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 | 一种串口高效收发数据的实现方法_嵌入式大杂烩 ...

      最后更新:2022-01-12 10:05:04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摘要:本文在探讨传统数据收发不足之后,介绍如何使用带FIFO的串口来减少接收中断次数,通过一种自定义通讯协议格式,给出帧打包方法;之后介绍一种特殊的串口数据发送方法,可在避免使用串口发送中断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1. 简介

      串口由于使用简单,价格低廉,配合RS485芯片可以实现长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的局域网络而被广泛使用。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多,需要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系统任务也越来越需要及时响应。

      绝大多数的现代单片机(ARM7、Cortex-M3)串口都带有一定数量的硬件FIFO,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硬件FIFO来减少接收中断次数,提高发送效率。在此之前,先来列举一下传统串口数据收发的不足之处:

      (1)每接收一个字节数据,产生一次接收中断。不能有效的利用串口硬件FIFO,减少中断次数。

      (2)应答数据采用等待发送的方法。由于串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远远跟不上CPU的处理时间,等待串口发送完当前字节再发送下一字节会造成CPU资源浪费,不利于系统整体响应(在1200bps下,发送一字节大约需要10ms,如果一次发送几十个字节数据,CPU会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

      (3)应答数据采用中断发送。增加一个中断源,增加系统的中断次数,这会影响系统整体稳定性(从可靠性角度考虑,中断事件应越少越好)。

      (4)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将结合一个常用自定义通讯协议,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2.串口FIFO

      串口FIFO可以理解为串口专用的缓存,该缓存采用先进先出方式。数据接收FIFO和数据发送FIFO通常是独立的两个硬件。

      串口接收的数据,先放入接收FIFO中,当FIFO中的数据达到触发值(通常触发值为1、2、4、8、14字节)或者FIFO中的数据虽然没有达到设定值但是一段时间(通常为3.5个字符传输时间)没有再接收到数据,则通知CPU产生接收中断;发送的数据要先写入发送FIFO,只要发送FIFO未空,硬件会自动发送FIFO中的数据。

      写入发送FIFO的字节个数受FIFO最大深度影响,通常一次写入最多允许16字节。上述列举的数据跟具体的硬件有关,CPU类型不同,特性也不尽相同,使用前应参考相应的数据手册。

      3.数据接收与打包

      FIFO可以缓存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利用FIFO来减少中断次数。以NXP的lpc1778芯片为例,接收FIFO的触发级别可以设置为1、2、4、8、14字节,推荐使用8字节或者14字节,这也是PC串口接收FIFO的默认值。

      这样,当接收到大量数据时,每8个字节或者14个字节才会产生一次中断(最后一次接收除外),相比接收一个字节即产生一个中断,这种方法串口接收中断次数大大减少。

      将接收FIFO设置为8或者14字节也十分简单,还是以lpc1778为例,只需要设置UART FIFO控制寄存器UnFCR即可。

      接收的数据要符合通讯协议规定,数据与协议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我们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协议打包成一帧,然后交由上层处理。下面介绍一个自定义的协议帧格式,并给出一个通用打包成帧的方法。

      自定义协议格式如图3-1所示。

      182c5264875583cacc1bf0abd31a5997.png

      • 帧首:通常是3~5个0xFF或者0xEE

      • 地址号:要进行通讯的设备的地址编号,1字节

      • 命令号:对应不同的功能,1字节

      • 长度:数据区域的字节个数,1字节

      • 数据:与具体的命令号有关,数据区长度可以为0,整个帧的长度不应超过256字节

      • 校验:异或和校验(1字节)或者CRC16校验(2字节),本例使用CRC16校验

      下面介绍如何将接收到的数据按照图3-1所示的格式打包成一帧。

      3.1 定义数据结构

      3.2 初始化数据结构,一般放在串口初始化中

      3.3 数据打包程序

      使用例子:

      定义数据结构体变量:

      定义接收数据缓冲区:

      在串口初始化中调用结构体变量初始化函数:

      在串口接收中断中调用数据打包函数:

      其中,rec_buf是串口接收临时缓冲区,data_len是本次接收的数据长度。

      4.数据发送

      前文提到,传统的等待发送方式会浪费CPU资源,而中断发送方式虽然不会造成CPU资源浪费,但又增加了一个中断源。在我们的使用中发现,定时器中断是几乎每个应用都会使用的,我们可以利用定时器中断以及硬件FIFO来进行数据发送,通过合理设计后,这样的发送方法即不会造成CPU资源浪费,也不会多增加中断源和中断事件。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对所有应用都合适,对于那些没有开定时器中断的应用本方法当然是不支持的,另外如果定时器中断间隔较长而通讯波特率又特别高的话,本方法也不太适用。

      公司目前使用的通讯波特率一般比较小(1200bps、2400bps),在这些波特率下,定时器间隔为10ms以下(含10ms)就能满足。如果定时器间隔为1ms以下(含1ms),是可以使用115200bps的。

      本方法主要思想是:定时器中断触发后,判断是否有数据要发送,如果有数据要发送并且满足发送条件,则将数据放入发送FIFO中,对于lpc1778来说,一次最多可以放16字节数据。之后硬件会自动启动发送,无需CPU参与。

      下面介绍如何使用定时器发送数据,硬件载体为RS485。因为发送需要操作串口寄存器以及RS485方向控制引脚,需跟硬件密切相关,以下代码使用的硬件为lpc1778,但思想是通用的。

      4.1 定义数据结构

      4.2 定时处理函数

      其中,RS485ClrDE为宏定义,设置RS485为发送模式;RS485SetDE也为宏定义,设置RS485为接收模式。

      使用例子:

      定义数据结构体变量:

      定义发送缓冲区:

      根据使用的硬件串口,对定时处理函数做二次封装:

      将封装函数uart0_send_data();放入定时器中断处理函数中;

      在需要发送数据的地方,设置串口帧发送结构体变量:

      5. 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种高效的串口数据收发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在当前处理器任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占用资源少,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新的思路。

      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与知识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麻烦联系进行删除,感谢~

      往期推荐

      实用 | 10分钟教你通过网页点灯

      嵌入式中输出调试有几种方法?

      协议解析中的神操作:结构体嵌入共联体

      干货 | 嵌入式之状态机编程

      实用 | 手头上无LCD却又急着开发UI?LCD模拟器了解一下~

      C语言从小菜鸡到老司机!

      如何在MCU上测量代码执行时间?

      实用STM32的串口控制平台的实现(建议收藏)

      分享一份不错的嵌入式资料汇总贴

      常见的嵌入式web服务器有哪些?

      分享一篇很好的C指针文章,查缺补漏!

      长文 | 编写优质嵌入式C程序的一些经验

      工具 | Valgrind仿真调试工具的使用

      基础 | 从这些知识点入手,学单片机就简单多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6297.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