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2-01-29 17:28:2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①计算机网络(1954~1968)
计算机网络雏形:1954年出现”收发器“(计算机终端)
如图:
计算机主机连接三个终端,终端是只具有简单数据收发功能的收发设备,再加上CRT控制器、键盘,说是“瘦客户机”也可以。
缺点:计算机主机负担重、可靠性低。
②计算机网络(1969~1983)
| 层数 | 名称 | 作用 |
|---|---|---|
| 7 | 应用层 | 应用进程接口 |
| 6 | 表示层 | 数据格式转换 |
| 5 | 会话层 | 会话管理和数据同步 |
| 4 | 传输层 | 端到端透明传输报文 |
| 3 | 网络层 | 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 |
| 2 | 数据链路层 | 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输帧信息 |
| 1 | 物理层 | 比特流放到物理介质传送 |
④计算机网络(1922~今天)
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用于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
,形成”互联网“。
1974:TCP/IP,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1982:DARPA接受TCP/IP
1983:ARPAnet=军用MILnet+民用ARPAnet
1986: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国家出资)的NSFnet=5*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
1988:NSFnet替代ARP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
1989:ARPAnet解散。Internet转为民用
1992:IBM+MCI+MERIT=ANS(高级网络服务公司)
1995-4-30:NSFnet停止运作
现在:Internet
⑤下一代计算机网络
云计算:云计算运营商集中为企业客户提供一些软硬件平台及各种所需的服务和管理,企业客户只需要通过比较简单的云计算客户端连上位于互联网上的运营商云服务平台即可享受所购买的服务、平台,大大节省了企业客户在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平台上的投资,如服务器系统、企业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物联网:“物—物互联的网”,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一些目前不能与计算机网络来连接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以便进行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