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互联网的层次结构
- 1.应用层
- 2.传输层
- 3.网络层
- 4.网络接口层
- 5.图解
- 二、tcp协议概述
- 1.三次握手
- 2.tcp通常用来做什么?
- 3.代码实现tcp通信
- 三、udp协议概述
- 四、粘包问题【及解决方法】
- 1.为什么会粘包?
- 2.解决方案
- 3.编码解码函数
- 总结
- GO GO GO !
前言
本文介绍的不是http.net包,仅仅介绍传统的网络通信(后期会单独进行http.net包的更新)
一、互联网的层次结构
大致分为四层,细分的话可以分为7层
1.应用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2.传输层
传输层
3.网络层
网络层
4.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5.图解

二、tcp协议概述
1.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
第三次握手
2.tcp通常用来做什么?
- 由于tcp通信数据包传输精确可以用来传输文件图片,等重要的数据
- tcp传输准确率高但效率低,不易传数据量大重要程度不高的数据
3.代码实现tcp通信
客户端代码如下:
服务端代码如下:
三、udp协议概述
1.udp通常用来做什么?
- udp传输效率高,但容易丢失数据
- 可用来进行网络直播,视频通话
- 保留重要的信息,对可有可无的信息尽力保存
2.代码实现
客户端代码如下:
服务端代码如下:
四、粘包问题【及解决方法】
1.为什么会粘包?
- 由于频繁的进行数据的收发,底层为了提高收发效率,在发送消息前会检查一下是否还有需要发送的其他数据
- 如果发送过于频繁,上一次数据包将与夏下一次的数据报粘在一起,导致数据非常乱
- 由Nagle算法造成的发送端的粘包:Nagle算法是一种改善网络传输效率的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提交一段数据给TCP发送时,TCP不立刻发送此段数据,而是等待一小段时间看看在等待期间是否还有要发送的数据,若有则会一次把这两段数据发送出去
2.解决方案
- 将每一个数据包大小进行保存,数据包写一表头用于存储数据包的大小,每次进行数据的读取时先
- 进行数据包大小的读取,在进行数据信息实体的读取
- 降低发送数据的频率
3.编码解码函数
编码解码函数代码如下:
客户端代码如下:服务端代码如下:
总结
TCP 需要连接,UDP 是无连接的,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TCP 提供可靠的服务,通过 TCP 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 TCP 逻辑通信信道是全双工的可靠信道,UDP 则是不可靠信道,两者各有所长,对他们进行各取所需。

GO GO GO !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