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GOOD 推出10万点人脸关键点跟踪,重新定义工业级人脸3D重建

      最后更新:2020-03-18 14:18:13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机器的心脏》发表了

      作者:face good

      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人脸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民用级,通过技术推广为用户提供低精度产品。这些技术不能满足工业水平的高精度需求,主要是因为算法泛化丢失了人脸的高频信息第二个工业层面,从面部生物力学模拟层面,不断提高准确性。FACEGOOD朝这个方向走。在适当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将人脸关键点的跟踪推向了极致。目前,精度已被推到10万的水平。该技术可用于工业级人脸变换、表情捕捉等场合

      简介

      人脸关键点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安全、金融、娱乐等领域。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基本的算法。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史,蒂姆·库特斯和Chris Taylor在1995年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主动形状模型),它开创了面部关键点对齐的先河。ASM引入了一个统计模型来解决对齐问题。三年后,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主动附着模型。这种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很难知道人脸对齐问题。传统的CV算法过于粗糙,无法处理人脸的高纬度特征。AAM进入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为以后的神经网络方法奠定了基础。其基本思想是,个体模型不考虑纹理特征,而只训练地标统计模型。AAM进一步优化了ASM,并在回归过程中增加了纹理特征,从而解决了特征泛化匹配问题,使人脸对齐更加稳健二十年后,在众多研究者的不断推动下,2D人脸对齐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算法也已经基于圆白菜。在github中有大量具有良好准确性的开源项目。

      与此同时,两位研究人员在1998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提出了一种三维对齐算法,将人脸对齐推进到一个新的维度。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业界主流的算法流程。现在业界习惯称之为3DMM。虽然不严格,但我们将暂时继续使用这一定义。3DMM计算的结果是将3D点云合并并投影到人脸上。它的应用非常丰富。类似的技术被用于面部美化、面部表情捕捉、从照片生成人脸等。

      公式1上图所示的

      的基本思想是:一个面可以由多个不同的面线性组合而成。换句话说,给定一张脸,获得3D模型是一个系数的回归问题。知道AAM的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公式就是AAM公式,或者可以说这是AAM的另一个应用,其中s是平均人脸,s是特征向量,ai是权重系数Tmodel用于拟合面部纹理,也可通过线性组合获得。3DMM是一个非常早期的想法,其计算结果并不理想。现在它只能被认为是玩具级,主要是因为主成分分析的准确性损失非常严重。

      2008,一篇论文的发表进一步提升了3DMM的准确性,公式1只对某一时刻的面部表情进行采样,所以在表情中没有考虑其他条件,导致准确性的损失本文增加了一个维度,称之为“双线性模型”,并在人脸上增加了表情因子,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可靠。

      公式2双线性公式

      将系数a添加到公式1的思想中,表示不同的表达式,b表示不同的个体,w是面部数据库。因此,3DMM完成了算法流程,为Facewarehouse等未来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下面的故事中,每个人都知道Facewarehouse引入了自己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思想。至此,我们将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总结。

      3DMM的缺点很明显。在技术泛化的道路上,一路奔跑忽略了人脸的许多细节,尤其是高频和低幅的表情细节,这在个体中非常明显。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基于统计的回归是不准确的,并且是模糊的解决方案。三维数据库模型的采集大多由低成本设备生成,精度不高。总之,3DMM不能完全满足高精度应用场景的需求,也不可能达到工业级的超高精度要求。

      FACEGOOD 3DMM型号

      插图1 BFM和SFM型号

      图2 FACEGOOD模型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人脸的3D信息,更适合工业商业场景,FACEGOOD团队以相机阵列的方式采集了100个不同个体的3D模型,每个模型有43种不同的表情以及相应的高精度皮肤材料数据。针对这些数据,建立了FACEGOOD 3DMM模型

      目前,有两个开源数据库,BFM和SFM,以及一个仅用于学术研究的Facewarehouse。与这些数据库相比,FACEGOOD 3DMM主要体现在准确性上。如上图所示,通过放弃kinect等民用扫描技术并使用摄像机阵列,可以完全重建人脸的所有肖像特征。图2是FACEGOOD数据,图1是SFM数据,该数据在细节上有很大损失,并且基本上仅保留面部的一般特征。

      FACEGOOD超高精度加工

      神经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的泛化上,但它不是高精度场合的理想选择。为了高精度地跟踪人脸的三维特征,包括人脸形状、面部特征深度和微观表情等的变化。FACEGOOD的研究人员已经使用传统算法实现了这一组方案,这些算法目前已经应用于超现实的数字人。

      公式3

      人脸姿态估计良好

      如上面的等式3所示,基本思想是:同样基于面部可以从基本面部线性组合的假设,FACEGOOD团队已经开发了这样的算法,Cm是FACEGOOD 3DMM模型,第一步是使用高精度算法跟踪面部的2D特征点(图3),然后在此基础上拟合面部的高精度3D模型,并通过V(wi)进一步优化3D模型,这一步的结果基本上适合面部然后继续优化。在获得具有表情的基本Eexp后,加入detaV,使3D模型完全对准人脸,获得完整、高精度的3D人脸,包括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周围的精细高频微表情信息。

      最后,在获得准确的3D人脸后,通过肌肉模拟算法将面部表情参数重定向到虚拟角色,完成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戏剧表演中微观表达在艺术真实塑造中的作用,曹娜,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2016

      泰勒与库珀与格雷厄姆(1995)。“活动形状模型——它们的训练和应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理解;爱德华兹;泰勒,中央法官(1998)。''活动外观模型' '。计算机视觉——98年的ECCV。计算机科学讲义。

      三维人脸和面部表情识别的双线性模型,Iordanis Mpiperis,研究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2008.

      Ekman和W. Friesen。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测量面部运动的技术。咨询心理学家出版社,帕洛阿尔托,1978.

      布拉德利,博士,海德里希,西,POPA,和谢弗,2010年。高分辨率被动面部表现捕捉。ACM Trans。图表。29,4(7月),41:1–41:10.

      PIGHIN,F. H .,SZELISKI,r .,AND SALESIN,D. 1999 .通过基于3D模型的跟踪重新合成面部动画。正在进行。第七届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希腊克尔凯拉,143–150.

      WEISE,t .,BOUAZIZ,s .,LI,h .,AND PAULY,M. 2011 .基于实时表现的面部动画。美国计算机学会图形学报(会议录2011) 30,4(7月)。2008年,刘旭、毛、夏、俞、王。通过运动捕捉数据优化混合形状的面部动画。计算机动画和虚拟世界19,3-4,235-245.

      LI,H .,ADAMS,B .,GUIBAS,L. J .,AND PAULY,M. 2009 .鲁棒的单视图几何和运动重建。美国计算机学会图形交易(会议录SIGRAPH Asia 2009)28,5.

      BALTRUSAITIS,t .,ROBINSON,p .,AND MORENCY,L.-P. 2012 .用于刚性和非刚性面部跟踪的3D约束局部模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CVPR,2012),

      ,美国东窗大学和布雷格勒,2002年。使用混合形状插值的性能驱动面部动画。科技。斯坦福大学代表,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806.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