游植物没有叶绿体,如蓝细菌,它们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形成的细胞核。

不是叶绿体,而是多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阳光照射到藻类表面时,光子会在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其他藻蓝蛋白之间穿过,然后光能通过叶绿素a转化为生物能量,供生命使用。根据目前主流的科学认知,地球上产生氧气的原因是这些藻类的存在。与生长在海底的植被相比,
浮游植物体积更小,没有根,可以漂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不像植物那样受海水深度的限制。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海洋生物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此,所以浮游植物也被称为海洋牧场
海洋生态链
事实上,海洋和陆地都有一个生态链,其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被称为自养生物。在陆地上,自养生物主要是植物。但是在海洋中,自养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提供的能量将被小鱼和虾吃掉。例如,磷虾利用浮游生物获取能量,磷虾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食物,如须鲸、鲸鲨和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在这方面,磷虾也是食草动物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态链是以植被为基础的,但在海洋中,生态链是以浮游植物为基础的

摘要食草动物在海洋中很少见到的原因是海洋中的“植物”很小,肉眼看不到。此外,能直接利用藻类生存的生物也相对较小,大多是磷虾等小生物,人类很难注意到。儒艮当然是个例外。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