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1-11-27 13:47:43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TCP/IP一揽子计划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
TCP/IP协议簇 这是互联网的基础,也是当今建立网络联系的最常用方法,TCP/IP是包含TCP/IP组群的一系列协定的总括术语。
其中包括SLIP、PP、IPIP、IPCMP、ARP、TCP、UDP、FTP、DNS、SMTP等。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七级参考模式。典型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式是通信协议的七层抽象参考模式,每个模式都履行具体任务。该模式的目标是在同一级别上交流硬件。另一方面,TCP/IP通信协议使用四层结构,每个层次都使用它提供的下一个层次的网络。
TCP/IP协议是指包括FTP、SMTP、TCP、UDP、IP等一系列协议,因为TCP和IP协议在TCP/IP协议中代表最多,因此被称为TCP/IP协议。
拓展:TCP/IP议定书综合集集 _Dani-CSDN Blog_tcp/ip议定书
TCP/IP Box_f_Yyuan - CSDN博客
- CSDN博客:TCP/IP协议集概述
有无线接口卡的无线终端以基础设施网络为中心,将无线局域网与复杂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网络网络连接起来,并通过无线网络桥梁AB、无线接入网关AG、无线接入控制器AC和无线接入服务器AS,使无线移动办公室能够进入。
ISO/OSSI和TCP/IP

ISO/OSI模型,又称开放系统互联参照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设计的一个标准框架,旨在将世界各地的各种计算机连接到称为OSI的网络。
TCP/IP议定书模式(传输议定书/互联网议定书)包含构成互联网主干线的若干网络议定书,是互联网的基本协议,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事实上的世界性标准,并已广泛应用于地方和广域网。
二、TCP/IP分层划分模式

从上到下,TCP/IP律师协会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接层,每个层开展不同的活动,通过使用基础协议所提供的服务的各种协议执行。
TCP/IP分组制度的结构和主要协定
使网络卡接口能够管理物理媒体数据传输的网络驱动程序。 数据链层: 两个相邻节点之间完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48个MAC地址(实物地址)(包括以太网、奖章戒指和802无线网络11)
ARP (地址解析协议):ip -> MAC
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MAC-> ip
在网络层选择和转发数据集包
IP协议( 互联网协议): 确定如何发送基于 IP 地址的软件包。 如果数据包无法直接传输到目标主机, IP 协议将寻找合适的下一个跳跃路由器 。
《互联网控制信息议定书》主要用于确定网络连接。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产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进程问通信>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可靠的连接流量服务。TCP服务是可靠的,因为TCP协议使用费时的再发送、回复确认和其他特征,以保证将数据包准确送到最终目的地。
与UDP协议没有连接,没有可靠的数据报告服务。
SCTP议定书:SCTP议定书是为通过互联网传输电话信号二而创建的非常新的传输层议定书。

传输层和网络层区别
图层: 处理应用程序的逻辑 。
Ping是一种应用程序,而不是一项合同,使用IPCMP电文核查网络连接是网络调试的关键工具。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允许用户使用本地计算机进行远程操作 。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条动态线路更新协议,路由器用来相互交流各自路线信息。
DNS (域名系统): 此协议将机器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万维网服务器和本地浏览器使用的数据传输协议。
FTP (文件传输协议): 通过互联网传输文件的协议 。
其他相关概念
(1) IP地址
每个因特网接口都需要一个单一的因特网地址(又称IP地址)。 IP地址32位。 因特网地址不使用平坦的地址空间,例如IP地址有一定的结构,因特网地址有五种不同的因特网地址格式,具体如下:


(2). 端口号
服务器一般用已知的端口号识别。 例如,对于每个TCP/IP实现,FTP服务器的TCP端口号为21,每个Telnet服务器的TCP端口号为23,每个Telnet服务器的UDP端口号为69,每个TFTP服务器(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的UDP端口号为1023。 任何TCP/IP通过使用一个众所周知的端口号实现服务。 这些众所周知的端口号由互联网分销局(互联网关联数字管理局,IANA)管理。 众所周知的端口号从1到255不等;Unix系统通常使用256到1023的端口号,以提供某些特定的Unix服务;1024到500的端口号用于为客户指定临时端口号;超过5 00的端口号留给其他服务器。
(3). DNS
DNS 是一个计算机域名系统(域名系统或域名服务)的缩写,由一个采集器和一个域名服务器组成。域名服务器是服务器,保留网络上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匹配IP地址,并有能力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