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2022-02-07 17:47:26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7日的报道,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美国政府认为,俄罗斯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周甚至是几天内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尽管并未拿出能够支撑这一预测的可靠证据,但沙利文威胁将对俄罗斯采取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与此同时,沙利文还警告中国不要支持俄罗斯,否则会付出代价。

沙利文透露,美国正在寻求通过盟友的加入,以达到加大对俄制裁力度的目的。据悉,目前日本方面已经明确收到了这一诉求,美国给出的理由是: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下,各国有必要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以保证俄罗斯没有足够的实力威胁到乌克兰的国家安全。
除了日本以外,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在蠢蠢欲动,目前各国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但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又一轮制裁恐怕很难避免。俄罗斯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就表示,美国国内一致认为,需要对俄罗斯追加新的制裁,问题仅在于制裁的规模和期限。

此外,美国多面出击,除了发动盟友外,还不时发表强硬言论,恐吓有可能对俄罗斯提供帮助的国家,其主要矛头直指中国。当地时间2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被问及“是否对俄罗斯与中国走得太近感到担忧”时,拜登表示这没有什么新鲜的。而在过去的几天内,沙利文则多次警告中国企业,不要试图帮助俄罗斯,否则将会面临与俄罗斯同样的待遇。
沙利文甚至还扬言,中国的帮助,无法补偿俄罗斯因美国的制裁而所受的经济损失。可以看出,经过长期的较量,即便是一向骄狂自大的美国也意识到,凭借自身的实力,已越来越难以同时和中俄两大国对抗。在打压俄罗斯的基础上,遏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逐步成为美国外交的重点工作。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经济制裁固然在短期内能够对对手国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对于区域性大国或全球性大国来讲,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阵痛”过后,大国所表现出的韧性和生命力是极为惊人的,参照俄罗斯、伊朗,以及和美国打了数年贸易战的中国,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地被制裁后,不但没有被遏制住咽喉,反而还能在被制裁领域形成新的突破,时间越长,经济制裁的边际效益体现得就越明显。当然,就当下来看,经济制裁恐怕仍然是遏制俄罗斯唯一有点作用的法子。
不过,新一轮经济制裁的前提是乌克兰局势发生变化,但就乌克兰目前的态度来看,乌克兰方面似乎对渲染“俄罗斯入侵论”逐渐失去了热情。乌克兰防长日前表示,乌克兰局势升级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很低。诚然,由于西方一味制造战争恐慌,大肆撤离外交人员,导致乌克兰国内的外资企业纷纷跟随,搞得乌克兰经济一片混乱,致使乌克兰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但不管乌克兰局势究竟如何变化,也不管美国发出怎样的警告,中俄的合作只会更加深入,关系只会更加紧密。就在沙利文对中国发出警告之前,中俄发布了联合声明,而且签署了15项合作协议,这是对俄罗斯最直接的支持。对于某些国家的威胁,我们不惧怕,也决不妥协。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