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0-03-18 13:08:12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机器人自动测量体温、送餐和消毒。当人们过度聚集时,会有预警,电梯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控制。
199疫情防控期间,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中心部署使用了一批抗疫“神秘武器”。
红外线测温,语音播报
进入一楼前中心大厅,可以听到热情的问候:“您目前的体温是36.1度,没有发烧症状“声音来自一个显示屏上有三个区域的机器人:红外热成像、实时图像采集和全国疫情数据行人的面部范围被框在热成像区域中,同时显示相应的温度值。然后有几个员工同时进来,机器人一个接一个地广播他们的温度值。

这是由声波技术公司开发的一种温度测量系统,其中红外双光半球机用于测量,机器人用于广播数值和显示热图像。如果增加黑体,测温精度可从0.5℃提高到0.3℃

保留电梯。正常体温
的员工可以通过大门进入电梯。一个二维码贴在电梯的钥匙旁边。扫描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用电梯预约的小程序。乘客只需使用手机就可以拨打电梯,到达他们想去的楼层。在
的午餐时间和
的疫情期间机器人跑腿,员工们恢复正常工作,中午吃饭成了每个人心中的难题。然而,借助云跟踪技术的“运行机器人”食物递送服务,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只要你进入云追踪机器人小程序,选择在线午餐并下订单,不久,机器人就会带着热午餐上楼。一旦它到达指定的位置,机器人会叫餐主人出来吃饭。这为忙碌的研究人员节省了更多时间,并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饮食方式。

cloud trace technology使用物联网技术将食品配送机器人与食堂订餐员、电梯、楼层、集装箱等连接起来。使机器人在建筑中不受阻碍,并及时准确地为员工服务在流行病期间,机器人送餐,这减轻了食堂工作人员送餐的压力,也在预防和控制流行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除了这种食物传送机器人,还有另一种货架式食物传送机器人,它可以一次传送10个外卖,从底层来回只需要5-10分钟。

提高防疫效率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防疫定点医院诊疗工作量巨大,医务人员严重短缺。穿戴防护服会给电脑操作带来不便和感染风险。云之声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通过非接触式的口头输入方式和硬件选择,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云之声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将医生的日常病历录入工作时间节省了近2小时,录入效率提高了60%。已应用于全国100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在疫情期间,他们向北京小汤山医院、武汉第三医院、厦门第一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一线定点医院免费捐赠。
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建设。第一个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将位于海淀区北四环西路迪达科技大厦,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共同组织和支持。自2016年以来,中关村管委会一直在探索和筛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全球前沿技术项目,并组织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和聚集掌握前沿技术的项目和团队。落户前沿中心的企业都是通过“全球评选和公开路演”评选出来的前沿科技企业
据了解,上述技术均已参加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路演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关村管委会主办。截至2019年底,它已成功举行了三届会议。在前线中心,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在防疫前线冲锋陷阵的科技力量,还可以感受到前线企业研发人员面对疫情的战斗精神。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