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详解(第 2 版) 笔记 / 3 链路层 / 3.2 以太网与 IEEE 802 LAN/MAN 标准

      最后更新:2022-02-15 21:26:17 手机定位技术交流文章

      目录

      3.2 以太网与 IEEE 802 LAN/MAN 标准

      以太网(Ethernet)一词通常指一组标准
      该标准于 1980 年首次发布,并于 1982 年由 Digital Equipment 公司、因特尔(Intel)公司和施乐(Xerox)公司修订
      第一种常见的以太网形式有时被称为 “10Mb/s 以太网” 或 “共享以太网”,被 IEEE 采用(只做了较小的改动),标准编号为 802.3
      这样的网络通常按图 3-1 所示的网络排列

      Figure 3-1
      图 3-1
      一个基本的共享以太网网络由一个或多个连接到共享电缆段的 station(如:工作站、超级计算机)组成
      当确定介质空闲时,可以将链路层 PDU(帧)从一个 station 发送到一个或多个其它的 station
      如果多个 station 同时发送数据(可能由信号传播延迟引起)将会发生冲突
      冲突可以被检测到,发送数据的 station 会因此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进行重试
      这种常见的模式被称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

      由于多个 station 共享同一个网络,因此该标准包括了一个在每个以太网网络接口中实现的分布式算法
      由这个算法来控制 station 什么时候开始发送数据
      这种特定的方法被称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
      它可以在没有任何其它特殊协议或同步的情况下,调解哪些计算机可以访问共享介质(电缆)的问题
      这种相对简单的方法降低了以太网技术的成本,促进了以太网技术的普及

      使用 CSMA/CD 时,一个 station(如:计算机)首先查找当前正在网络上发送的信号,并在网络空闲时发送自己的帧
      这一步就是协议中的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部分
      如果某个其它 station 碰巧同时发送了数据,产生的重叠电信号会被检测为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 station 会在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再次尝试
      等待时间的长短是从一个均匀概率分布中提取的,这个概率分布会在每次检测到后续冲突后长度加倍
      最终,每个 station 在尝试一定次数后,要么成功发送数据要么超过最大重试次数(传统以太网最多重试 16 次)
      使用 CSMA/CD 时,在任意时间只有一个帧在网络上传输
      像 CSMA/CD 这样的访问方法更正式的名称为: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有许多不同类型的 MAC 协议
      其中一些基于让每个 station 尝试独立使用网络的方式(像 CSMA/CD 这样的基于竞争的协议)
      而另一些则基于预先安排的协调方式(如:为每个 station 分配时隙来发送数据)

      自 10Mb/s 以太网的诞生以来,更快的计算机和基础设推动着 LAN 的速度的提高
      鉴于以太网的普及,重大的创新和努力已成功地将其速度从 10Mb/s 提高到 100Mb/s,再到 1000Mb/s,再到 10Gb/s,现在甚至更高
      10Gb/s 的形式在大型数据中心和大型企业中越来越流行,并且已经证明了可以达到 100Gb/s 的速度
      第一个(用于研究)以太网只有 3Mb/s 的速度
      DIX(Digital、因特尔(Intel)、施乐(Xerox))标准通过使用共享的物理电缆或由电中继器互连的一组电缆段,达到了 10Mb/s 的速度
      到 1990 年代初,共享电缆在很大程度上被双绞线(类似电话线,通常被称为 “ 10BASE-T ”)所取代
      随着 100Mb/s 网络的发展(也被称为 “ 快速以太网 ”,其最流行的版本被称为 “ 100BASE-TX ”),基于竞争的 MAC 协议已变得不那么流行了
      取而代之的是,每个 LAN station 之间的布线通常不是共享的,而是在星形拓扑中提供专用的电路
      这可以通过以太网交换机(switches)来实现,如图 3-2 所示

      Figure 3-2
      图 3-2
      交换式以太网由一个或多个 station 组成,每个 station 都使用专用布线路径连接到交换机端口
      在使用交换式以太网时,多数情况下网络都是以全双工的方式运行的,并且不再需要 CSMA/CD 算法了
      通过 “ 互连交换机端口 ”(有时被称为 “ 上行链路(uplink)” 端口),交换机可以被级联起来以形成更大的以太网 LAN

      如今交换机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
      交换机可以为每个以太网 station 提供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称为 “ 全双工以太网 ”)
      虽然 1000Mb/s 以太网(1000BASE-T)仍然支持半双工(一个时间一个方向)操作,但相对于全双工以太网来说已经很少使用了
      我们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讨论交换机是如何处理 PDU 的

      如今用于访问互联网的最流行的技术之一是无线网络
      对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s))来说
      最常见的技术是一个被称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或 Wi-Fi 的 IEEE 标准
      有时也被称为 “ 无线以太网 ” 或 802.11
      尽管该标准不同于 802 有线以太网标准,但其帧格式和通用接口很大程度上借鉴了 802.3,并且都是 IEEE 802 LAN 标准集的一部分
      因此,TCP/IP 中用于以太网的大部分功能也适用于 Wi-Fi 网络
      后面将更详细地探讨每一种技术,但在此之前,先了解一下用于设置家庭和企业网络的所有 IEEE 802 相关标准的大图景是很有用的
      本章还引用了管理 MAN 标准的那些 IEEE 标准
      包括 IEEE 802.16(WiMAX)和蜂窝网络中介质无关的切换标准(IEEE 802.21)

      目录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wangsu123.cn/news/1842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