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

      最后更新:2021-12-01 05:21:40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作为个人审查说明张贴,仅供参考。

      目录

      I. 计算机网络业绩指标

      1、速率

      2、带宽

      常用带宽单位

      3、吞吐量

      4、时延

      (1)传输时延

      (2)传播时延

      (3)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

      (5)总时延

      5、时延带宽积

      6、利用率

      (1)、信道利用率

      (2)、网络利用率

      二、网络的组成

      1、通信子网

      2、资源子网

      (1) 客户服务器配置

      (2)对等连接方式

      三、OSI参考模型

      四、TCP/IP协议的结构结构

      五、通信方式

      1、单工通信

      2、半双工通信

      3、全双工通信

      六、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

      2、频带传输

      3、宽带传输

      七. 有三种共同的调制解调方法。

      1、调幅(AM)

      2、调频(FM)

      3、调相(PM)

      4、原理

      八、采样定理

      九、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

      2、报文交换

      3、分组交换

      十、数据链路和帧

      1、链路

      2、数据链路

      十一、公私伙伴关系的过境运输解决办法

      字节填充

      零比特填充

      十二、差错控制方法

      1、奇偶校验

      2、CRC

      控制媒体接触的方法

      1、ALOHA技术

      (1)纯ALOHA

      (2) 阿洛哈

      2. CSMA/CD协议——机载多点访问/崩溃探测

      十四、VLAN

      十五、网际协议IP

      IP地址分类

      表示方法

      点分十进制记法

      IP地址的使用范围

      子网划分

      路由表结构

      十六、流量控制

      使用幻灯片窗口调节信息流动。

      十七、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有四种类型:

      域名服务器的作用

      I. 计算机网络业绩指标

      1、速率

      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业绩指标是率、数据率(数据率)或比特率(比特率)。

      比率以每秒(b/s)、千字节/秒(kb/s)、兆字节/秒(MB/s)、千字节/秒(GB/s)等表示。

      2、带宽

      “带宽”一词指信号在高度(或kHz、MHz、GHz等)中的带宽。
      “带宽”一词是指数字频道发送“每秒比特”或b/s(比特/秒)的“最大数据率”。

      常用带宽单位

      最受欢迎的带宽单位是:
      -Kb/s (103 bps)
      -每秒(兆比特),即(106b/s)兆比特/秒(兆比特),即(106b/s)兆比特/秒
      -每秒基比,即(109 b/s)千兆比/秒(109 b/s)
      - 每秒比特太多,或Tb/s(1012 b/s)。

      3、吞吐量

      网络(或频道、接口)的输送量(吞吐量)说明在一个时间单位内通过它的数据的数量。

      4、时延

      (1)传输时延

      当数据传输时,传送延迟(发送延误)是数据块从节点到传输频道所需的时间。

      (2)传播时延

      电磁波必须在频道内行走特定距离,并花一定时间在电磁波中行走特定距离并在那里停留一定时间。

      (3)处理时延

      交换节点用于储存和转运必要处理的部分时间。

      (4)排队时延

      节点缓存队列中的分组有一个时差 。

      (5)总时延

      数据延迟总量是传送、传播、处理和排队方面延误的总和:

      5、时延带宽积

      链接的长宽带宽也称为链接的比特长度。

      6、利用率

      (1)、信道利用率

      频道利用率显示,频道使用的时间(可用数据)占时间的一定百分比,完全闲置频道的使用率为零。

      (2)、网络利用率

      网络使用是整个网络使用的频道使用量的加权平均数,是整个网络的频道使用量的加权平均数。

      二、网络的组成

      1、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络是网络的核心,由大量连接网络的网络和路由器组成。

      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意在连接网络边缘上的大量主机,使网络边缘上的任何主机能够与其他主机(即传输或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通信。

      2、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由连接到互联网的所有主机组成,位于网络边缘。

      在网络边缘运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模式),也称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同行对同行(P2P)

      (1) 客户服务器配置

      参与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程序称为客户(客户)和服务器(服务器)。
      客户-服务器方法解释了服务与服务和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关系。
      客户是要求提供服务的一方,而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一方。

      (2)对等连接方式

      当两个主机通过对等连接(对等连接或P2P)进行通信时,它们并不区分请求和服务提供商。
      两个主机只要都使用同侪连接软件(P2P软件),就可以在平等、对等的基础上进行通信。

      三、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七级协议。

      四、TCP/IP协议的结构结构

      五、通信方式

      1、单工通信

      单向通信(单向通信)只涉及单向通信,不参与另一方向。

      2、半双工通信

      双向替代通信(半工作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特别是不能同时发送)。

      3、全双工通信

      双向同时通信(双向通信)涉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通信参与者。

      六、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

      不需要调制解调器,数码脉冲信号的编码在频道上立即完成。

      2、频带传输

      在传输前,数字信号被调制成音频模拟信号,接收器必须分解这些信号。

      3、宽带传输

      在传输前,将信号调动到一个几十至数百兆赫Zs模拟信号的频段,接收器必须解构这些信号。

      七. 有三种共同的调制解调方法。

      1、调幅(AM)

      承运人的振幅随基地的数字信号而波动。

      2、调频(FM)

      承载波频率随基本数字信号而变化。

      3、调相(PM)

      波的起始阶段因基数的数值信号而异。

      4、原理

      ASK:0和1,两个不同的载体波振幅
      FSK:0和1,具有两个不同的载体波频率
      PSK:0和1,改变承运人的初始阶段

      八、采样定理

      如果模拟信号具有最大频度的F,并以2F的取样频率进行取样,则从样品获得的离散信号序列完全恢复到原信号。

      九、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

      特点:

      必须连接电路交换器。
      电路交换分三个阶段:
      将联系人移至(_F)..
      2. 通信
      三. 取消链接

      缺点:

      计算机数据是即时的,因此通信链路的使用极少。
      无过失机制
      建立连接所需的时间

      优点:

      当链接建立时,传输延迟最小。

      2、报文交换

      利弊:

      没有必要等待建立和拆除连接。
      线路使用率很高。
      极可靠的传输可靠性
      它的大小不同, 使存储管理复杂化。
      大量报告要求仓储时间过长,仓储能力要求大。
      在错误发生后,整个叙述部分被重贴。

      3、分组交换

      优点:

      高效率的动态传输带宽分布,即逐个部门使用通信连接。
      灵活分组是传输装置和搜索路径。
      在不建立先前的连接之前,集团可以迅速转移到其他地点;相互连接的带宽被完全使用。
      依赖性强、发展完善的网络协议以及自适应路线选择机制使网络得以蓬勃发展。

      缺点:

      分组必须排队在节点上储存传输存储,这可能导致延误时间。
      必须运输的集团的初始部分(含有关键控制信息)也产生成本。

      十、数据链路和帧

      1、链路

      链接(链接)是一个点对点物理段,没有额外的交换节点。

      2、数据链路

      数据连接(数据链接)必须有一个通信协议,除实物线路外,还要管理这些数据的传输,如果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被添加到链路中,它就会创建数据链接。

      框架通过数据链层发送。

      十一、公私伙伴关系的过境运输解决办法

      字节填充

      字节填充( 字节填充) 或字符填充( 字符填充) - 接收端的数据链接层在将数据传输到网络层之前删除了添加的转录 。
      如果数据中存在转写字符,应该将一个转写字符放在它面前。如果接收器获得两个连续转写字符,请删除第一个字符。

      零比特填充

      当在发件人身上发现五个连续的,填充一个零。接收端检查框中的比特流。发现五个连续流,在发现五个连续流后,删除五个连续流,然后在发送者上发现五个连续流,填充一个零。接收端检查框中的比特流。在发现五个连续流时,删除一个连续流的五个。

      十二、差错控制方法

      1、奇偶校验

      编码规则: 将校验和绑在 sururce 输出的信息代码上, 这样代码组中的“ 1” 数字是一个奇数或偶数。 重新检查收件端上的“ 1” 数字, 以核实它是否与发件人- 终端原则兼容, 因此传输中是否有不正确的代码 。

      2、CRC

      自己检查一下

      控制媒体接触的方法

      1、静态划分信道

      2. 控制动态媒体进入(多点进入)

      1、ALOHA技术

      (1)纯ALOHA

      转让以集群形式进行,每个网站可自由传输集群,并使用应对机制确保有效交付。

      框架:交付标准长度框架所需时间。
      (a) S频道的吞吐量:每个框架内传送的框数。

      (2) 阿洛哈

      2. CSMA/CD协议——机载多点访问/崩溃探测

      “多点接入”一词是指数台计算机通过多点接入与一辆公共汽车连接。
      “按步就班的监听”意味着,每个人通过首先检查公共汽车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来传输数据,如果是的话,避免暂时发送数据以避免碰撞。

      “关闭测试”是指用于计算机侧数据传输的频道的信号电压大小。

      总结:

      (a) 在发送前检查信教者的自由,如果自由,迅速发送;
      如果信士们被压迫,那末,他们将来要听从,而且当他们能听从的时候,立即递解。
      在整个分配过程中,仍有必要倾听,如果发现冲突,立即停止提供数据,然后发出强化冲突的信号(Jam)。
      他们等待随机时间(称为撤退)再尝试。

      i. e. 先听, 免费发送, 边听边听, 避免冲突.== ==

      十四、VLAN

      虚拟局域网(VLAN)是将许多与实际位置无关的局域网(LAN)部分逻辑分组,实际上,虚拟局域网(LAN)只是局域网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而不是新的局域网形式。

      十五、网络通信设备

      十六、网际协议IP

      IP地址分类

      表示方法

      点分十进制记法

      IP地址的使用范围

      子网划分

      子网络的划分严格地说是一个单位内部的问题,这些单位仍然接触不分割子网络的网络。
      作为子网型,从主机中借用了一些座位,主机代号被适当调低。
      ​        IP地址 ::=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4-2)

      路由表结构

      目的网络地址( Dest) 表示发送 IP 包的逻辑网络或子网络地址 。

      (a) 为识别面罩的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络段的地址。

      (a) 下一个路由器端口地址,其中跳跃地址(Gw)与载有路由器图的路由器连接;

      (a) 传送的有形港口数据包(接口)离开路由器前往目的地的接口。

      车主的路线信息来源揭示了如何学习。

      (a) 公路优先(主要)控制距离和确定路线信息优先。

      在铭记衡量优先事项的同时,采用最低计量的最佳途径。

      十七、流量控制

      使用幻灯片窗口调节信息流动。

      流动控制用于防止发件人的发送速度过快,以便接收方能够接收,而且网络不会超载。 TCP连接的流动控制很容易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完成。

      十八、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有四种类型:

      根域名服务器的名称
      顶级域名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许可
      这是地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的作用

      - 区域(区)是服务器覆盖的管辖权(或权威)区域。
      - 每个单位根据其独特的条件拥有自己的权力领域,不过,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节点都必须挂钩。
      - 每个区配置相关域名服务器,将该区域所有主机域名映射成IP地址。
      - DNS 服务器的管辖范围不是在“ 域 ”,而是在“ 区域 ” 。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393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